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王安石变法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18962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王安石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6课 王安石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6课 王安石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6课 王安石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6课 王安石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 王安石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王安石变法(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安石变法岳麓版 第二单元 第6课首都师范大学 李璐曦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通过对基本历史史实的认知,全面理解王 安石变法的形成背景,对主要内容的学习 进一步理解由于积贫积弱所对应而生的各 种解决办法,对内容进行归纳;对内容的 评价一定代表了对变法的理解与评价;这 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着连接的关系。我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及地位第6课王安石变法是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的重要内容,将中外历史上的变革进行比较性学习 ,与其他部分属于并列关系,共同构成本单元

2、的重点学 校内容。 一.教材分析教材结构 一、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2)辽、西夏少数民族威胁 2. “三冗”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1)“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2)积贫积弱 3.庆历新政 4.“拗相公”王安石 (1)“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 足守 (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新变法 开始的标志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结构 二、变法的内容富国强兵 1.理财措施富国(针对“积贫”) (1)目的: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 (2)方针:“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发 展农业生产 (

3、3)措施: 青苗法抑制土地兼并 募役法保证农业生产 其他: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4)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消极:触及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其采用一定方法,危害百姓 。一.教材分析教材结构 2.军事措施强兵(针对“积弱”)(1)内容:“省兵”:减少军队数量、军费开支提高战斗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2)评价: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宋军原有编制,提高军 队战斗力。3.教育措施育才(1)目的:保证变法顺利进行(2)内容:考试内容 选官制度 学校教育一.教材分析教材结构 三、变法的评价1.性质:地主阶级对封建关系

4、的局部调整。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 进行 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积极:(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 积贫积弱的局面(富国强兵)(2)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3.消极:(1)变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 担依然沉重一.教材分析教材结构 四.变法的变质及失败1.“元祐更化”2.党派纷争板书设计第6课 王安石变法一、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二、变法的内容富国强兵 三、变法的评价 四.变法的

5、变质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制定 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正确的国家政策是国家发展 的保证,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 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知道王安石的基本思想,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理解其所产生的影响 ,将其与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相联系,提高对历史知识进行联 系性理解的能力。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提高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 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变质与失败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认识改 革不可能是一帆风

6、顺的,有挫折会更好的促进历史的发展的能 力。一.教材分析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分析材料,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 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教材分析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 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 家强盛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改革才 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的观念。 认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 要求改革者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 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还要注意用人 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坚忍不拔,顽强 奋斗精神的向往。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先进的,符合

7、社 会发展的,而最后却失败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 求知欲强,而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学 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辩证思维的能力,能够比 较全面的看待问题,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 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这些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较好的基 础。二.教学方法教法教师引导学法学生主体教法与学法讲述法、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法、多 媒体教学法 问题的讨论分析, 听讲思考师生互动 学习重点 突破难点二.教学方法新课导入三.教学过程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 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 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

8、温公集 问题1引入本课主题,王安石变法,完成课程 顺利导入。为什么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败坏百度”?他二人之间有何种矛盾,由何引 起?何种社会现状会促成这场变法?直接引入本课第一部分内容,变法的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 政府纵容兼并政府纵容兼并) 苛捐杂税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反抗不断农民反抗不断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 守财尔”,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兼 并的过程,甚至出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 锥之地”的尖锐对立。宋代有人说:“历代以来的一切苛捐杂税,本朝 都有”。讲授新课一.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1)土地兼

9、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一.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2)辽、西夏的威胁北宋与辽、西夏对峙示意图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弱(1)形成背景宋太祖问:“天下自 唐季以来,兵戈不息, 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 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 何?”赵普曰:“国家 不安者,其故非也,节 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矣。今所治之,无他奇 巧也,惟稍夺其权,制 其钱谷,收其精兵,天 下自安矣。” 宋太祖军权行政权北 宋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的 措 施1.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2.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将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 3.设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枢密院-调

10、兵权,将帅-统兵权 4.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防止武将专权; 5.军事布局方面“强干弱枝”“内外相制”1.中央: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皇帝总揽大权。 2.地方:派文臣作知州,在各州设通判,监视地方 。 财权各路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大部运送中央,消除地方 割据的物质基础。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弱(1)形成背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 支庞大地方财政困难“分化事权”一职多官“恩荫”授官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冗官冗官募兵、养兵、扩充军队冗兵冗兵分割军权更戍法给辽、西夏的岁币冗费积贫军队战斗力弱 积弱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

11、弱(1)形成背景北 宋 加 强 中 央 集 权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弱 (2)体现“冗官”的形成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1 1万万1. 71. 7万万2. 42. 4万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弱 (2)体现“冗兵”的形成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9191万万126126万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116万万一.背景 2.“三冗”与积贫积弱 (2)体现“冗费”的形成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1267712677万余贯万余贯所出无余所出无余1318613186万余贯万余贯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人物:宋仁宗、范仲淹

12、范仲淹中心:整顿吏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果:夭折意义: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一.背景 3.庆历新政时间:1043年一.背景 4.“拗相公”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 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政治 家、思想家、文学家。 22岁中 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 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仁宗时入朝主张变法,但未被 接受。直到年轻的宋神宗即位 后,才起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 变法革新。“拗相公”王安石“三不足”精神: 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变法开始的标志: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 相、主持变法革新。体

13、现王安石 大无畏、百 折不饶的精 神。但是, 触及大地主 、大官僚的 利益,遭到 其阻扰,为 变法埋下隐 患。一、变法的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2)辽、西夏少数民族威胁 2. “三冗”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1)“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2)积贫积弱 3.庆历新政 4.“拗相公”王安石总结 二.内容 1.理财措施(1)目的: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 (2)方针:“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 事为先”发展农业生产 (3)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其他: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 易法二.内容 1.理财措施 (3)措施 青苗法政策:每年青黄

14、不接时,政府低价贷款或谷物给 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问题:对这个政策 ,同学认为如何? 试着评价同学对青苗法有相关的 深刻的认识A. 积极:限制高利贷对农民剥削,缓和阶级矛盾 ; 增加政府收入.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 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二.内容 1.理财措施 (3)措施 募役法政策: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 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 主也要出钱。 问题:对这个政策 ,同学认为如何? 试着评价同学对募役法有相关的 深刻的认识A.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 产发展,并增加政府收入B.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 。二.内容 1.理财措施 (3)措施 其他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 的多少盒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 得例外。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 货物,市场短缺时在出卖。二.内容 1.理财措施 措施内容评价青苗法募役法均田水利法市易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 民提供低息借贷(钱或 谷物),收获后还本付 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 剥;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保护和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所需费 用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农时,保障了农业生产;增农时,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