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56457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第九中学 罗成湘教版必修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读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表现及特色。 2.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发展的原因。 3.掌握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体现,探讨其解决的措施 。 复习回顾 1.城市化又叫 ,是指 和 在空间上集聚、 地区转 变为 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 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 结果。 2.城市化与 相互影响,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 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3.在大多数的城市, 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 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城市化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城市化问题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读

2、图和材料分析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3.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况(1)位置:广东省_部,珠江下游。(2)范围:_、深圳、_、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_和澳门。中南广州珠海香港自学导读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阶段 成因 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以发发展_为为主导导,工业业企业发业发 展迅速,分布具有_性 城市和乡乡村相融合、农农业业与非农业产业农业产业 相混杂杂的城乡乡一体化地带带 20世纪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区域中心城市_和_的带动带动 作用显显著增强 向由_引导导下的

3、_模式转变转变 ;形成以_市为为中心的城乡乡一体化和城镇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小城镇广泛广州深圳区域核心城市城市群广州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主要表现(1)_占总人口的比重大。(2)城镇数量多,分布_大。(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4)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_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城镇人口密度社会服务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为止,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阶段 (夯实实基础阶础阶 段) 第二阶阶段 (稳稳步发发展阶阶段) 时间时间 20世纪纪80

4、 年代初至1985年 20世纪纪80年代 中期至1989年 20世纪纪90年代以后 第一阶阶段 (夯实实基础阶础阶 段) 第二阶阶段 (稳稳步发发展阶阶段) 发发展 措施 大力发发展“_ _”企业业 ,发发展劳动劳动 密 集型出口加工 业业 引进进_, 努力拓展境内融资资 渠道 在_的基础础 上更加注重_ _,工业结业结 构得到优优化调调整, 工业业技术术水平明显显 提高 结结果 为为工业业起步提 供了必要的资资 金积积累,形成 许许多家来料加 工装配企业业 工业发业发 展的步伐加 快,建立了以电电 子、机械、家电电、 纺织纺织 、服装、食 品、玩具、精细细化 工等为为主的_ 工业业体系 _占

5、绝对绝对 的主 导导地位,基本上实实 现现了_化 三 来一补外资和技术高速度 质量 和效益轻型工业乡村工业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_加速了农村城市化。(2)加速了人口向_的集中。(3)加速了人的观念和_的转变。农村工业化城市生活方式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1)大量占用_;(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3)_严重;(4)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2.解决策略: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_道路。耕地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 读课文235,236,读图分析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

6、征。2.珠三角从1983年到2002年城市的分布有何变化?读材料结合图思考下列问题材料一:珠三角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港澳居民的总人 口中,祖籍广东的大约占以上。广东又是著名的 侨乡,海外的华人、华侨人数居全国首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前30年,广东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人均370元;产业结构上,农业经济占29.8, 材料三:从世纪年代开始,以航天技术、通讯 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技术产业和服 务业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日益衰落。一 般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转移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7、开,经济改革、大力发展 乡镇企业和实行对外开放三大国策的推行,涌现了一批 具有专业化职能的新兴工业城镇,如“服装城”九江、“ 内衣城”盐步、“冰箱城”容奇、“家具城”乐从、“ 陶瓷 城”石湾等,不胜枚举。 3.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4.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的两个阶段的不同 的条件?材料一:1993年以前,珠三角是国家区域战略的重心,但随着上海浦东的大开发, 长三角越来越引人注目,相反,罩在珠三角城市群头上的光环正渐渐淡去。 材料二:2010年上海证劵报:为了应对民工荒,珠三角不少企业提高了工人的工资 水平和福利待遇。 深圳龙华镇一家工业园门口,几个正在求职的年轻人在找工牌

8、前犹豫不决。招工牌 上显示,“熟练工平均工资2500-2800元每月”、“包食宿”、“空调宿舍”等。材料三:在深圳高新园区,拔地而起的高楼里分布着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大学、 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浸会大学等众多香港知名高校的深圳产学研基地(中心) 。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过程的接近尾声 ,投资方式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型和资源开发导向型投资为主向技术创新导向型 投资和产业世界转移型投资转变,发达国家与地区面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探究活动二】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东莞靠“三来一补”招商引资,依托廉价劳

9、动力和 土地资源,从落后渔村跃升为闻名世界的制造业城市,“东莞堵车,世界缺货”就是 对这个“世界工厂”的形象比喻。然而,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它仅处于世界经济产业 链的最低端。材料二:珠三角面积不大,外围又山地环绕,且经过20多年的开发,可建设用地已 十分有限。在珠三角任一乡镇,头号难题都是土地。据推测,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 ,中山再开发7年深圳再有15年就无地可用。浪费也比较严重。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内部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木桶的短 板效应说明必须要进行区域内城市群的整合,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材料四:东莞的“民工荒”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很多企业招不到人。已经严重影响到 企业的

10、发展。5.1990年以后,珠三角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有哪些?读材料结合和课文69页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6.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解决珠江 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 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 D.化学工业3.珠三角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交

11、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产业升级投入大。 A. B. C. D.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 村”和“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是对温州3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某地土地利用变化图。(1)由材料一可知,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郊区城市化 。 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2)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 C.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D.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该地所经历的_过程。 (4)结合上面材料,分析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具体表现。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部门。(1)根据材料一判断,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沿河分布 B.沿河口分布 C.沿铁路线分布 D.沿海分布 (2)材料二中的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 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