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251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5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意象杨柳依依话离别(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柳依依话离别谈 送 别 意 象赏 离 别 文 章析 离 别 诗 歌观 离 别 flash诗歌意象意境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in)秋,轻解罗裳,独上 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桌讨论:这首词上阕写了哪些景,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藕,簟,舟 云,雁,月, 花, 水一、分别二、女人对所爱的人深 沉的离别相思意 象意象的组合叠加生成意境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 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

2、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同桌分享:这首词里一共描写了哪些景物?物象作品中 的物象意象物象的自然意义物象的自然意义作家为表达主题临时赋予的意义物象的自然意义民族文化积淀的意义作家为表达主题临时赋予的意义第一次反复意象的客观成因:意象:(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断肠)人。想象: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 ,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马上 的“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正 望着不远处黯然伤神,一株苍老的大树 上紧紧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 中呀

3、呀地鸣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 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 的天幕上,残阳如血。画面:迟暮、渺茫、凄凉、低沉游子的心绪: 黯淡、忧伤悲 秋乡 愁游子怀乡思家的 伤感之作意境: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 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 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 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 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几个意象共同组成的整体情境和 氛围。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 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关于送别意象秋长亭柳酒泪离愁 别恨v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v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庾信哀江南赋)v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v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

4、别 )v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 舫,垂柳骄骢。(张可久【黄钟】人月圆 春晚 次韵) 你所知道的送别的诗句想一想,背一背v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v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 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v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王 昌龄重别李评事 )v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 遮)v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v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 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 行)v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 轼水

5、龙吟)v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v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v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v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 手。(杜牧独柳)v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 陵伤别。(李白忆 秦 娥 )v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 怨)v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 行)v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刘禹锡 )观送别flash注意作者所选用的表达送别场景的事物v春夜洛城闻笛 v(唐)李白 v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v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v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6、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 说?为什么?v明确:“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 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 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析 离 别 诗 歌v长亭外,杨柳飘飘,秋风萧瑟,浊酒一壶, 泪眼朦胧小结送别意象诗 歌 鉴 赏 题v怎样读懂一首诗 v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 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 。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 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 情一致。 v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 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 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

7、思想、感情 ,起到了(某某)作用。 古诗鉴赏表述 学会用专业词语回答问题v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 v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 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v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v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v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v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 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 、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v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 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特别注意v认真研究古诗

8、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 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v赏析诗句时注意用词的巧妙、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尤其是常见8种修辞)。v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 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v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 诗歌的感情基调。 v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 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v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 在全诗中的分量;v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v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 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练习巩固v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

9、题。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 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 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 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 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 联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v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 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 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v答: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v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 表达效果 v答:精于练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 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

10、了银 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 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v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东 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 ,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zhao)还。何当 重见日,尊酒慰离颜。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 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 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 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 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 v答案举例: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 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 ,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 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 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