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478604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地理农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届地理高考复习必 背知识点总汇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 元 第9讲 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 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 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 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 量、熟制。 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 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 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 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 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 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

2、酸 、碱植物。 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 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 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 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 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农业生产技术: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 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冷藏、保 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 利用。 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 及农作物种类。

3、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 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 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 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 例如花卉、乳牛。) .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小(从单位面积产量看, 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 .各种类型农业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选择 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乳 牛、花卉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注意:农业区位因素也

4、会随时间发展而变化。尤其是社会 经济因素。 .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 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美国密西西比河 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 (2)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 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 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 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 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 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季风水田农业特点: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人多地少)单位面 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小 ,属自给农业)。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 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

5、旱灾害频繁)。机械化 水平较低;(日本除外)。科技水平低。 (4)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自然: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平坦的地形,充 足的灌溉水源,肥沃的水稻土。 社会经济:人多地少,劳动力充足,喜食大米 .商品谷物农业 (1)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 、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 农场。 (3)基本特征:(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例)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区域 化经营,商品率高。 (4)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 自然条件优越: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夏季潮湿。地

6、广人稀,生产 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便利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 运及公路、铁路。 科技水平高。 高 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 化肥、农药等。 、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美国、阿根廷: 牧牛(干旱、半干旱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牧羊 ()大牧场放牧业特点:(以阿根廷为例)生 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 场之一。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 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促进了 牧场的商品经营。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阿根廷为发展牧

7、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 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运输 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 )。开辟水源(大打机井)。.种植饲料。 、乳畜业(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的分布: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 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 城市周围。 ()乳畜业的特点:(以西欧为例)面向城市市 场、商品化、集约化。 ()影响因素:市场、饲料。 ()乳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 自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有利于多 汁牧草生长(饲料充足)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高;有食奶习惯;市场 需求量大 、混合农业(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类型:最主要

8、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珠 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 西兰。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 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政府实施西水东调促进发农业发展。 、种植园农业: ()热带单一经济作物密集型: ()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与其 相似。、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旱灾 害频繁是共性)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

9、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 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我国农作物分布: (1)东耕西牧: 耕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内蒙古、新、 青、藏为我国四大牧区) (2)南蔗北菜:指糖料作物甘蔗布在南方(台、闽 、粤、桂、云、川、琼)、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 (黑、吉、内蒙古、新) (3)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 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中 稻与晚稻二熟制,华南早稻、晚稻与冬种其他作 物三熟制。 (4)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5)暖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6)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

10、平原、 江汉平原、江淮地区(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 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 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原来是,现已 不再是商品粮基地因城市化,向郊区农业和园 艺作物发展) (7)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 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 片。、三大粮食作物的地域性分布作物名 称主要分布的气候区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小麦温带带大陆陆性气候区、温 带带季风风气候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 罗罗斯、中国、澳大利亚亚、 南非等水稻热带热带 与亚热带亚热带 季风风区 、热带热带 雨林区东亚东亚 、南亚亚、东东南亚亚玉米高温多雨区

11、美洲、亚亚洲、欧洲、非洲、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分布地区九大商品粮 基地生产产条件和基础础好的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 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 原、珠江三角洲 增产产潜力的地区: 江淮平原 粮食商品率高的地区: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五大商品棉 基地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 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黄淮海平原 南疆 油料 作物 基地花生温带、亚热带 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辽东半 岛产量大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长江流域最多,有“北 移南迁”趋向。、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分布地区糖料 作物 基地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川、粤 、桂、滇、闽、台是主产

12、区甜菜喜温凉、耐旱碱,中温带内蒙古、新、吉 、黑四个省区是主产区出口 商品 基地花卉、蔬 菜、水果 、塘鱼鱼禽 畜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带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可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不合理利用强度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 、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东北农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1)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 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 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 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料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 的办法。 沼泽的保护:

13、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 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 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 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 项重要资源。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 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 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 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 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 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2)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问题:采育失调。采伐大于更新,导致资源减 少、材质下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趋

14、恶化;采伐以皆伐为主,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 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 措施: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培育和恢复森林 资源是东北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具体措施是: 坚持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 的综合利用率(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 ;加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 生态环境的恶化。 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发展温带水果,辽宁东部和 吉林东南部丘陵柞林地区,发展柞蚕生产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区的治理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灾害:排水或灌水条件很 差的低洼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灾和旱灾; 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锓蚀和土壤沙化,导 致土壤肥力不

15、断降低;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 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碱化;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 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里种粮、果、棉 。优点: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 用 、南方低山丘陵区 (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 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气候资源: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大 部分地区配合较好。但因季风活动及其在年际和 年内的不稳定性,伴随着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发生 ; 生物资源:品种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 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但利用的生 物资源品种单一,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土地和土壤资源: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 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 土流失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红壤面积大,有机质少,酸性强 ,土持黏重,是南方低产土壤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