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3284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士研究生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大学学术机构的行政特征研究资源获得与制度影响的视角 n目录:n1、问题的提出 n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 n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n4、可能遇到的困难n5预期贡献 n6论文结构 1、问题的提出 n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制度环境对大学行 政特征的影响。具体地说,是以中国省 属大学为例,分析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由于受到政府资源配置和行为规则的 影响,表现出与政府机构特征趋同的现 象及原因。1、问题的提出n莱斯特安德森(Lester Anderson 1963)和哈伯特斯托普( Herbert Stroup 1966)对照韦伯科层组织的基本特性,把大学看 成是一种科层组

2、织。n斯托普在高等教育中的科层一书中,从校长和其他一些管理 人员的任命、员工的工资、级别的认可、职业的排他性等8个方 面指出大学具有科层特性。n考利(William HCowley 1980)也把大学视为带有科层色彩的组 织。他在校长教授理事认为大学只要打算具有可控性,只 要大学准备抵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就必须保护大学组织管理在 理性上的完善,必须尊重并行使科学管理。n莫勒和查特斯(Moeller and Charters)研究发现,科层结构给教师 提供了一个有条理的、可理解的、可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去做的环 境,使教师感到更容易去影响学校将确定的方向。1、问题的提出n虽然许多学者不同意采用科层模

3、型来研究大学组织,甚至不愿意 看到大学组织的科层化趋势。但是,随着大学组织复杂程度的提 高,特别是行政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科层化趋势又是不可避 免的。n克拉克科尔(1993,中译本)认为“不管在什么地方,行政管理 已成为大学的一个更为显著的特征,这是普遍的规律。由于机构 变大了,所以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职能变得更加程式化和更 为独立出来了;由于机构变得更为复杂,行政管理的作用在使大 学整体化方面变得更加重要了”。n克伯顿克拉克(2001,中译本)在分析学科组织和行政组织是围 绕不同的轴运转之后,提出谁是明显的“负责人?”的问题。1、问题的提出n在一些大学组织研究中,将大学看成是 一种绝对和

4、静态意义上的科层组织。本 文不是在抽象意义上讨论中国大学组织 的科层特性,而是把它放在一个变革的 环境中加以考察,分析其科层属性的形 成原因。我们注意到,在社会转型过程 中,大学组织变革具有相对滞后性。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问题的提出n要分析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政府组织 对其行为特征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主体,在 高等学校经常经费收入中,政府经费占60%。 同时政府是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大学组织受到 政府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通过资源和规则媒介 传递到大学组织。比如,政府的各种评估(如 教学水平评估、办学合格评估等),办学、专 业设置标准的设置

5、,各类人才梯队、学科梯队 和学位点的申报与评审,这是大学行政特性产 生的机制所在。 1、问题的提出n大学为获得大课题、学位点、重点学科 等,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n一些学校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行政上的职 务n学问做的好的学者被晋升为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纷纷去做教授n学者的学术声誉和行政职务同步攀升1、问题的提出纵向科技基金科技奖励国家规划教材的主 编、副主编、 编委国家级省部级省部级7223923951处以上教师获得 人次431361231占同类型人员比 例63.691.419.441.3其它专任教师获 得人次291031620占同类型人员比 例20.536.810.712.61、问题的提出n研究

6、目的和意义n制度学派使用合法性的概念强调了在社会认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 种权威关系,并从强意义和弱意义两个层面讨论了合法性机制对 组织行为的影响。其中,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是指制度通过影响资 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但是没有就资源的作用展开 充分的讨论。中国大学的行政特征的实际情况为将两者结合起来 提供了现实对象,有助于解释制度同型的微观机理。n虽然人们期望中国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变化。但是在以政府主导 的资源配置及规则制定的情况下,大学在一些方面仍然表现出与 行政机构的相似性,大学组织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变革呈现滞后 性,本文将对此给予解释。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大学n 大学是进行高等教育

7、的一种社会组织。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同, 各国对大学的定义也有很大差异。即使在一个国家,大学也有不 同的类型。在我国,根据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 置暂行条例,称大学者需符合条例中的四项标准。n 本文所说的大学一般是泛指普通高等学校。但本文取材于一所 省属重点高等学校,虽然试图揭示制度环境中组织的一般的特征 ,但限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所以研究结果对其它类型的高校只具 有一般的参考意义。 n学术机构:n 本文研究的学术机构是指大学和大学中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和 管理的部门、各类委员会。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行政n古德诺(Frank J.Goodnow)和怀特(Leonard D.Whit

8、e)分 别从狭义和广义角度阐述“行政”的概念n王沪宁在行政学导论中,认为行政“是与政府活动 有直接关联的一种活动,是围绕执行社会公共权威而 展开的活动和关系,特别是与实现政治目的、制订计 划和推动具体过程相关的各项活动”。狭义的含义 。 “广义行政的意义是,一定机构或部门为达到一个特 定的政策目标(一般是非赢利性的目标)而展开的各 项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的许多部门、 机构、单位、团体之中,其基本特性与宏观行政相似 ,因为宏观行政本身是由众多的微观行政构成的。n本文从广义上理解行政的概念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行政特征n 在行政学中,从与政治、司法相区别的角度, 行政具有两个特性:

