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9672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第四章 食品质量标准n1概述n1.1 标准及标准化n1.1.1 标准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 1996中对标准的定义采 用了ISOIEC指南21991中的标准术语的定义。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 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 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 批准。n该定义包含以下5方面的含义:n(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 n 标准具有强制性、约束性和法规性。n 世界上既有实行强制性标准体制的国家,又有实行 自愿性标准体制的国家,但这并不影响标准具有强制 性的特征。实行自愿性体制的国家,食品企业和用户 有一定的自由,但

2、标准一经选定,对有关各当事由都 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n 我国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2类。推荐 性标准如经协商并定人经济合同或食品企业作了明示 担保,则有关各方必须遵守执行。n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事物或概 念 n 只有当事物或概念具有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特征并 处于相对稳定时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使标准作为今 后实践的依据,既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扩大“标准”的利用范围。n (3)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n 标准既是科学技术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并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在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和 验证的基础上加以规范

3、化,只有这样的标准才能具有 科学性。n(4)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n 由于标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体。在制定标 准时,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充分协商, 达到一致或基本同意,这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特性 。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 适用性。(5)标准由特定过程和形式发布标准的制定、发布有其特定的过程,从项目的 确定、搜集资料、试验验证到编写标准草案,征 求意见并修改直至由某一级机构发布等。并且标 准的编写、印刷、幅面格式和编号等也都有统一 规定。这样既可保证标准的质量,又便于资料管 理,体现了标准文件的严肃性。所以标准必须:“由公认机构的批准,以特定 形式发布”。标准从制定到批准

4、发布的一整套工作 程序和审批制度,使标准具有法规特性。n1.1.2 标准化的定义n 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中等同采用了ISO IEC指南21991中对标准化的定义。n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 使用的规则的活动.n n 该定义的含义如下: (1)标准化对象是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实体找出它们的最佳状态,订成标准,加以统一,提高工 作效率。 (2)标准化领域是一类相关标准化对象的群体n 标准化的活动领域不再局限于科学技术域而是扩 展到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的各个人类活动领域。 (3)标准化的内容是使标准化对象达到标准化状态的全部 活动及其过程

5、n 它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是一个不断循环 、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此外,运用简化、系列化 、通用化、组合化等形式和方法来改造标准化对象, 也是标准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n (4)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n 标准化就是用一个确定的标准将对象统一起来, 无序变成有序。标准化是一种状态,即统一的状态, 一致的状态,均衡有序的状态。 n (5)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n 开展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在于追求一定范围内最佳秩 序和概念的最佳表述,以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标准化的经济效益是其社会效益的重要部分和显性 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应包括长期的、隐性的不可计 算部分,甚至局部经济效益是负数,但社会效

6、益很大 ,其标准化活动也是有成效的。有序化和最佳社会效 益是标准化的出发点,是衡量标准化活动的根本依据 。n1.1.3 企业标准化n 企业标准化就是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为目标,以提 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食品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 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定标准和贯 彻实施标准,使企业全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达 到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过程。n企业标准化是整个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也是标准化活 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在企业的统一领导下,企业 标准化机构和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及企业所有部门和 全体人员共同参加的有组织的活动。企业标准化的对象: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原料的 投入、工人的

7、操作、质量检验分析、生产经营、文件 编制等过程中重复发生的事物或现象。n 企业标准化的任务是结合食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 以下几个方面:n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n制定和修订企业标准;n贯彻执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n承担上级指定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n1.1.4 标准化与食品质量管理的关系(1)标准化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首先,食品质量管理目标的具体化和定量化。其次,企业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则是实现管理目标 的保证条件。第三,企业的检测、检验等各类方法标准是评价食品 质量的准则和依据。要求“用数据说话”,就必须有统 一的检测、检验方法。(2)标准化活动贯穿于食品质量管

8、理的始终食品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全过程划分为3个 阶段:设计试制阶段:生产阶段:使用或食用阶段的质量管理(销售服务质量保证阶 段):n (3)标准与质量在循环中互相推动共同提高n 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是计划(plan)、实施(do)、检 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循环。n食品质量管理工作是始于制定标准的。n在实施阶段是计划阶段制定的标准的实施,使设计 、生产工作按预定方针、目标、计划和标准进行。n检查和处理2个阶段按标准进行检查,找出明显的和 潜在的质量问题,并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决问题,从而确认和修订标准。n 标准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并在食品质量管理

