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07716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9.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外形和内部结构-0826(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 髓 Spinal cord主讲:姜美花 副教授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一、脊髓位置、外形 二、内部结构 1.脊髓灰质前角侧角后角 2.脊髓白质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固有束 三、脊髓的机能 四、脊髓损伤主要内容脊 髓 概 述 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 与脑相比是分化较少、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节段性。 脊髓与 31 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 脊髓与脑各部间有广泛联系,来自躯干、四肢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硬脊膜 蛛网膜软膜脊髓一、

2、脊髓的位置和形态位于椎管内上2/3,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外包有三层被膜。 端自枕骨大孔与延髓 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体下缘。 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终丝。 马尾:腰骶尾部的神经根在椎管内 向下行走一段较长的距离,围绕终 丝形成。 C1T1T12L5 S1延髓脊髓圆锥终丝马尾 全长 4245cm, 最宽处横径为 l .0 1.2cm 颈膨大:与上肢N相连的区段C4-T1节段 腰骶膨大:与下肢N相连的区段L1-S3节段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后中间沟 前外侧沟 前正中裂 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前根后根每一对脊神经前、后

3、根的根丝附着于脊髓的范围 或高度,称一个脊髓节段。 后根根丝前根根丝脊神经 脊髓节段脊髓的节段 脊髓外形上没有明显节段性 因为有 31 对脊神经,故脊髓有 31 个节段:8 个颈节( C )、12个胸节( T )、5 个 腰节( L )、 5 个骶节( S ) 1 个尾节 (Co )。 c1T1L1 S1Co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31个脊髓节段: C8、T12、L5、S5、Co1 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 尾神经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 关系C14-0;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T4-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 T5T8-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T9T12-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 L15

4、T10、11 与第10 12胸椎相 对S1CoT12、L1 与第一腰椎相对第四颈C46,第三胸椎, 第六胸椎脊神经感觉支节段性分布躯干的节段分布比四肢典型,按神经序列,自上而下排列:T2平胸骨角平面T4平乳头平面T6平剑突平面T8平肋弓平面T10平脐平面L1平腹股沟平面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二、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大部分组成。在脊髓的横切面上,中央有一细小的中央管(内含脑脊液, 此管向上通第 4 脑室, 向下在脊髓圆锥内扩大成终室。 40 岁以上的人中央管常闭塞中央管周围是“H” 形或蝴蝶形的灰质,灰质的外周是 白质。灰质白质 中央管 中央管 脊髓各节段中的内部结构大致相同,但不同

5、水平切面有所差异,表现在于:1. 形态和大小不一;2. 灰质结构和配布不同;3. 灰质和白质量的相对比例不同. C4C8T2T12L4S3脊髓椎体灰 质 gray matter(一)灰质 gray matter 灰质连合 胶状质 后角 网状结构 中间带 侧角 前角 中央管后索 外侧索 前索 前角(柱) anterior horn ( column ) 后角(柱) posterior horn ( column ) 中间带 intermediate zone 侧角(柱) lateral horn ( column ) 灰质前、后联合anterior and posterior gray网状结构

6、reticular formation 2. 前角(1) 前角的神经元由前角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组成。 运动神经元 :大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 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骨骼肌收缩 运动神经元:小型多极神经元,其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闰绍细胞 g-运动神经元 骨骼肌 肌梭 - 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一些小型的中间神经元名叫 Renshaw ( 闰绍)细胞: 接受 - 运动神经元轴突的侧支,其发出的轴突与同一 个或其它 - 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 ,对 - 运动神经元起反馈抑制作 用。闰绍细胞 g-运动神经元 骨骼肌 肌梭 - 运动神经元按神经元位置分: 内侧群:支配颈肌、 躯干肌外

7、侧群:支配四肢肌前角的核团屈肌运动神经元伸肌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a.从内侧到外侧:躯干肌、肢端肌; 屈肌、伸 肌。b.最后公共通路(Final common path)c.弛缓性瘫痪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3. 后角的核团 (1)后角边缘核 见于脊髓全长。内含大、中、小神经元。参与脊 髓丘脑束(2)胶状质 见于脊髓全长。由大量密集的小神经元组成。这两个神经核团与痛、温觉的传导和调节有关。 *(3)后角固有核见于脊髓全长。此核为脊髓丘脑束的起源核,传导痛、温、触和压觉的信息。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脊髓后角与感觉传导通路有关 脊神经节中枢突形成后根(初级传入纤维),传入脊

