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83420 上传时间:2017-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5 页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一、积累与应用(共 6小题,计 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 (3 分)A、逞辩 ( 拙病( 强聒不舍( 不省人事( B、相称( 惩罚( 不屈不挠( 廓然无累(、教诲( 勾当( 气吞斗牛( 弃弓绰刀(、带挈( 星宿( 死心塌地( 恪尽职守(、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3 分)A、发泄 断章取义 恼羞成怒 无恶不做B、亵渎 惟余莽莽 痛心疾首 恃才放旷C、秘诀 舐犊之情 原弛蜡象 理至易明D、佝偻 刻骨铭心 心无旁鹜 唯唯连声3、请从每句话所给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横线上。( )(2

2、分)(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玉祥门外。那驼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陷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2)第九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在一次讲座交流活动中谈到,向市场靠拢的写作是很 的。(怪诞 荒诞 荒谬) 4、经典古诗文默写。 (6 分)(1)须晴日 , 。 (毛泽东)(2)今我何功德, 。 (白居易观刈麦 )(3)更深月色半人家, 。 (刘方平月夜 )(4)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 咏梅5、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3 分)冬季来临,国内很多地方重陷雾霾之困。雾霾已是老问题,但很

3、多地方政府的雾霾应对,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令人震惊的 是雾霾的严重程度,有相关部门的漠视失职。尽管相关政府早就下发应急预案,但一级预警之后,建筑工地顶着禁令继续施工,环保局官网瘫痪,启动一级响应对环保局部分工作人员毫不知情。(1)请提取第句划线部分句子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2)请给第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1 分)(3)第句有语病,请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6、名著阅读。 (2 分)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 A 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 “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九年级语

4、文 第 2 页 共 5 页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心内自慌,A 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选文中 A 是 ,选文所写的故事情节是 。二、综合性学习(7 分)7、目前陕西省中小学生正掀起“了解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与经典相伴。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材料二: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

5、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 分)(2)为了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请你参考下面的提示,为本校设计一门国学课程。 (2 分)课程名称:课程内容:(3)在你诵读过的国学经典中,哪一句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 分)(4)针对目前人们国学素养的日趋淡化,请你提两条提高国学素养的建议。 (2 分)三、阅读(共 11小题,计 4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24 分)油条佬的棉袄 文/肖复兴牛家兄弟俩,长得都不随爹妈。牛大爷和牛大妈,都是胖子,他哥儿俩却很瘦削。尤其是哥儿俩上中学了

6、,出落得更是清秀。那时候,我们大院里的大爷大妈,常拿他哥儿俩开玩笑,说你们不是你妈亲生的吧?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牛大爷和牛大妈一辈子老实。他们在大院门前支一口大铁锅,每天早晨炸油条。牛家的油条,在我们那条街上是有名的,炸得松、软、脆、香、透这五字诀,全靠着牛大爷的看家本事:白矾如何放,是第一关;油锅的温度是第二关;炸的火候是最后一道关。看似简单的油条,让牛大爷炸出了好生意。牛家哥儿俩,就是靠牛大爷和牛大妈炸油条赚的钱供出来的。大牛上高一时,小牛上初一。那时候,大牛高过小牛一头多,比小牛英俊,也知道美了,每天上学前照镜子,还用清水抹头发,让小分头光亮些。但是,他特别讨

7、厌我们拿他和他爹妈作对比。他也不爱和爹妈一起出门,最不能忍受的是学校开家长会。好几次家长会通知单,他都没有拿回家给爹妈看。小牛和哥哥不太一样。他常常帮助爹妈干活儿,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还曾帮爹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5 页妈炸油条。哥哥的学习成绩一直比他好,在哥哥面前,总有点抬不起头来。小牛有点儿低眉顺眼。于是,牛家也习惯了,大牛一进屋就捧着书本学习,小牛一放学就拿扫帚扫地干活儿。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我们大院街坊的眼里,牛家俩口有意无意总偏向大牛,我常以开玩笑的口吻,对牛家俩口这样说,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大牛高三那年,小牛初三。两个人同时毕业,大牛考上了工业学院,小牛考

8、上了中专学校。两个人都住校,家里就剩下牛大爷和牛大妈,老两口接着炸油条,用沾满油渍的钞票,供他们读书。小牛毕业后,在工厂工作,又住回家里。大牛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自己租房子住,再也没回家住过。没两年,大牛结婚了。结婚前,他回了趟家,跟爹妈要钱。要多少钱,牛大爷和牛大妈都给了他,但结婚的大喜日子,他不让牛大爷和牛大妈去,怕给他丢脸。就是从这以后,牛大爷和牛大妈的身子骨儿开始走下坡路。没几年工夫,牛大爷先卧病在床,油条炸不成了。紧接着,牛大妈一个跟头栽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过来,落下半身瘫痪。家里两个病人,小牛不放心,只好请长假回家伺候。大牛倒是回来看过爹妈,但主要目的还是要钱。牛大爷躺在

9、床上一声不吭,牛大妈气得扯过油脂麻花的破棉袄,说你看看这棉袄,你爸爸辛辛苦苦炸油条赚钱容易吗?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们没跟你要过一分钱就不错了!此后,大牛再也没进这个家门。牛大爷和牛大妈在病床上躺了五六年,先后走了。牛大妈是后走的,看着小牛为了伺候他们老两口,连个对象都没找,心疼得很。但那时,她的病很重,已说不清话了。咽气前,牛大妈一直指着牛大爷那件破棉袄,不知道什么意思。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小牛又开始处理爹妈的东西,看见那件破棉袄,又想起母亲临终前那个动作。他拿起棉袄,抖了一下,里面哗哗响。他忍不住拆开棉袄棉花中间竟然夹着一张张十元的票子。那时候,十元钱就属于大票子了。据大院里知情的街坊说,老

10、爷子足给小牛留下两百多张大票子也就是说有两千多元。那时候,一般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元。这之后,小牛离开了大院。谁也不知道他搬到了哪里。我再也没见到他们哥儿俩。好多年过去了,往事突然复活,是因为最近听到张宇唱的一首歌,歌名叫蛋佬的棉袄。歌曲讲了一个蛋佬的故事。蛋佬年轻时,常嫌母亲唠叨。长大懂事后,他靠母亲给他的棉袄里藏着的金条作本,在外卖鸡蛋讨生活。他攒了钱回家,要让母亲“富贵终老”,母亲却已经去世了。“蛋佬恨自己没能回报,夜夜狂啸,成了午夜凄厉的调他那件棉袄,四季都不肯脱掉。 ”唱得一往情深,让我鼻酸,禁不住想起牛大爷那件破棉袄。8、第(2)段用大量的文字来介绍牛家的油条,有什么作用?(4 分

11、)9、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1)牛大爷和牛大妈在一旁听了,也不说话,就咯咯地笑。九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5 页(2)牛大爷和牛大妈听了,只是笑,不说话。10、 “小牛和哥哥不太一样” ,从全文看,表现在那些方面?(6 分)11、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 分)12、牛大爷和牛大妈有那些品质?结合全文回答。 (6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3(16 分)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

12、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注释】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圆:圆滑。 卿:公卿,泛指高官。 季川:元结的堂弟。预:参与。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A闻有戏儿之器 ( )B及见之 ( )C趋焚之 ( )D长必好之(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

13、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例句: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16、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3 分)(三)诗歌阅读(4 分)夏意宋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 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 时一声。【注释】席:竹席。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17、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梦觉流莺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 的心情。 (2 分)18、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2 分)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5 页四、作文(50 分) 19、请以你是我最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 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