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0773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专题讲座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纪绍勤纪绍勤 2012014 4年年8 8月月1919日日 010-59193017010-59193017 2014年项目管理培训提 纲2l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与重大意义l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思路及重点l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组织实施要点l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3l农民 发达国家:农民(farmer)是指经营farm(农场、农业)的人,一般作“ 农场工人”(包括农场主),属于一种职业 不发达国家:农民被视作peasant,是指贫苦农民 中国:身份概念,基本属于户籍的范畴。 l新型农民 20

2、06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是相对于我国农民现状,基于提高 农民整体素质提出来的,仍然没有回归职业属性。 l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化的新型农民)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主要是立足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新 变化、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培养未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4l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以农业为稳定的职业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重大意义5中央有要求l2012年中央1号文件 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l201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

3、民、提高农民、 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 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李克强总理:要把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 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为现代化建设 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重大意义6韩长赋部长: 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 2014年7月3日批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 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 重大举措。顺应现代农业发

4、展需要,对阳光工程进行转型升级,启动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将掀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 的新篇章。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 “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新 机制新模式,并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 合起来,切实把这一关系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抓 好、抓实、抓出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重大意义7产业有需要 1、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迫切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l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必须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粮食“十连增”、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2012年谷物进口

5、1400万吨,大豆进口5839万吨,食用油960万吨,饲料粮缺口较大) l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粮食紧张。每年全国人口增加 700万、城市人口增加1000万;预测,全国每年新增粮食消费200 亿 斤、肉类80万吨 l新时期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l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高技能、适度规模重大意义8产业有需要2、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国处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传统农业: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 现代农业:联户经营、多元生产、机械化 l依靠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由之路我

6、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偏低: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第三产 业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1/2。 农业科技贡献率55% ,与发达国家 差距较大(迫切需要提高“三率一力”)。重大意义9产业有需要3、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迫切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 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 成(基本面、主体的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组织形态、新型职 业农民是个体形态。 l只有吸引、留住大批高素质农民,农村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l两新并行、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重大意义10新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呈现 如

7、下的发展变化趋势: l一是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2013年底农民工2.69亿) l二是兼业农民日益增多。(1亩地的收入只相当于打几天工 的收入) l三是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女性偏多。 (70后不愿种田、 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50岁左右的农民工把种田当 作无法继续打工安身的选择) l四是总体素质偏低(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年多,美国46 的农民接受过大学教育) 重大意义11基层有呼声各地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声大,积极性高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大修改 陕西:整省推进、工作扎实 山西:列为民生工程之一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文件 江苏、重庆、四川、山东、安徽、江西、河北等工作思

8、路12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和 服务农业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加快建立“三位一体 、 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依托 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 提供人才保障。工作重点13(一)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动阳光工程全面转型升级: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编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 开展试点示范:2个整省、14个整市、300个示范县,重点探索“三 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培育制度。在黑龙江省农垦系统

9、 先行先试,建立培育制度。 创新培育方式方法:因地制宜,探索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 的培育模式,大力推广农民田间学校方法;建立智慧农民云平台( 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在线认定管理 考核和全程跟踪服务) 创新管理方式:责权下移、分级负责、强化考评、动态监管工作重点14(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编制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件能力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一个平台、四个课堂、一个基地”空中课堂(智慧农民云平台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合一)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农民田间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新型职业农 民创业园) 构建一主多

10、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编制培训规范,推介精品教材工作重点15(三)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三位一体”的培育环节: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 “三类协同”的培育对象: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 服务型 三级贯通的证书等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初、中、高级从长远来看,要通过立法、行政的手段建立中国特色的新型 职业农民证书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建立 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作重点16(四)营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设计、发布统一标识 统一监制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在线统一管理 开通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

11、、中国新 型职业农民公共微信号 多渠道、多层次宣传经验、模式、典型等 编印宣传材料 开展百名新型职业农民进农业部、进院校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17关于目标任务关于目标任务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一主多元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三位一体、三类协同 、三级贯通 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2014年重点开展试点示范,培育65万人(具体由各省确定后汇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18关于实施范围关于实施范围31个省(区、市)、2个计划单列市(青岛、大连)、

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重点(示范)区域:陕西、山西整省推进(不少于12的农业县 );14个整市推进(不少于23的农业县);300个示范县其他区域:其他区域由省里确定,可配套经费结合建设一批省级 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19关于培育对象关于培育对象从类型上分: 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 专业技能型:长期、固定在受雇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社会服务型: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 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员、 测土配方施肥员等。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为主 从现有

13、身份上分: 现有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 、大学生农村创业者; 年龄要求:原则上不超过55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20关于经费标准、用途及补助方式关于经费标准、用途及补助方式经费标准:具体标准由各地确定。建议:生产经营型按人均2000 3000元补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按人均8001000元补助。 每个示范县补助标准不低于100万元。要求:70的中央经费用于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 主要用途: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教师、信息化手 段等相关支出。(经费可用于培育全过程中的相关开支) 补助方式:根据农业县数量、产

14、业规模、农业人口规模、上年度农 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切块到省,省里再切块到县,县里根据产业确 定好培育对象后,分类补助到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及相关支持。 探索“政府补贴、机构让利、农民出资、部门支持、先学后补”模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21关于培育机构关于培育机构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公开、公平、公正确定培育机构和实训基 地,并进行备案管理,每个项目县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不超过5个; 以公益性机构为主,引导和鼓励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参与 实训基地要加强于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国家农业 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基地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

15、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22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段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段教育培训环节(提高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 在培育类型上:突出技能培训(含创业培植) 在培育模式上:由培训向培育转变,实行全过程培养;适应成人学习的 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分段式(按农业生产环节分时段培训)、重实训 (加强实训操作,由懂到会)、参与式(农民田间学校方式,以农民为 核心、以田间为课堂、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学习) 在培育内容上:分级分类培训,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对 生产经营型开展对全产业链技能培训,侧重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累计 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对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侧重于实际操

16、作技能, 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 在培育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在线教育培训 ,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23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段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段认定管理环节(权威性、规范化、易操作) 确定培育对象:按产业遴选、按需求确定 认定原则: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属地动态管理 、与政策挂钩 认定对象:生产经营型,以县级为主认定;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 务型,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 证书及管理环节: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农业部发布样本, 统一监制),全程管理、建档立册、计算机管理、证书年审。认定不是目的,在相当长时期内,也不是务农的门槛,而是提升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点二、扎实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24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段关于培育模式、方法与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