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44655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二战以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形成,且在处理战败国和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产生突出矛盾及对世界霸权的 争夺,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策调整,经济得以 恢复和快速发展;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也空前壮大.两者 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也比较严重.二战以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 和影响不断扩大,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展现新的 活力.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 “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

2、国小毛驴。”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后 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 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启学导思苏政治军事 大国经济军事 大国英法沦为二等国 美勉强保住大国地位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战后初期的苏联军队总数:1140万(1945.5.)领土扩大:60万平方公里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得到战后最大补偿建立“安全缓冲带”推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有限度战后初期苏联的政治构想战后初期的美国军事军队总数:1217.5万航母由7艘增至30艘各大洲共建立500

3、个军事基地垄断 原子弹经济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成立关贸总协定 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 子,降低别国关税,扩大自 己的出口,实际上形成了以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苏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内容1.处置法西斯战败国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3.建立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4.托管计划,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怎样评价“雅尔塔体系”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苏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内容

4、1.处置法西斯战败国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3.建立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4.托管计划,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倡导和平民主原则实质: 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 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 积极方面: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与合作,要用民主方式解决政治和经济问题 等。 消极方面: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 上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包含着美 苏互相争夺势力范围的大国强权政 治。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新 老殖民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美苏争霸的矛盾和斗争。 资本主义

5、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于美国与崛起的西欧 、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它导致了资本主 义内部经济格局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南斯拉夫与苏联 、中苏、苏联与东欧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导致 在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的消亡,也是八九 十年代苏联与东欧剧变的原因之一。社会主义和资 本主义的矛盾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殖民主 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最终在亚非 拉的独立浪潮中,以殖民体系的崩溃而结束。“雅尔塔体系”下隐藏的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 相同点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体系都带有大国政治和大国争霸的性质都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机构帝国主义重新

6、瓜分世界 反法西斯、政治民主化 美苏争霸性质英法为主角欧洲为中心的格局美苏为主角两极格局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时,仓促建立反法西斯战争中,长期酝 酿、多方协商、经反法西 斯国家国际会议确认后建 立的。 影响了20年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超过前一 体系总部:纽约1945年,联合国 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 山举行。通过了联 合国宪章UN(United Nations )联合国成立1945年 4月25日成立大会(旧金山) 1945年 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日) 主要机构:大会经济及社会 理事会托管委员会国际法庭安理会秘书处1945年6 月,中国 代表团在 联

7、合国宪 章上签字 。右二人 是董必武 。根据课本内容及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1、成立联合国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联合 国的主要机构有哪些?常任理事国有哪几个?2、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它的成立反映了当 时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3、联合国的宗旨在联合国成立初期是否得到 贯彻?为什么?现今联合国作用如何?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德国及其首都,由四大国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德国柏林柏林的美占区 和苏占区毗邻两个检查站把 两国国旗插在 一个旗杆上东柏林一边修建的勃兰登堡门占领区内行军的美军部队分区占领奥地利的美英法苏四国宪兵 队,一九五五年结束对奥占领判处戈林 里宾特洛夫等12人绞刑赫斯等 3人判处无期

8、徒刑4 人被判处10-20年有期徒刑 3人得到赦免 共21名战犯判处德国政治领袖集团 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 党卫队等为犯罪组织 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1.美国单独占领 日本 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2.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 广田宏毅等 7 人被判处绞刑16名战犯被判处无期徒刑2名战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共判处25名战犯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比较二战后处置德、日法西斯的异同(1)相同点:都对战犯进行了正义的审判,使战犯受 到了应有的惩罚。对德、日均进行了军事占领。(2)不同点:纽伦堡审判,美、苏、英、法四国实现 了较好的合作,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惩处比较彻底和全面 。东京审判中,由

9、于美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战犯的处理 不够彻底和全面,致使一些杀害中国人民的日本战犯逃避 了审判。对德国实行的是四国分区占领,由于各国都把 德国问题纳入本国战略方针的轨道,出现激烈矛盾,导致 德国分裂。对日本,美国不顾苏联的反对,单独占领日本 。美国为了实现对东亚的扩张,把日本建成一个反对中、 苏的堡垒,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对日本政治体 制进行改革,但保留了天皇制,扶持日本,力图使日本成 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基地。 两两 极极 格格 局局 形形 成成原原 因因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 加剧加剧过过 程程标标 志志19461946年,丘

10、吉尔发表反苏的年,丘吉尔发表反苏的“ “铁幕铁幕” ” 演说演说1947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国家发动国家发动“ “冷战冷战” ”称为称为“ “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 ”1947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的的“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 ”19491949和和1955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 继成立继成立直接直接 后果后果1949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1950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分裂为年,美国发动侵朝战

11、争,朝鲜分裂为 南南谢谢参与多多努力材料1: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 海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 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 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1946年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 1)材料中提到的“铁幕”指的是什么?2)文中丘吉尔提出要以什么方式对付“铁幕”?丘吉尔演 说的实质是什么?其思想后来被称为什么政策?指苏联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要求西方国家团结一致按联合国的原则(和平方式) 对付“铁幕

12、”,其实质是反苏反社会主义。材料2:余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 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 的征服企图。 -引自杜鲁门致国会咨文1)材料2中“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 ”、“外来压力”各指什么? 分别指“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及其代理人”; “各国的武装和人民革命力量”; “ 苏联的援助”2)材料2表明的思想主张称为什么?其影响是什么?称为:杜鲁门主义 影响:是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发 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材料3: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到经济健全的常 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牵固的和平。-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

13、会的结构能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问: 1)文中的“合理经济”、“自由制度”各指什么? 分别指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2)从文中看,马歇尔计划仅仅是为了帮助欧洲的 经济复兴吗?其真实用意是什么?由此看来其实质 是什么? 不是,其真实用意是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其 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1盎司 (28.3495)克35美元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认了“两个挂钩”的原则,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BBC第四章 两级格局下的世界二战以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形成,且在处理战败国和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产生突出矛盾及对

14、世界霸权的 争夺,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策调整,经济得以 恢复和快速发展;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也空前壮大.两者 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也比较严重.二战以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 和影响不断扩大,亚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展现新的 活力.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 “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 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后 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 了怎样的巨

15、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启学导思苏政治军事 大国经济军事 大国英法沦为二等国 美勉强保住大国地位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战后初期的苏联军队总数:1140万(1945.5.)领土扩大:60万平方公里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得到战后最大补偿建立“安全缓冲带”推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有限度战后初期苏联的政治构想战后初期的美国军事军队总数:1217.5万航母由7艘增至30艘各大洲共建立500个军事基地垄断 原子弹经济最雄厚的工业实力 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成立关贸总协定 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 子,降低别国关税,扩大自 己的出口,实际上形成了以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 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 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经济:建立美国为核心 的世界经济体系苏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内容1.处置法西斯战败国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