8、髓有三个去向: 上传最终至大脑皮质,形成意识性感觉; 上传至小脑,形成非意识性感觉,不能觉察但参与运动调节; 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直接联系(腱反射)或间接联系,形成节段内反射弧或节段间反射弧。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后角固有核 胸核 中间内侧核 4. 中间带的核团*(1)胸核(背核或Clarke柱)仅见于C 8 L 3 , 位于后角基底部内侧。为脊髓小脑后束的起源核。(2)中间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为内脏感觉信息的中继核-接 受内脏传入冲动。 (3)中间外侧核位于T1 L3 节段的侧角,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位于S2 S4 节段的中间带外侧部,称为骶中间外侧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

9、经元胞体所在部位。属内脏运动神经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胸核 T12T2Brain stemSpinal cord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 中间外侧核 内脏神经系统交感 神经的低级中枢。sympathetic trunk 交感干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 骶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内脏神经系统副交感 神经的低级中枢。灰质 前角: 前角运动神经元 后角: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仅见于C8至L3节段 中间带 : 侧角:中间外侧核位于T1L3节段的侧角骶中间外侧核在S24节段的侧角后角边缘核中间内侧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前

10、角内侧核前角外侧核白 质 white matter(二)白质 (主要由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 三索 前索: 后索 外侧索 三类纤维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纤维束一般按其起止命名。后索外侧索前索上行传导束 (感觉上传到脑)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下行传导束 (脑下传到脊髓)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素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网状脊髓束薄束楔束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

11、束 固有束 内侧部 外侧部 背外侧束脊神经节 IIIIII IV脊神经后根的纤维成分内侧部: 为粗的有髓纤维。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外侧部:为细的薄髓和无髓纤维 ,在背外侧束上升或下降 1 2 节。 传导痛觉、温度觉和内脏感觉信息。薄束楔束(1).上行传导束1)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薄束位于后索内侧, 楔束位于外侧。薄束楔束脊神经节细 胞后索 位置:后索内,薄束位于内侧,楔束位于外侧 行程:薄束自同侧第 5 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央 突, 楔束成自同侧第 4 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央突。终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

12、楔束核。功能:传导来自同侧躯干、四肢的肌、腱、关节的本 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压觉信息。(1) 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 cuneatusT2T12fasciculus gracilis薄束fasciculus cuneatus楔束nucleus cuneatus楔束核nucleus gracilis薄束核脊髓T4脊髓C8脊髓L3延髓Spinal ganglion 脊神经节2)脊髓小脑后束 post. spinocerebellar tract*起自同侧的胸核,上行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皮质。*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信息至小脑,与肌张力和姿势的协调有关。脊髓

13、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胸核后角基底部和 中间带外侧部 的神经元*起自后角基底部和中间带外侧部的神经元,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上行经小脑上脚终止于小脑皮质。*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有关。 3)脊髓小脑前束 ant. spinocerebellar tract脊髓小脑后束 脊髓小脑前束 胸核 后角基底部和 中间带外侧部 的神经元前束后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神经节(4)脊髓丘脑侧束 lat. spinothalamic tract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 脊髓小脑前束 *起自对侧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上升经延髓、脑桥,终止于丘脑。*传导由后根外侧部细纤维

14、传入的痛、温觉信息。 *损伤后表现:对侧伤面水平12节以下痛温觉障碍。 (5)脊髓丘脑前束 ant. spinothalamic tract*起自对侧的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在前索上升,经延髓、脑桥,终止于丘脑。 *传导由后根内侧部粗纤维传入的粗略的触、压觉信 息。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 脊髓小脑前束 lateral 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侧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丘脑前束nucleus proprius 后角固有核Brain stem脑干spinothalamic lemniscus 脊髓丘系

15、Spinal ganglion 脊神经节脊髓丘脑束(2).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下行纤维束是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下传到脊髓。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前庭脊髓束 *起源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纤维下行至延髓锥体后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脊髓前索下行,称皮质脊髓前束。1)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中脑脑桥延髓脊髓 皮质脊髓侧束 lat. corticospinal tract在脊髓侧索后部下行至骶节,纤维逐渐终止于同侧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延髓锥 体交叉脊髓皮质脊髓前束 ant. corticospinal tract由未交叉的皮质脊髓束纤维组成,仅达上胸节。大多数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小脑后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延髓锥 体交叉脊髓Barne束 不交叉的皮质脊 髓前外侧束2% 2%Barne 前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