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5944 上传时间:2017-03-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解悬挑脚手架规范(PPT)建筑行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宣讲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建设机械检测中心 武夷路 150号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目录: 规程的编制目的 、 悬挑式脚手架的定义及其组成 、 适用范围 悬挑式脚手架的常用形式 悬挑式脚手架的基本参数 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要求 悬挑式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悬挑式脚手架的安装使用拆卸 悬挑式脚手架的检验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一 、 编制制定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的目的 为加强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 、 安装 、 检验 、 使用 、 拆卸的技术管理 , 确保悬挑式脚手架施工及使用安全 , 特制定本规程 。 二 、 悬挑式脚手架的定义及其组成

2、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其垂直方向荷载通过底部型钢支承架传递到主体结构上的施工用外脚手架 。 本规程所指的悬挑式脚手架由型钢支承架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连墙件等组合而成 。 三 、 悬挑式脚手架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高度不大于 100 每道型钢支承架上部的脚手架高度不宜大于 24m。 本规程不适用于作为模板支撑体系等特殊用途的悬挑式脚手架系统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常用悬挑式脚手架的几种形式: 按型钢支承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可分为: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搁置固定于主体结构层上的形式 ( 悬臂钢梁式 )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与主体结构面上的预埋件焊接形式(附着钢三角架式)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3、 悬挑式脚手架的基本参数 1起挑层高 一般从第四 、 五层开始起挑 , 根据工程需要决定 。 2 挑梁型号规格 挑梁一般采用工字钢等型钢 。 根据荷载大小设计选用工字钢等的型号规格 。 3. 步高 ( 步距 ) 步高一般在 4 步宽 ( 立杆横向间距 ) 步宽一般在 5. 立杆纵向间距 ( 跨 ) 立杆纵向间距需根据工程需要设计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6 连墙件竖向间距 、 水平间距 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大于 2倍步距 , 水平间距不大于 3倍纵距 , 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大于 27 每道型钢支承架上部的脚手架高度不宜大于 24m。 对每道型钢支承架上部的脚手架高度大于 24 应对风荷载取值

4、、 架体及连墙件构造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后作出相应的加强设计 。 8 总高度 根据主体结构总高度及施工需要确定。本规程适用于在高度不大于 100。对使用总高度超过 100对风荷载取值、架体及连墙件构造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后作出相应的加强设计。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悬挑式脚手架图例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 1 设计计算依据 ( 1)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2) 钢结构设计规范 (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4) 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2 设计计算 内容 ( 1) 结构强度

5、、 刚度 、 稳定性 ( 2) 连接强度 3 设计计算 步骤 ( 1) 确定力学计算模式 ( 2) 外载荷的计算 ( 3) 内力计算 4 设计计算结论 悬挑式脚手架的设计计算结果应有是否满足技术标准规范的结论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项目 承载力设计值 对接扣件(抗滑) 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 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 40不应大于 65 构件类别 容许挠度 型钢支承架 悬臂式 L/400 非悬臂式 L/250 附:型钢支承架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 注: 对悬臂式为悬伸长度的 2倍) 。 构件类别 容许长细比 受压构件 150 附:

6、型钢支承架 受压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附: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 k= 式中: k风荷载标准值 (kN/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按 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 按 o基本风压 (kN/ 按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悬挑式脚手架的构造要求 墙件的布置间距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 , 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 , 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墙件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 , 设置有困难时 , 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 主体结构阳角或阴角部位 , 两个方向均应设置 连墙件 。 连墙件设置点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 , 也可采用方形 、 矩形布置 。 墙件必须采用刚性构

7、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 , 严禁使用柔性连墙件 。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与主体结构面垂直设置 , 当不能垂直设置时 ,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不应高于与主体结构连接的一端 。 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端部应增设连墙件。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挑式脚手架底部立杆支承点型钢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构件 , 如工字钢等 。 钢支承架与预埋件等焊接连接时必须采用与主体钢材相适应的焊条 , 焊缝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 并符合 钢结构设计规范 ( 的要求 。 钢支承架纵向间距与立杆纵距不相等时 , 应设置纵向钢梁 , 确保立杆上的荷载通过纵向钢梁传递到型钢支承架及主体结构 。 钢支承架间应设置保证水平向稳定的构造措施

8、 。 钢支承架必须固定在建 ( 构 ) 筑物的主体结构上 。 与主体混凝土结构的固定可采用预埋件焊接固定 、 预埋螺栓固定等方法 。 角等特殊部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加强措施 , 并且在专项方案中应有验算和构造详图 。 丝绳等柔性材料不得作为悬挑结构的受拉杆件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悬挑式脚手架的安装 工准备 挑式脚手架在搭设之前 , 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 并绘制施工图指导施工 , 施工图应包括平面图 、 立面图 、剖面图 、 主要节点图及其它必要的构造图 。 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 埋件等隐蔽工程的设置应按设计

9、要求执行 , 保证质量;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应齐全 。 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并定期参加体检;搭拆作业时必须配带安全帽 , 系安全带 、 穿防滑鞋 。 挑式脚手架搭设时 , 连墙件 、 型钢支承架对应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计算要求的强度 , 上部的脚手架搭设时型钢支承架对应的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装 挑式脚手架搭设之前 , 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参加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 并履行签字手续; 挑式脚手架搭设过程中 , 应保证搭设人员有安全的作业位置 , 安全设施及措施应齐全 , 对应的地面位置应设置临时围护和警戒标

10、志 , 并应有专人监护 。 挑式脚手架的底部及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 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准确放线定位 。 并应按照规定的尺寸构造和顺序进行搭设 。 挑式脚手架的特殊部位 ( 如阳台 、 转角 、 采光井 、 架体开口处等 ) , 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 。 设过程中应将脚手架及时与主体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撑 , 以确保安全 。 对没有完成的外架 , 在每日收工时 , 应确保架子稳定 , 必要时可采取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 设过程中应按本规程附录 10项的要求及时校正步距 、 纵距 、 横距及立杆垂直度 。 每搭设完 10 12中 4 17项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 ,

11、 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用 挑式脚手架搭设完毕投入使用之前,应组织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等有关人员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附录 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挑式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结构施工阶段不得超过 2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阶段不得超过 3层同时作业,在一个跨距内各操作层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 6 kN/中堆载不得超过 300体上的建筑垃圾及其它杂物应及时清理。 禁随意扩大悬挑式脚手架的使用范围。 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违章作业: 1)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2)在架体上推车; 3)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接件; 4) 任意拆除

12、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5) 其它影响悬挑式脚手架使用安全的违章作业。 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安全监护。 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雾、大雪等天气时严禁继续在脚手架上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前应清除积水、积雪,并应有防滑措施。夜间施工应制订专项施工方案,提供足够的照明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挑式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按本规程附录 17项的要求定期(一个月不少于 1次)进行安全检查,不合格部位应立即整改。 挑式脚手架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雪)后,应按本规程附录 17项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卸 卸作业前 , 方案编制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对参加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 并履行签字手续 。 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 、 连墙件 、 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 同时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影响拆卸作业的障碍物 。 卸作业时 , 应设置警戒区 ,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负责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