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2071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朱伟强 博士/教授/博导联系电话:13020155055 E-mail:有兴趣一起探讨吗?有兴趣一起探讨吗?备课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忙 “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 “一节课”还是“一门课程”? 上课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忙 “有无告诉学生”还是“学生有无明白”? “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 考虑作业时,我们更多的关注 设计:“多占时间”还是“检测目标”? “多做练习”还是“检测巩固提高”? 批改:“对与错”还是“与预设目标的关系”? 反馈:“告知分数”还是“如何告知作业的结果 才能促进学习”?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你能至少用5句话表述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 教学

2、”。 清楚地表述“课程纲要” 和“教学方案” 的含义、意义以及撰写要点。 愿意确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观念 ,并努力付诸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报告内容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如何编制课程纲要? 如何编写教/学方案? 教学的关键技能是什么?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p教学的六种取向p新课程运作系统p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路径p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致性p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意涵和表现(一)教学的六种取向(一)教学的六种取向基于教科书(教材)的教学 基于考试(外部评价)的教学 基于教师经验的教学 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基于资源条件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二)(二)课

3、程标准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标准与教学的关系课课程层级层级 分析新课课程实际实际 运作系统统1、理想的课课程1、基础础教育课课程改革纲纲要2、正式的课课程2、课课程方案 3、课课程标标准 4、教材 3、教师师理解的课课程5、学期课课程纲纲要 6、单单元/课时计课时计 划4、师师生实际实际 运作的课课程7、课课堂教学5、学生体验验到的课课程8、纸纸笔测验测验 /表现现性评评价?:“两张皮”即3-8不一致何以产生?(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路径(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路径课程/教学设计(纲要与教/学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结果教学外部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内部评价课程标准教材 (教参 )评价教师

4、应象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的一致性目标链课程内容标准学期课程纲要单元计划课时教案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备课、上课、作业的一致性备课:备课: (1 1)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2 2)我怎么知道学生已到那里了?)我怎么知道学生已到那里了? (3 3)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上课:上课: (4 4)实施教学即评价:收集)实施教学即评价:收集解释解释反馈反馈 课

5、后:课后: (5 5)作业:检测)作业:检测巩固巩固提高提高(五)小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五)小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什么?是什么?它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它是 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逆向设计) 全程指向学习结果的质量 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师根据学段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学习目标、 开发评价、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 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通过界定学生应知、能做和存有什么(课程标准的 要求)来开始教学规划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

6、的努力去达成清晰地界定的标准或 目标; 告知学生评价的标准; 融合评价和教学的过程(教学评合一); 把评价与真实世界的任务连接起来; 评价学生在知识应用和高水平思维技能方面的能力 ,而不是低水平的认知。(五)小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五)小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体表现二、如何编制二、如何编制课程纲要课程纲要何为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的一般格式 课程纲要的意义 课程纲要编制路径(一)何为课程纲要以纲要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并呈现某个学期 某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元素:目标、 内容、实施与评价)。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 因为教学进度表:只见进度,不见教学;只见内容,不见课程;只见教师,不

7、见学生。1.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2.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 3.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 4.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案例一:数学案例一:数学纲要结构一般项目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案例二:语文案例二:语文纲要结构一般项目课程元素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内容+实施)作业和评价细则资源推荐(二)(二)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的基本格式 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 型;课时;日期。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兼顾三 维目标;指向关键结

8、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 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 的、促进学习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 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课程纲要呈现:一种模板课课程名称: 课课程类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级: 课时课时安排: 课时任课课教师师: 学校:日期:背景分析包括: 学情分析; 学科内容分析; 帮助实实施这这一课课程的资资源分析。课课程目标标学习

