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0654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8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病高危儿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 童筛查检测工作培训布置会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卫生科 2009年10月14日会 议 内 容1.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2. 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 常见病防治目标 3. 2009年学校卫生重点防病工作5. 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4. 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童筛查 及检测工作方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全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二、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肥胖和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已

2、经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北京市学生超重率为11.20%,肥胖率达到14.10%,两项 合计高达25.30%。 视力不良检出率更是达到了55.46%。 三、海淀区学生健康体检数据 龋齿率高,窝沟封闭率及龋齿填充率低; 中小学生肥胖率高、增长快,2008年已达11.39%; 视力不良率高,新发率上升; 贫血、蛔虫、沙眼发生均在降低。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常见病防治目标 疾病指标目标备注 沙眼沙眼患病率控制在5%沙眼受治率达100%蛔虫蛔虫感染率控制在1%卫生行为形成率达100%视力 不良视力不良新发病率控制上升趋势以本区县2006年监测数据为依据,同时依据学校物质环境 的相应监测指标对视力不良的

3、防治工作进行考核 口腔 疾病窝沟封闭率(8岁、13岁)50%龋均(12岁组)1.0中小学生龋齿充填率70%指恒牙青少年6区段牙周健康50%贫血铁缺乏症患病率低于基线水平以2006年监测数据为依据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控制在 %缺铁性贫血受治率达100%营养 不良 超重 与肥 胖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0各年患病率不得超过本区县基线资料 中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3%各年患病率不得超过本区县基线资料 轻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10%各年患病率不得超过本区县基线资料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增长水平控制肥胖和超 重的增长趋势以2006年监测数据为依据2009年学校卫生重点防病工作 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童筛 查及

4、检测工作; “健康动动动,快乐十分钟”暨“阳光体育 运动”活动; 在市区18所监测点校免费开展龋齿预防 工作。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 危儿童筛查及检测工作方案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童筛查及检测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 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即中央7号文件)中明 确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肥胖发 生率明显下降”的要求、全面了解海淀区中学生中肥胖 人群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做好预防和 控制学生肥胖的各项工作,实现北京市学校卫生防 病工作规划(2006-2010)的相关工作目标。2009 年海淀区卫生局、区教委将在全区中学生中组织开展

5、 对肥胖的学生,筛查及免费检查血糖、血脂、胆固醇 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推动我区 高危儿童成人期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 疗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海淀区卫生局、区 教委结合我区实际联合制定本方案。一、组织机构成立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 危儿童筛查及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海淀区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童筛 查及检测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海淀 区卫生局防保妇幼科。(详见附件)。二、职责分工 (一)区卫生局、区教委负责全区高危儿童成人 期疾病监测及干预的组织领导工作。 (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区高危儿童成 人期疾病监测及干

6、预工作目标人群的确定、人 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数据资料的统 计分析、信息反馈、总结、报告工作;为此项 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各项工作的质 量控制工作,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 各种专业问题。(三)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负责高危儿童成人期 疾病监测及干预工作的协调、组织工作;地段 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属地内的各中学肥胖学生 的采血、送血工作;海淀医院负责血生化检测 及数据的报送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时间进 度,遵照采血、检测的技术要求及工作流程开 展相应工作,以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检 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四)各学校负责组织落实完成监测及干预工作 ;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7、,确保 80%以上的肥胖学生能够参加到此项健康监测 的活动中来。三、项目内容及进度 (一)培训、宣传动员工作。9月底前完成 对校医及卫生老师的培训工作;10月中 旬(改为10月底前)完成对学生及家长 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抽血、检测工作。10月底至11月15 日前完成对全区中学中肥胖学生的抽血 及血生化检查及检测数据的信息报送工 作。 (三)档案建立工作。12月底前各中学完 成高危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高危学生 高危儿童定义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高危儿童 (1)肥胖的中小学生; (2)血压年龄血压第90百分位数的中小 学生; (3)在监测或普查中发现的血糖或血脂检 测值异常的学生。 (四

8、)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将肥胖学生血 生化检查结果反馈给家长,敦促学生家 长带领血生化检查结果异常的学生到医 院进行复查和治疗。 (五)总结评价工作。10月16日至12月25 日前完成全区肥胖学生血生化检测数据 的统计分析、信息反馈、总结和报告的 撰写工作。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提 高对中学生成人期慢性病高危儿童筛查 及检测工作的认识,各学校要确定一名 校级领导主管负责本学校筛查及检测工 作。(二)制定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各学校要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 学生常见病防控制度,将学生超重、肥胖防控 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中;特别是 要制定针对超重、肥胖学生开展

9、干预措施的详 尽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要指定专人具体负 责学校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工作,配合区疾控中 心及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完成肥胖学生的数据 筛选及血糖、血脂、胆固醇免费检查的组织、 协调和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宣传动员,各学校要以此工作为契机,开展健 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各 种形式,开展对师生及家长健康教育, 特别是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尤其是肥 胖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其明确健康 第一的理念并配合做好检测工作。(四)规范档案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各学校校医要建立、健全在校高危 学生档案资料,进行个人资料及体检数 据的登记,并对血压偏高学生进行追踪 复测

10、,督促血糖、血脂异常的学生及时 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数据反馈收集;要认 真做好平时学校卫生工作资料归档工作 ,做到基础信息及体质检测资料健全, 归档资料科学、有序。实施方案及注意事项1、 上报2008年度学生体检数据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仅掌握区 中小学保健所每年负责体检的66所学校的体 检数据,因此请名册以外的学校于2009年10 月19日之前将本校学生2008年度体检数据( 学校、班级、姓名、性别、年龄、肺活量、 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 )上报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邮箱地址: )。 2、各学校要加强政策引导与健康教育宣传工 作,力争每所学校肥胖学生有80%的参与率 。10月

11、21日前各学校应完成对学生、家长的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保证向每一名肥胖学生发 放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肥胖-儿童健康 杀手宣传折页。 3、10月28日前各学校校医应完成回执统计工作 ,确定最后抽血学生总数、学生名单,完成学 生名单(化验送检单)学生信息的核实,特别 是要将原名单中不参加抽血的学生进行涂“红” 标注,并将标注后的名单从邮箱发送至海淀 CDC学校卫生科。4、各学校校医要积极配合地段医院防保科 协调好学生的抽血工作,特别是要落实 抽血场所要求、并有序组织抽血学生、 提前告知学生抽血前的注意事项。检测学生注意事项要求1要求2要求3要求4抽血前 一天正 常餐, 不暴饮 暴食 晚8点以 后不

12、再吃 任何食物 和水果 体检当天清 晨必须空腹 。(不吃 早餐,不喝 牛奶豆浆及 任何含糖饮 料)24小时内 不做剧烈 运动 抽血场所要求1、宽敞、明亮; 2、准备三套桌椅; 3、做好抽血前后场所、物品的消毒工作。5、各学校要于11月15日前完成抽血任务 。 6、各学校要于接到学生血生化检测报告一周内 ,要将检测结果填入2009年高危儿童血糖血 脂检测结果反馈指导意见书,并将其反馈给 学生及其家长。 7、严格按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的 高危学生档案工作手册要求, 12月底前各 中学要完成高危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归档工 作。要求建档率达到100%,对肥胖、血压偏 高的学生要每学期对其至少进行一次复测,并 有复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