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13813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v第一节 课程改革概述v一、课程的含义v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v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v3、从强调单一的教材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 、环境四因素的整合;v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v二、当代课程改革的背景v(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二)知识状况由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变影响基础教 育 1、由等级化的知识到类型化的知识 2、由分科化的知识到综合化的知识 3、由累积性的知识到批判性的知识 三、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二)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 (三)发展

2、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四)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五)重视个人知识第二节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v一、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v(一)第一次改革在20世纪初v(二)第二次改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v(三)第三次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v二、国外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特点v(一)课程改革旨在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v(二)实行课程编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整体改 革v(三)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四)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均衡性(五)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现实性(六)更加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七)重视教科书的编写和审定(八)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1、中央和地方对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趋向平衡2、专家、学者

3、、教师等广泛参与课程设计、课程标 准的编制等相关的管理工作3、大量选修课的设置(九)课程的弹性受到高度的重视 1、课程标准和要求的多层次性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设置地方课程和 学校课程 3、分层次设课 (十)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 三、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所谓 “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二)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现 在更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三)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四)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科学系统为依据,现 在强调要以社

4、会实际为依据 (五)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 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 科之间的联系 (六)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 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七)转变教师角色 (八)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相应的进行改革第二节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v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v(一)19491956年:改造旧教育、学习苏联教育v1、改造旧课程、学习苏联教育,发展新课程v2、学习苏联经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离实际和绝对化现象v(二)19571965年:全面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v1、调整放权、允许自编教材(19571958年)v2、调整统一时间(19581963年)v(三

5、)19661976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v(四)19771985年: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和初步探索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期1、第一阶段(19771980年):恢复重建,再度统一, 继续实行课程教材国定制 2、第二阶段(19811985年):调整修订课程大纲,酝 酿课程多样化和教材审定制 (五)19861999年:实施义务教育和全面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时期 (六)1999: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三、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树立新的培养目标(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6、健全的人格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结构 (二)课程标准 (三)教学过程 (四)教材开发与管理 (五)课程评价 (六)课程管理 (七)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八)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 周期。 (二)教育部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作为 国家级课程改革的常设组织机构,并组成由课程专家 、学科专家、教育专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 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为课程改革的国家 决策提供研究咨询意见。 (三)教育部确定可行性计划计划支持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四)培训人员以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实验与推进 (五)加强对学校实施课程的指导(六)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七)积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经验 (八)继续实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难题难题一:学习成绩雨工作业绩不相吻合 难题二: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中所需知识脱节 难题三:教育评价标准片面倚重考试成绩二忽视工作能力 难题四: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