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650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戏剧——黄梅戏(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梅戏大家都知道胡歌版的天外飞仙,也知道黄圣依版的 天仙配,还有黄奕版的新女驸马,还有那电视台放 了一遍又一遍的欢天喜地七仙女,那你知道中国古典 戏剧黄梅戏中的天仙配、女驸马吗? 一、黄梅戏简介 二、黄梅戏发展史 三、唱腔、伴奏与角色行当简介 四、精品黄梅戏赏析 五、名人简介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 ,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 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 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 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 ,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 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 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 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 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 来自于

2、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 土风味感染观众。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 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 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 ,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 ,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 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 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

3、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 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 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 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 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 1931年和1934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 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 第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 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 ,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 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 、夫妻观灯、推车赶会、

4、天仙 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 、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 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 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 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 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 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有成就 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 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 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唱腔:主腔、花腔、三腔主腔最具戏剧性表现力,以板式变化体(或称 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 花腔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 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 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 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

5、统 称。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 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伴奏:伴奏: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 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 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到建国初期 ,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 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 ,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 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 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 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 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角色行当:正旦、小旦、小生、小丑 、老旦、花脸、正生正 旦又称青衣。多扮演庄重、正

6、派的成 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 方。荞麦记中的王 三女、罗帕记 中的陈赛金小 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 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 用小白,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 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 帕花、扇子花。打猪草中的陶 金花、游春中 的赵翠花小 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 表演时常执折扇。女驸马的李兆 廷、天仙配的 董永小小 丑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 小行。丑角常拿着一根烟袋,插小行。丑角常拿着一根烟袋,插 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打豆腐打豆腐中的中的 王小六、王小六、钓蛤钓蛤 蟆蟆中的杨三笑中的杨三笑老老

7、旦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 。荞麦记荞麦记中的中的 王夫人王夫人 花花 脸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 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 ,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 。卖花记卖花记的草的草 鼎、鼎、二龙山二龙山 的于彪的于彪正正 生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 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 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荞麦记荞麦记中的中的 徐文进、徐文进、告经告经 承承的张朝宗的张朝宗角色行当

8、:正旦、小旦、小生、小丑 、老旦、花脸、正生u天仙配u女驸马天仙配n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 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 仙配摄制完成。n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n安庆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 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 !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 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 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 。n影片于一九五七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 术片二等奖。n描写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 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 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 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帝逼迫七仙 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别。剧

9、本剔除 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 ,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现实意义。天仙配女驸马女驸马n少女冯素珍与青年李兆廷自幼同窗共读,及长,订下鸳盟。后李 父横遭奸臣谋害,家道中落。兆廷回乡避祸,前往冯家告贷。素 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素珍深爱兆廷,相约会于后花园,赠银一 百两,以济困厄之急。又赠玉麒麟一只,以示永不变心。不料王 氏闻风赶到,诬陷兆廷为盗,将其送官究办,并将素珍另配。素 珍不从, 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哥少英,但遍寻无着,偶见招考皇 榜,急中生计,冒充李兆廷之名应试,得中头名状元。皇帝见其 才貌出众,招为驸马。素珍推辞不得,十分焦急。八府巡按张绍 民前来拜访新科状元,寒暄之后,

10、素珍认出他竟是哥哥冯少英。 两人正共谋脱身之计,不意圣旨传来,令驸马随即进宫与公主完 婚。洞房之夜,公主见驸马迟迟不肯入寝,疑窦顿生。经再三诘 问,素珍被迫吐露真情,公主大怒,要面奏父王,以惩素珍欺君 罔上之罪。素珍恳切陈词,晓以利害,为保全公主名节和皇家声 誉,以不声张为宜。翌日,公主请求父王赦免素珍,皇帝迫于情 势,收素珍为义女。冯少英上殿代妹请罪,宰相借此机会作媒, 奏请将少英招为附马。素珍救出兆廷,由兆廷顶状元之名。皇宫 张灯结彩,两位驸马同时完婚。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十岁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 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 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 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

11、,严凤英以 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 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 ,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 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王少舫,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生于1920年,卒于1986年,祖 籍河北。他原为京剧演员,抗战 初期,所在的京剧班与丁老六的 黄梅调班同台演出,各演半场, 故也也演黄梅戏,直至1950年, 才正式改唱黄梅戏,参加了丁永 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 剧团。1952年应上海之邀,与潘 璟琍合演天仙配中路遇 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 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不 久,被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55年与严风英合拍第一部黄梅 戏电影天仙配。名人简介马兰,生于1962年,祖籍

12、安徽太湖 。母亲是黄梅戏演员,父亲是舞台 设计兼编剧。她1975年考入安徽艺 术学校黄梅戏班,五年后分配到安 徽省黄梅戏剧院。马兰扮相甜俊, 表演细腻,嗓音甜美。擅演剧目: 女驸马、天仙配、龙女 、风尘女画家、遥指杏花村 、无事生非、西厢记、 劈棺惊梦、红楼梦、梁 祝、秋千架及电视剧严凤 英等。n 韩再芬,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二团主 要演员,出生于1968年,祖籍安徽潜山。 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 一举成名。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 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 厚、清亮悦耳。 所演剧目:女驸马、天仙配、杨 贵妃、血狐帕、西施、徽州女 人等。另外,她还先后主演二十余部电影 和电视剧,其中女驸马、天仙配、 桃花扇和孟丽君获金鹰奖;桃花 扇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徽商 情缘获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戏曲片奖 。名人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