9、公务处理上的通达权变和 自由裁量,运作程序上的自动积极。第三个是 从组织的特性看,具有纵向关系上的层级节制 和整个系统有清晰的权力运行路线,严格的职 权控制关系。n本文研究对象是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学,在职能 上与政府行政部门有很大区别,主要从行政的 组织特性上来研究,关注政府的行为特征以何 种机制传递给大学组织。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资源:n 吉登斯(Giddens,1981)将资源定义为“改变事物的一种能力”。 马克斯韦伯(1980)认为资源就是财富、权力和声望。科尔曼 (J.Coleman,1990)对资源作了更宽泛的理解,他认为资源是那些 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

10、以及事件(例如 选举)。n高等教育资源n 高校教育资源是高校各项事业得以高效率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 和,既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制度力(事权)等有形资源(或硬 资源),也包括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无形资源 (或软资源)。n本文的高等教育资源包括以实体形式为内容的有形资源和以价值 形式为内容的资金及以无形价值为内容的社会资源。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制度理论及其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n本文主要评述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理论。n制度理论运用合法性机制来解释了组织趋同现 象。其核心思想是:组织通过设置与外部制度 环境相“同构”的机构,达到与制度环境的融合 ,从而获得社会合法性和生存所需要的资源

11、( 阎凤桥,2006)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在理论构建初期, 麦耶(Meyer)和罗万(Rowen, 1977) 等人把组织所处的环境扩展为技术环境和制度 环境, 通过引入合法性机制, 来解释组织结构趋同现象 。塞尔兹尼克( Selznick,1949) 通过对田纳西州大坝 的建设的深入研究发现组织中存在目标置换的现象, 即 在组织的实际运作中所追求的目标与设定的组织目标 不一致, 从而揭示了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Blau 和 Scott( 1962, 1965, 1966) 等人的研究表明, 组织并非 是由自然经济法则先天决定的, 而是同样被文化、社会 和政治过程所决定( Scott,

12、2004) 。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Meyer 等人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使用一个宏观 机制( 合法性机制) 来解释另一种宏观现象( 组 织同构)。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Powell, 1983,1983) 认为, 趋同现象起源于 组织面临的制度变化。驱使组织趋同的动力有 两个: 国家制度和专业组织。有三个机制导致 了组织形式趋同: 强迫性机制( coercive) 、二 是模仿机制(mimietic) , 三是规范机制( normative)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1999年,罗万和密斯科尔(Miskel)在“制度理论和教 育组织研究”一文中,对于新制度理论及其在教育组织 研

13、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n2006年,麦耶和罗万合作编辑了教育中的新制度理 论一书,对于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进 行了回顾和评议。新制度理论在教育组织研究中有两 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将教育组织和教育活动放在一个 宏观的社会制度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二是从历史 的角度,考察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 2、主要概念和理论评述n简要评述n新制度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适应环境而生 存,我们必须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去认识组织现象。其贡献在 于:和效率机制相比,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为什么组织行为 会发生趋同现象。制度学派提出:研究组织现象,不能从组织内 部去解释,而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

14、去解释。n 制度学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制度主义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它强调制度变化引起组织的变化,但是为什么制度本身会变化?是 什么因素推动制度变化呢?制度学派恰恰就是缺乏这样一个微观 的基础提供深人解释。其次:对制度环境影响组织的媒介和路径 讨论不多n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理论起点,即从资源获得的角度 讨论制度同型的微观机制。 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 n本文将以一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关案 例,运用制度理论作为研究工具,从资源获得 的角度,分析大学学术机构行政特征的表征和 原因。n制度理论认为,组织除了受技术环境的影响外 ,还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环境包括:规则 、规范和文化认知

15、。因此,本文的研究建立在 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之上,讨论制度环境对大学 行政特征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从大学组织自身 、大学内部学术组织和学者个人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者团体学术机构行为 特征 大 学 内部学术组 织 学 者企 业科研机构规则 规范 文化认知市场学术声誉评价图:大学行政特征分析的理论框架市 场3、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n研究内容n案例背景n案例研究的学校是一所有81年办学历史的医科类大学 (以下简称A大学),学校现有20院(系)、23个本 科专业(方向),3个三年制专科专业(方向);设立 了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63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在校学生规模

16、从1999年的4628 人,发展到2006年的11488人;校本部教职员工1052 人,其中专任教师547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261人 。2003年,在教学水平评估中,学校正式提出由教学 型转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尤其重视在国家级的各种梯 队和项目中的竞争。这样的学校在省属高校中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 研究内容和设计n本文准备从资源获得的角度,从大学、大学内 部学术机构、学者三个层面分析制度环境对大 学行政特征的影响。n研究组织特性需要确定的研究对象往往选定在 低于系统的水平上进行。考虑到本文研究的内 容,选取大学运行中的典型案例和个人作为观 察单位。因为组织的特性会体现在组织日常的 活动之中,组织成员也都能感受到这种特性, 并表现在个人和人际行为之中。因此,我们可 以通过案例和个人行为的剖析为基础,抽象出 组织整体的特征。研究内容和设计n大学组织特征的整体描述n研究方法: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设 计决策分权程度、工作控制程度、协调 因素、文化认知等问题,分析行政特征 的表现程度,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