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9954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监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社会保障监督 不受约束的权力将导致腐败l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思路决定出路。l我们习惯于往前赶路,忽略了我们真正的目标没 有了终点而设置的起点以及沿途的忐忑就变得不那么 有意义了。 l我们不缺少坚持的精神,却缺少坚持的目的;我们不 畏惧困苦,却不大闹的清楚我们痛苦究竟要得到什么 。l有时一扇小小的窗户里,却能看到千秋覆雪;而一轴 门外,或许就是万里之船。 分析的思路和方法l为什么需要监督l监督不能解决所有问题l监督者是理性人l激励悖论l管制俘获l社会保障的特点l管制理论与公共管理l1、为什么需要监督理论高度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 险社会保障是社保机构和参保人的经济关系,是契约 ,

2、参保人有损害社会保障机构的动机,反之亦然。解决代理人问题的基本思路:一是设计激励机制; 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在社会保障管理中存在“激励不足”,应加强监督。高薪能养廉吗?l激励机制是企业理论中重点研究课题,因为这 一理论最基本的假定是存在着一个真正的所有 者,这个所有者愿意并有能力激励和约束代理 人,以防止自身权益的流失,而且产出易于衡 量。而众多委托人的社会保障关系中所有者“ 虚位,产出难以衡量,再加上公共权力激励有 限,以及官员或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 ,通常易造成损害委托人即社会公众利益。l2、监督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谁来监督监督者监督有成本监督与自律的关系l自律性弱需要监督过分监督声誉失去

3、市场价 值自律弱化借鉴科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界定监督与自律的 边界l3、监督者是理性人破除观念监督者是神(公共选择理论)部门利益全体人民的利益道德风险偷懒、腐败 l4、激励悖论l监督是一种博弈关系(警察与小偷、猫和老鼠 )l重点不是对监督对象的处罚,而是对监管者本 身的奖励和处罚。l悖论:不是加强对监管对象的处罚。l5、官制俘获(斯蒂格勒)l管制理论:如何管制被管制对象l管制结果:双方合谋,损害委托人利益l官制俘获:出现管制者,被监管对象原来做不 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如“逢听必涨”的价格 听证会。l原因:监督者有自身利益,委托人分散,难以 与监管者发生关系。l6、社会保障管理方面的特点(

4、与工商管理相 比)l(1)缺乏单一的绩效标准l(2)结果的难以测量l(3)同行不存在竞争竞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行可比l多标准的麻烦:损害委托人利益手段:标准之间互为防空洞l如:医疗保险两个标准:患者满意、价格降低结果:公共管理多指标体系难以正确引导代理人, 激励效果差l7、管制理论与公共管理l个体老板不需要监督l委托代理需要监督l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了解社会保障 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社会保障监督系 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组合,知晓社会保障基金 的监督模式分类与特点,熟悉社会保障基金监 督中主要的检查及评估要素。l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保障监督系统的构成要 素、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模

5、式、社保基金监督 评估要素。第一节 社会保障监督概述l一、社会保障监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l(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是防止滥用 权力的需要l(二)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障项目的产出和质量 有可能缺乏评判的“基准线”和止损机制第二节 社会保障监督的系统结构与运行l(一)社会保障监督系统的运行表现l(二)社会保障监督遵循权责对应的职责分工 与制衡原则 l(三)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中监督主体与监督客 体的权责关系决定了监督系统的基本框架l(四)在实践中,既有专职的监督主体,又有 兼职的监督主体,还有兼有管理与监督职能的 双重体。l二、社会保障监督系统l(一)以国家权力机关为主体的监督子系统l1、立法监督审查

6、政府关于社会保障的法规和其他有关规范性文 件是否违反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有关法规。l2、对政府行为的监督l(二)以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为监督主体的 行政监督子系统l1、社会保障行政监督的内容l2、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督体系的建构原则l(三)审计监督子系统l(四)社会监督子系统l三、社会保障监督的标准和程序l(一)经济监督系统的监督标准法律标准、经济标准、行政标准、社会标准和业务技术标准 等。l(二)社会保障监督标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1、合法性,即行为的承担者有无法律资格,是否违反法律规 定;2、客观性,即从各类惯例和公认标准的角度看是否合适和恰 当;3、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l一

7、、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模式分类与特点 (一)从时间序列分类1、事先控制2、实时监控3、事后控制l(二)从监督方式分类(自律与监管)1、审慎性监督2、严格的限量监督l二、针对社会保障基金经办机构的监督l(一)对制订和执行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规章 制度的合法性的监督l(二)对社会保障基金经办过程的监督1、基金征缴的监督2、基金支付的监管 3、结余基金的监管 l(三)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过程的监督1、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准入2、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退出 l三、针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进行监督的方 法及检查、评估要素l(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的方法1、非现场检查2、现场检查l(二)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中主要的检查及评估 要素主要包括对合规性(费率管理、现金管理、结算管 理)、审慎性(资产管理、偿付能力管理)的监督 。1、合规性2、基金资产的充足率及其结构3、基金收益的水平4、基金的流动性5、基金管理的内部控制l(三)社会保障监督系统得以规范、有序运行 的前提是必须遵循一整套操作程序。 l(三)审计监督子系统l(四)社会监督子系统l三、社会保障监督的标准和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