9、的循环中不断得到改善起到推动作用。n(4)标准化与食品质量管理都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科 学管理的交汇点n 标准化与食品质量管理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和 交叉性。n 质量管理发源于传统工业管理,引入了数理统计方 法和其他工具。质量管理具有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的 双重属性。n 从数理统计、运筹学、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工业 工程、环境工程等学科吸取营养,使标准化与食品质 量管理更加科学化。12标准的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n 国内和国际对标准的分级有一定区别。n (1)国内标准的分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 法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 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个级别。n 国家标准:它在全国各行

10、业各地方都适用。国家标 准是由国家标准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n 国家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中的主体。国家标准一经批 准发布实施,与国家标准相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即行废止。 n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 和发布的年号组成。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的汉语拼 音字母组成,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标准 的代号为“GBT”。n n 行业标准:某个行业范围内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对 象所制定的标准。n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和审 批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机构备案。n 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 号组成。行业标准的代号由国务院标准化机构规定, 不

11、同行业的代号各不相同。行业标准中同样分强制性 标准和推荐性标准2种。n 涉及到食品的行业标准较多,主要有:商业(SB), 农业(NY),商检(SN)、轻工(QB)、化工(HG)等行业 标准。n 地方标准:n 是由省级政府标准化机构主持制定和审批发布的标 准。地方标准还需报国务院标准化机构和国务脘有关 行政主管部门备案。n地方标准的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 年号组成。地方标准的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加斜线 ,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若再加上“T”则组成推荐 性地方标准代号。 企业标准:它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 主管领导审批发布

12、,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 管理,在本企业范围内适用。企业内所实施的标准一 般都是强制性的。n 企业标准的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 布年号组成。企业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Q”加斜 线再加上企业代号组成。企业代号可用汉语拼音字母 或用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用,具体办法由当地行政主 管部门规定。n n n (2)国外标准的分级这里所谓的国外标准不是指某个 国家的标准,而是指国际间共同使用的标准。国外标 准的级别有2个,即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性标准。n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制定 的标准。n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FAO(联合围粮农组织)n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WH

13、O(世界卫生组织)nCAC (食品法典委员会 )、 CCFAC (食品添加剂和污 染物法典委员会)、 BlPM (国际计量局 )等国际标准化 组织认可的标准,也可视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为世 界各国所承认并在各国间通用。n 国际区域性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是指由区域性 的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在该集 团各成员国之间通用。这些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的 形成,n地理上的毗邻,如拉丁美洲的泛美标准化委员会 (COPANT);n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共同的利益,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n(3)标准的分类此处介绍我国通行的对标准的分类方法 :n 按标准级别分类:按级别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 准

14、、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5级。n 按标准的约束性分类: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 标准2类。n食品卫生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食品产品标准,一部 分为强制性标准,也有一部分为推荐性标准。我国加 入WTO后,将会更多地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 准,食品标准的约束性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n 按标准的内容分类: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卫 生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我 国食品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并编辑出版 的,包括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 器标准、食品检验方法

15、标准。其中,通用标准、名词 术语、食品企业卫生规范、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 等标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应该属 于管理标准。按标准的性质分类: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 作标准。技术标准: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中涉及到技术 的一部分标准、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 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检验方 法标准等,其内容都规定了技术事项或技术要求n 食品质量标准:规定食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技术要 求,称为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质量标准是食品生产、 检验和评定质量的技术依据。n 管理标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 理和劳动组织管理标准等。如ISO9000质量管理

16、标准 、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等,属于管理标准。n 工作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各类 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也叫工 作质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基本职责、工作 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是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 和准则。n(4)标准体系n 标准体系的定义:“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 编制原则和要求”对标准体系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的 标准按其内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n 标准体系表的定义: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 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称为标准体系表。 标准体系表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 应有的全部标准,即包括应该保留的现有标准以及应 该修订和新订的标准。n 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全国标准体系表的总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