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508570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乙肝病毒新药-阿德福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乙肝病毒新药 - 阿德福韦解放军302医院 罗生强 乙肝概述 抗HBV药物的现状 介绍抗HBV新药阿德福韦(香港已上市)乙 肝 概 述乙肝病毒乙肝是一危害全球健康的问题 全世界有4亿慢性携带者 最高可达25%的人将死 于乙肝或其相关并发症 每年有一百万人死于 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 第9位死因其中50-85%为中国人世界其它地区亚太地区亚太地区75%75%7 75%5%的长期慢性携带者来自的长期慢性携带者来自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HBVHBV慢性携带者的地区分布情况慢性携带者的地区分布情况HBVHBV慢性携带者(分布)百分率慢性携带者(分布)百分率8% 8% 高度分布区高度分布区亚太地区HBV

2、感染的地区分布慢性携带者 国家 百万(人)中国120.0 印度 48.0 印尼 11.6 菲律宾 7.6 韩国 2.5 日本 1.3 香港 0.7 新加坡 0.03 澳洲 0.2 台湾 3.0国人感染HBV起始于围产或幼龄期幼龄感染 成年感染90%慢性化 10%清除病毒 急性肝炎 20年 1992年美国FDA批准临床应用 HBV DNA持续阴转率37% HBeAg血清转换率33% HBsAg持续阴转率7.8% 长期随访提示 :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减少 拉米夫定 1998年底美国FDA批准拉米夫定临床应用 治疗后48 周HBV DNA 水平迅速下降、 ALT复常率71% 1、2、3年的HBeAg转

3、阴(或血清转换) 率分别为18%(14%)、36%(22%)、 42%(34%)当前抗病毒治疗的缺憾当前抗病毒治疗的缺憾不足三分之一获得持续应答干扰素 拉米夫定注射给药 需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见 最佳疗程不明肝功失代偿者忌用 病毒耐药变异免疫抑制者忌用价格较贵阿德福韦(ADV)(Adefovir dipivoxil)HepseraTM阿德福韦双异戊酰氧甲酯(Adefovir dipivoxil, 简称ADV)是一种新的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2002年9月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ADV属单磷酸腺苷磷酸核苷酸类似物,其化学名是:9-210%。 ADV10mg组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因此停药的发

4、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 耐药的出现: 96周时是2/124(1.6%)第38届欧洲肝病年会(EASL2003)报道:2例使用ADV治疗达96周的HBeAg阳性病人 中发现了rtN236T突变,使多聚酶对ADV的敏感 性下降。这种突变株对拉米夫定仍敏感。采用 ADV治疗时耐药HBV株出现的机率较低、出现的 时间较晚【48周时为0/629;96周时是2/124( 1.6%)】 注意事项 25%的病人停药后ALT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值的10倍以上,大多在停药后12周内出现,治疗期间无HBeAg阴转。 治疗前肝功能表现为代偿性, ALT升高通常为自限性或通过其它对症治疗可以缓解,不会导致肝功能失代偿。 如果

5、病人已有失代偿表现,则ALT升高可能导致临床恶化,甚至死亡。 ADV对肾脏有潜在的毒性。主要是血清肌酐(Cr)升高,血磷(P)降低应密切观察定期检测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缓解症状。ADV10mg不足以抑制HIV RNA,可能在治疗慢 乙肝的同时,出现HIV耐药性。 女性,肥胖和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可因出现高乳酸血症和严重的肝肿大伴脂肪变性导致死亡的报告。 慎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妊娠、产后病人慎用。病人若服用ADV,建议放弃母乳喂养。 老年病人慎用(特别是因肾功能降低或合并心血 管疾病而用药的)对肾功能损害的病人用药剂量调整如下: 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液透析5020-4910-19病人1

6、0mg10mg10mg10mg每24小时每48小时每72小时每7天于血液透 析后临床试验 ADV10mgADV30mgPlacebo组织 学改善率53%59%25%HBV -DNA转阴率21%39%0HBV -DNA中位 数下降3 .52log4 .76log0 .55logHBeAg转阴率24%27%11%HBeAg血清转换 率12%14%6%ALT复常率48%55%16%ALT中位数下降51 U/L54 U/L17 U/L:P0.001; :P0.05治疗HBeAg (+)慢乙肝515例48周治疗48周后,有381例患者的HBV -DNA仍为阳性,未发现有意义的基因突变。药物不良事件主要有

7、头痛、无力、腹痛、流感样症状、背痛、恶心、腹泻、消化不良、气胀、厌食、眩晕、咽痛、咳嗽等10mg 组与安慰剂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而30 mg 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前两组,并且有较多的患者出现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ADV10mgPlacebo组织 学改善率64%33%HBV -DNA转阴率51%0HBV -DNA中位数下 降3 .91 log1.35 logALT复常率72%29%ALT中位数下降55 U/L 38 U/L:P0.001; :P=0.012治疗HBeAg (-)慢乙肝185例48周未发现有意义的基因突变。本研究未发现肾 功能指标的改变。治疗结束后HBV再度复制和ALT再度升高,

8、所以需要更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不出现耐药性是长期疗效的关键,目前ADV治疗中未见耐药性产生,最长观察期已有136周。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乙肝把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分成三组(LAM,LAMADV,ADV)治疗。ADV两组均出现明显的DNA下降(p0.001),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p0.005)。在48周时,拉米夫定组未出现eAg和eAb的转换,而合用组和单用ADV组eAg阴转率分别为17%和16%,eAb阳性者为6%和11%。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YMDD变异的失代偿性肝硬化40例LAMADV治疗,其中1例因肝衰竭,2例因肌酐清除率下降而停药,其余病人均完成52周的治疗, 90%的病人DNA105拷贝/ml或比基线时DNA下降2log10拷贝/ml, ALT复常率53% , HBeAg阴转率30% ,HBeAb阳转率 4%阿 德 福 韦 的 总 结 10mg 1/日. 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对不同类型病人均有效HBeAg+ 和 HBeAgHBV 基因型(A-H)代偿性和失代偿性肝病肝移植后HBV拉米夫定耐药株 不易发生HBV的耐药变异96周后1.6%(2/124)发现 rtN236T 变异 潜在的肾毒性,应密切观察血清肌酐(Cr) ,血磷(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