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657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重型肝炎研究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 林之莓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 临床分型 1. 急性肝炎:(1)急性无黄疸型;(2)急性黄疸型 2. 慢性肝炎:(1)轻度;(2)中度;(3)重度。 3. 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2)亚急性重型肝 炎;(3)慢性重型肝炎。 4. 淤胆型肝炎。 5. 肝炎肝硬化。 重型肝炎诊断依据(1)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 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 出现度以上(按度划分)肝性脑病,凝 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 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 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

2、 者均应考虑本病。及其相关症候(包括胸水 等)者,称为腹水型。重型肝炎诊断依据(2)亚急性重型肝炎: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 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 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 天上升17.1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 倍,首先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重型肝炎诊断依据(3)慢性重型肝炎 :发病基础: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 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 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 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

3、如丙种球蛋白 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 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诊断依据(3)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 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 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 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临床分期(1)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 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2) 中期: 有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 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

4、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 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 酶原活动度20% 临床特点 进行性黄疸加深; 逐步加重大量腹水; 明显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酶原活 动度40%; 难以纠正的电介质紊乱; 严重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症。治疗 以综合疗法为主,主要措施是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给新鲜血液或血 制品,含高支链氨基酸的多种氨基酸,抑制炎症坏死及促肝细胞再生药物。 改善肝微循环,降低内毒素血症,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大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 感染、电解

5、质紊乱、腹水及低血糖等)。 在有条件单位可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的研究。 抗病毒治疗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机体对HBV细胞免疫反应过强所致,而HBV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细胞免疫反应的直接原因。核苷类似物 核苷类似物可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 类似物有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 拉米夫定可使HBV复制迅速受到抑制。使肝细胞膜上靶 细胞抗原减少,并使新生的肝细胞免受HBV感染,从而 免受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肝可缓解兵器,缩短病程,减 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机会。 拉米夫定治疗期应较长,否则容易复发,但长期治疗应 注意发

6、生病毒变异和产生耐药。耐药病人可出现病情变 化。 阿德福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肝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胸腺肽1 胸腺素1是胸腺素组分5的主要成分,胸腺素1已能化学合成为一个重要免疫调节药物。 可增加鼠淋巴细胞对分裂素原的反应,具有诱导辅助 性T细胞的功能。 胸腺素1的抗HBV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和增强T细胞及NK细胞应答功能,增强IL-2和IFN 产生,以及增加IL-2受体表达。 此外, 胸腺肽1 能增加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类抗原在淋巴和非淋巴系细胞的表达。胸腺素1 初步观察结果提示,不能排除胸腺素1直接作用肝细胞,从而激发肝细胞抗HBV能力。 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胸腺素1治疗后,产生IF

7、N的Th1型CD4+ T细胞增多, 肝内NK T细胞增多,CD4+/CD8+ T细胞比例减低,因而认为胸腺素1可加强NK T细胞及CD8+ T细胞毒性细胞功能, 因而清除肝炎病毒。胸腺素-1 多家医院的经验显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 素可降低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死率。 通常用药方法为胸腺素-1 1.6mg,每日1次, 1214天 后改为每周2次, 疗程为23月。 对伴有病毒复制指标阳性,包括HBeAg和HBV DNA阳性,可同时采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可显著改善预 后,但疗程应适当延长至1年。 胸腺素-1疗程应在半年以上。胸腺肽1 专家认为,作为免疫调节剂的胸腺肽1在治疗慢性乙肝中

8、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肝功能失代偿等不能 耐受干扰素不良反应者,以及对核苷类似物耐药者较为 适用。 但尚需进行设计合理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 试验,以进一步确定胸腺素1的最佳剂量、疗程及疗效。慢性重型肝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血液凝固异常的治疗 维生素K,促进、因子合成; 补充新鲜血浆,可补充全部凝血因子,且是 因子唯一来源; 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提供、因子 。肝肾综合症者不用。可引起少尿。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悬液慢性重型肝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的药物预防 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 B肾上腺能阻断剂,如心得安、钠多络尔 安体舒通 联合药物预防,心得安安体舒通慢性重型肝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活动性出血的处理 药物止血: 降低门脉压的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 素、生长抑素 胃内灌注止血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 纠正凝血障碍的药物,如立止血 内镜治疗: 硬化剂 内镜黏合剂 内镜曲张静脉套扎术腹水治疗 腹水原因: 低血浆蛋白; 门脉高压; 淋巴漏出增加; 醛固酮增加。腹水治疗 水钠潴留的治疗: 卧床休息 促进水钠排出: 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 作用于肾小管襻,如速尿 作用于远段肾小管,如安体舒通腹水治疗 低血浆蛋白的治疗: 白蛋白 血浆 腹水白蛋白再利用 放腹水结合白蛋白扩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