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49535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9.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讲座(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外交学院 赵铁生2016-5(侧重对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之一的文化观念方面的介绍 兼谈与 当今社会及管理方面的关系)一、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 意义及其价值所在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观念 之一:“中庸”思想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观念 之二:“群体”意识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文化观念 之三:“和合”观念讲座提纲(兼谈与当今社会及管理方面的关系)一. 认识、了解中国传统 文化的现实意义及其价值所 在1、文化: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 族的最主要特征2、文化:维系主导一个民族生存 发展的重要因素3、文化:现代社会主导思想及思 维的基础和来源帕提农神庙鸟居华西里教堂威斯敏斯

2、特宫泰姬陵圣彼得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凯旋门圣索菲亚大教堂以(黄)土为中、为尊 以(赤)火为南、为明 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中央为尊”观念 “中央之国”国名 华盛顿中心区白宫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杰弗逊纪念堂罗马式复兴希腊式复兴华盛顿古典复兴式建筑罗马式复兴仿方尖碑式摩天楼435m(412m)442m380m迪斯尼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1、文化: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 族的最主要特征2、文化:维系主导一个民族生存 发展的重要因素3、文化:现代社会主导思想及思 维的基础和来源纽约曼哈顿摩天楼群芝加哥摩天楼群莫斯科柏林罗马伦敦巴黎巴黎拉德方斯La Defense 巴黎迪斯尼“一打就垮” “不打自垮”失

3、去文化:科技落后:民族认同感 民族凝聚力反传统的发展道路 教育重科技轻人文综合国力文化:中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 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中国崛起经济、科技、军事等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等硬实力 hard power :软实力 soft power : “文化的崛起”和 “国家软实力”的建设 美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1990综合国力决定着在国际政治中的参与权/话语权 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一位印度人曾自豪地告 诉一位中国学者,印度不 会出现危机而中国却会。当今中国

4、的情况让人深思! 中国印度因为印度人崇尚自然信 奉神灵,生活的目标是追 求精神上的解脱,而中国 人天不怕地不怕,追求的 是物欲的满足。世界可以 无限容纳人们的心灵追求, 却没有那么多东西满足人 们的无限物欲追求! 信徒需要与神“拉关系”,用烧高香等方式来 “贿赂”神,神才会“保佑”信徒。信徒所求的是“神的回报”,神(寺庙)所求的 是发信徒的“精神苦难财”。所显现的并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及精神追求, 而仅仅是一种低俗的利益交换。当今国人的宗教信仰,多具有浓厚的“功利性”保佑高考好成绩佛求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 讨会上的讲话(201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

5、 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灵魂。如果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 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先进文化”政治口号 “文化产业”经营活动 “精神命脉”“民族灵魂” 价值观念 1、文化:一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 族的最主要特征2、文化:维系主导一个民族生存 发展的重要因素3、文化:现代社会主导思想及思 维的基础和来源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及主导思想,都是建立 在前人所积淀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在特定的 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文明包括诸多方面、诸多层次,其中最 深层、最核心的内容,就包括现代思维、理性 思考、良好心态、调节意识等中

6、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当今中国社会主 导思想及思维的基础和来源之一,中国的现代 文明,就是在古代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对古代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升华。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模糊思维变易思维直觉体悟思维象数思维对应思维分析思维直线思维明晰思维逻辑推理思维辨证思维现代思维是一种融会 了古今中外多种思维的综合 性思维,其中包括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诸多思维方式多维、相对、综合、互补、共享(17241804) 德伊曼努尔康德antinomies一种关于 “两个互相排斥但 同样都是可以得到论证的命题 之间的矛盾”(双方各自依据普 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都 被公认为是正确的两个命题之 间的矛盾)的学说。德康德哲学

7、中的“二律背反”学说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正题:(略)正题:(略)反题:(略)反题:(略)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四组关于 “世界” 的二律背反正题:世界上有个绝对必然的存在体反题:世界上没有绝对必然的存在体现代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康德悖论”(现代思维) 多维、相对、综合、互补、共享形式上的互动方式,内容上追求具有包容性、 多样性、模糊性的第三值,结果上实现共惠正方反方多维而非单一、相对而非绝对、 互动而非被动、共惠而非胜负正反方辩论方式开放而非封闭,交互而非被动,平等而非权威个性而非一样,合作而非对立互联网(因特网 )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对应思维、圜道

8、(循 环)思维、模糊思维、体悟思维等周易中所体现的主要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中庸”思想和 “和合”观念之现代价值:“中庸”的思想方法与现代思维的方式类似 多维性、综合性,相对性、互补性“和合”的基本含义与现代思维的含义类似 对多样的统一,在差异中求共同极端倾向有余浮躁心态普遍情绪主导盛行虚无主义时尚各地争建第一高楼 争建最奇特的建筑情绪往往主导舆论导向甚至是司法判决当今中国社会之“乱潮”盲目否定或排斥一切 甚至包括自己的历史讨论问题时极端看法难以调和转基因造成当今中国社会某些领域的种种 “乱潮”的根源所缺失的是:“文明欠缺”“文化缺失”现代思维、理性思考 中庸调节、平和心态 信仰理想