9、习目标标对应对应的课课程内容标标准这这里要确定三个维维度上的学期/模块块目标标: 知识识和技能: 过过程与方法: 情意、态态度、价值观值观:学习习主题题/学习习内 容/学习习活动动描述每个单单元的主题题/学习习内容/学习习活动动(包括形成性评评价)的安排和课时课时数。评评价方案这这里描述这门课这门课 程的最后成绩绩是如何构成的,怎么评评的,评评量工具可附在后面。 评评价内容要涵盖上述所有学习习目标标,要对这对这些学习习目标标的达成程度做出判断。附:(最后成绩评定方案中用到的评量工具)这些分析支持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学 习内容/学习活动、评价方案的决策(三)课程纲要的意义p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某门

10、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形成学科观或 课程意识;p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p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 ;p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质量管理。作为一份课程合同作为一份课程合同 作为一份课程计划作为一份课程计划 作为一份认知地图作为一份认知地图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撰写课程纲要的意义:思维转型点(状思维) 线(状思维) 面(状思维) 一个知识点 怎么教 一致性思考 四个问题一节课 (教学方案) 一学期课(课程纲要) 几学期课(学科整体课程方案 ) 学校整体 课程规划 学科间的 横向联系 (四)(四)课程纲要课程纲要编制路径编制路

11、径1.1.目标源于课程标准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2.2.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3.3.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目标、评价、教材与课程纲要的关系分析表科目: 年级: 讨论时间 : 参与人员:课程标 准的相关 要求设计设计 怎样样的 评评价来检验检验 目标标已经经达 成?如何处理教 材章节内容 ?还要哪些 可利用的资 源?形成学期课程纲要目标 陈述主题/ 内容/ 活动教学 方式具体 评价 方案三、如何编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三、如何编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 教案的基本元素教案的基本元素 案例:一份教案案例:一份教案(一)教案的基本元素(一)教案的基本元素 主题:以节

12、主题:以节/ /目为单位目为单位 课程标准:指向的学段内容标准课程标准:指向的学段内容标准 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特征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特点与学生特征 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到课堂层面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到课堂层面 评价设计:习题或表现任务、评价标准评价设计:习题或表现任务、评价标准 学与教的活动设计:学与教的活动设计: 导入:导入: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过程(过程(1-31-3):):收集学生的过程表现,解释并促进学收集学生的过程表现,解释并促进学 习习 小结:学生知道自己到那儿没有小结:学生知道自己到那儿没有 作业:作业:判断目标的落实,

13、引导学生自评,巩固、提判断目标的落实,引导学生自评,巩固、提 高高(二)案例:一份教案(二)案例:一份教案【主题主题】8.18.1平均数(平均数(1 1)(初中数学八上)(初中数学八上)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与学情分析】略略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 度类似的问题;度类似的问题; 2.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

14、 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 “权权” ”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 3.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 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评价设计评价设计】 1.1.通过问题通过问题1 1、2 2、3 3、4 4检测目标检测目标1 1的达成;的达成; 2.2.通过问题通过问题5 5、6 6、7 7和和8 8检测目标检测目标2 2的达成的达成; ; 3.3.通过问题通过问题6 6、7 7、8 8检测目标检测目标3 3的达成。的达成。【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简)(简) 生

15、疑:生疑:Q1Q1、2 2(从经验导入)(从经验导入) 释疑释疑 一、何为算术平均数?(一、何为算术平均数?(Q3Q3、4 4) 二、何为加权平均数?(二、何为加权平均数?(Q5Q5、6 6) 三、权的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三、权的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Q7Q7) 提高提高 四、加权平均数有何用处?(四、加权平均数有何用处?(Q8Q8) 小结小结 作业:作业:课本课本P253P253,第,第1 1、2 2、4 4题题 分析:分析:本教案体现了目标引导教学的思想,也体现了教学即 评价的尝试;根据课标、教材与学情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设 计检测题;目标达成的路径由4个主导性问题和8个习题构成 。此案例来自郑州市第五十二中方万冬老师 (二)案例:一份教案(续)(二)案例:一份教案(续)教学方案呈现:一种模板课课程名称任课课教师师课课次 单单元名称班级级人数 背景分析包括: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资资源分析。 课时课时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