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8519258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同步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1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_,履行_。(2)参与_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_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_。(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_。(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_。政治权利政治性义务 社会公共管理民主政治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知识实践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A解析我国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必须()A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B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放在首位C把坚持依法治国放在首位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答案D解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能只片面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3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为此,几名中学生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案B解析几名中学生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

3、活动的表现。4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因此,我们应当以热情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需要学习和懂得政治知识要重视政治生活实践 要把权利与义务完全等同起来ABCD答案A解析权利和义务是不能等同的,所以排除。5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作为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动可能是()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活动参加共青团的活动 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A B C D答案B解析作为中学生,不可能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排除。知识点1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

4、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这包括积极参与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监督政府等内容。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针对性练习】1当村官正成为一部分大学生新的就业选择。这些大学生奔向农村,利用所学专长,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大学生主动到农村任职,说明他们(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C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D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

5、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答案B解析大学生到农村任职,说明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自治,所以 B 项是正确答案。到农村任职不属于政治权利和义务,所以排除 A 项。题干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排除 C、D 两项。知识点2 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1)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2)政治生活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有助于我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

6、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3)有助于我们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4)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5)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1)做法:公民: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参加民主选举,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活动,参加政治社团活动等。中学生:中学生应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例如,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参加共青团的活动,参加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活动,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等。(2)意义

7、: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参加政治实践:可以激发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可以培养我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针对性练习】2某中学的高一年级同学模拟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程序,感受议政程序与过程,这样做()没有必要,政治生活是政府的事,青少年参与不参与都无所谓有利于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可以提高自身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参与热情,自素质,增强政治参与能力觉参加政治实践活动ABCD答案B解析政治生活与每

8、个人都息息相关,青少年参与政治生活很有必要,所以排除。误区1: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 内容。 注意: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 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误区2:参与政治生活是政府官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 注意:政治生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主动参与政治生 活。 误区3:向消费者协会反映商品质量问题是参与政治生活 的表现。 注意:向消费者协会反映商品质量问题属于经济生活的问 题。教育部出台异地高考指导意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关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教育部和各地出台随迁子女升

9、学考试的政策,表明人民权利的实现有制度保障,人民的利益日益得到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升学机会,体现了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1依照教育部公布的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 1260.97 万人。如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个庞大群体的受教育权,成为国家必须关注的现实难题。这体现了()人民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 B C D答案D解析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

10、利,所以D项最符合题意。和材料无关。说法错误,应该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我国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这表明()A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B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得到了根本保障C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D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我国采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公民权利不断扩大”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错在“根本保障”。D项和材料无关。3在教育部的政策出台前,“异地高考民间方案”由随迁子女家长们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后起草完成,并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这体现了()A政府的廉洁、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公民的有效监督B我国

11、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C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D我国公民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答案B解析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起草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为政府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和材料无关。4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能,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解决进城务工人

12、员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国家为什么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升学问题。作为原因类的题目,要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理论意义来分析,解决该问题是我国国家性质 的要求,是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需要;从现实意义来分析, 解决该问题有利于保护随迁子女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缓解社 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答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问题,是 保障人民权利的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升 学考试问题,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实现教育公 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