9、、境界追求 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观念 文化精神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理想人格 审美情趣 心性心态 精神境界传统文化的双重涵义: 古典文学 历代绘画 书法艺术 戏剧古乐 古瓷古陶 建筑园林 宗教信仰 学说流派 言传知识通过传授可了解意会知识需要启迪和领悟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之一的“文化观念”文化观念:1、结论不是定义式的 而是开放式的 2、有不同看法 更有利于认识此问题“中庸”思想 “群体”意识 “和合”观念在某种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 思想、观念及意识等(1)“执两用中”思想与管理之道 (2)“常经变权”思想与管理之道 (3)“此事彼事”思想与管理之道 (4)“不争之争”思想与管理之道(

10、6)“顺时适时的选择”与管理之道(10)“统领之道”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11)“统领众人”与用人之道 (7)“群体 / 个体” 意识与管理之道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一)(8)“靠贤不靠力”思想与管理之道(5)“委婉含蓄”方式与管理之道(9)“修己安人”思想与管理之道(12)“推己及人”思想与管理之道(14)“治未病”思想与管理之道(16)“政通人和”与管理之道 (17)“内和外顺”与管理之道 (18)“和而不同”思想与管理之道(20)“三智和合”思想与管理之道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二)(13)“秦智虞愚”与管理之道侧重“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思想方法、管理理念)(19)“和/宽/恕

11、”思想与管理之道(15)“面子”意识与管理之道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要文化观念之一:“中庸”思 想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 乎。” 论语先进: “过犹不及。” 北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不偏不倚” - “过犹不及”中庸:“选择正确” 、“恰如其分”“庸”:“持续用中” - “符合常规” “中庸”思想之涵义:“勇敢” “慷慨” “自信” “自然” “大方” 不及 中庸 过“怯懦” “鲁莽” “吝啬” “挥霍” “自卑” “自负”“拘谨” “随便”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是福的依身之地,福是祸的藏身之所)“

12、中庸”思想之依据:世间的事物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 于大理。” (人们在认识上的通病,是被“蔽”即片面的 认识所蒙蔽,看不到全局的大道理)荀子解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 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 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 此心术之公患也。” “不A不B”论语:“过犹不及”、“文质彬彬” “A而不A”论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亦A亦B”孟子:“彼一时,此一时也。” 孙子:“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中庸”思想之表现形式:守株待兔成 语 典 故揠苗助

13、长画虎类犬画蛇添足画龙点睛“不A不B”(选择正确 恰如其分)七擒七纵商君书战法: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 败而不怨。” “A而不A”(选择正确 恰如其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与刘邦项羽:大胜秦兵后看不起刘邦,而非胜而不骄 刘邦:与项之争中屡败不怨,终迫使项羽自刎周易系辞下:“变通者,趣(趋)时者也。”“变通趋时” (“因时变通”)时变未变 被迫自刎 勾践文仲 只可共患难 不可同享乐因时得位 范蠡因时应变 儒商之祖 因时得位 “亦A亦B”鸟尽弓藏,兔尽狗烹 (选择正确 恰如其分)“中庸”的思想方法与现代思维方式类似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之现代价值:“不A不B”:“亦A亦B”:多维性(有A有B) 综合

14、性(综合AB优劣)相对性(AB相对) 互补性(AB需要互补)1、刚柔相济的文化传统十面埋伏 易水歌高山流水 渔舟唱晚 阳关三叠 梅花三弄 浔阳月夜阳刚之乐:中和之乐:高山流水易水歌音量适中,音域适中,速度 适中,力度适中,情绪适中 潇湘水云【古典音乐】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 诗圣-杜甫 书圣-王羲之 画圣-吴道子 草圣-张旭 兵圣-孙武 谋圣-张良 医圣-张仲景 药圣-孙思邈 茶圣-陆羽 酒圣-杜康【圣人崇拜】汉寿亭侯宋代封“王” 明代封“帝” 清代称“圣”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武将之威:武勇儒将之风:忠义对刚柔相济的推崇1、刚柔相济的文化传统 2、方圆经权的处事方法唐柳宗元:“方其中,

15、圆其外。”内:方正正直外:圆通灵活唐李泌:“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如行义显智慧现黄炎培:“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方圆:方中圆外(有方有圆)经权:有经有权(常经变权) “经”与“权” 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 孟子赵歧注:“常谓之经,变谓之权。”“经”:恒久之道也; “权”:应变之策也 “经”:不易的常理; “权”:据时的变通 “经”:原则为常经; “权”:灵活为权变经(线)权(衡)经常,经纬,经典 权变,权衡,权宜“有经有权” 唐柳宗元断刑论:“为仁必知经,智必知权”,“经非权则 泥,权非经则悖”。 (仁者必知经,智者必知权;有经无权 则是固执死板,有权无经则是违背常道) 既有基本不变的常久之道,即坚守原则 又有依时而变的应变之策,即权宜之计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 之蜇,以存身也。”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论语:“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 不咎。”【名言名句】(已完成的不解释,已进行的不规劝,已 过去的不责备) (本义: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胯下之辱 (秦末韩信)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韬光养晦 (三国刘备)为不忘灭吴雪耻之 志而卧柴薪尝苦胆为未来的名將之愿 而忍受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