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9971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八讲科技进步与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合作竞争为例王建安 浙江大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1一、传统的竞争观念n过去,人们往往片面强调竞争。生物领域有达尔文 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论(the struggle for life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社会领域则有作为其 推广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有西方经济学中强 调的“自由竞争”论和马克思强调的“阶级斗争” 论n这种竞争或斗争的结果,就导致300多年前英国哲学 家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Leviathan,圣经中所 说的巨大无比的鳄鱼,比喻为君主专制国家)中所说 的“野蛮丛林”,即人人为

2、人人之仇敌,结果大家 生活在孤独、贫困、肮脏、野蛮和短命的状况下Date2二、二次大战以来的反思n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痛定 思痛,人们开始深刻反思,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 性:合作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才是人类的目 的,竞争是不过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n合作竞争 (cooperative competition,简称coopetition) 和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观念开始树立起来n但是,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在自利者(self-interested)之 间产生合作行为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长时间n198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罗 伯特艾克斯罗德(

3、Robert Axelrod)发表了合作的 进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一书,解决了 这个问题 Date3Robert Axelrod Date4三、合作进化的计算机博弈解n大家知道,下列囚犯困境博弈若是一次博弈,合作 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重复博弈,当无限重复并且 博弈双方对未来的价值足够重视(以贴现因子表 示),则合作有可能实现。例如,A若采取“冷酷战 略”,则B最好“总是合作”,这样双方就会一直合 作下去。不过,双方一直合作的结果(均衡)只是 一种可能的均衡,而并不是必然的。如A一直不合作 ,B也一直不合作,显然也是一种可能的均衡 B合作 不合 作A合

4、作不合作R=3, R=3S=0, T=5 T=5, S=0P=1, P=1Date5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Date6n那么,在多样化的环境里,自利的 (self-interested, 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博弈参与者最终将会采 取什么样的行为模式(表现为他所采取的策略)呢?n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艾克斯罗德使用了一种新颖的 计算机博弈方法。他首先请博弈论专家提交他们认 为好的(即能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策略(用计算机 语言编制成计算机程序)。然后,他设计了一个计 算机程序,让每个策略在计算机里与其他所有策略 逐个进行若干次上述囚犯困境博弈,并计算逐次博 弈的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看看哪个策略的表现从总

5、体上来说是最好的。令人惊讶的是:胜利者是其中 最简单的一个策略,它就是“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这个策略首先在第一步合作,然后就模仿对方 上一步的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Date7n第二次计算机博弈有更多的参赛程序,除了专家外 还有一些业余爱好者提交了参赛程序,他们都知道 第一轮计算机博弈的结果。然而,第二轮还是 “一 报还一报” 取胜!n但是,如果参赛程序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博弈的结 果是否会有很大变化呢?为了分析在多样化的环境 中什么策略能做得最好,Axelrod又引入了生态分析 方法,即计算如果每一代策略出现的频率的增长与 它们在前一代的成功成正比时会发生什么。结果是

6、:在最初“一报还一报”只稍稍领先,随后在整个过 程中它一直保持领先且增长得最快,到了第1000代 ,它是最成功的策略n最后一个问题是:不同的个体最终是否都采取同样 的策略?人们有没有理由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者说 ,大家会保持选择某个公共的策略吗?Date8n为了回答这个问题,Axelrod引入了集体稳定(进化稳定)策略 的概念(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如果一个策略不能被其 他策略侵入,这个策略就是集体稳定的。而所谓侵入是指, 假定存在一个全部采用某一个特定策略的群体和一个采用另 外一个不同策略的变异个体,如果这个变异个体与群体中的 个体相遇时比群体中的个体

7、彼此相遇时得分高,则称这个变 异个体能侵入这个群体。n然后,Axelrod证明了任何首先合作的策略如一报还一报等, 只要足够大,就是集体稳定的;另外,“总是背叛”也是集体 稳定的n上述命题对合作的进化有很重要的意义。设想一个系统从一 开始所有个体就不愿合作,“总是背叛”的集体稳定性意味着 ,没有任何单个的新来者可以侵入并改变这种不合作行为。 但是,如果新来者是一个小群体,它们就有机会建立合作。 相反,如果一个善良的策略(如tit for tat而不是“总是背叛”)不 能被单个个体侵入,那么它就不能被这类个体的小群体侵入 Date9n上述这些结果综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合作进化的图画 。简单地说,合作

8、的进化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u起始阶段:合作可以在甚至是绝对背叛的世界里出现 :以相互回报合作为宗旨的小群体之间,一旦有交往 的可能,合作便会出现(潜在的合作策略如何才能在 不合作占优势的环境中取得最初的立足之地,即初始 成活性问题)u中间阶段:基于回报的策略(如tit for tat)能够在许多 不同类型的策略组成的环境里成长起来(何种策略能 在由其他各种简单和复杂的策略组成的多样化环境中 脱颖而出,即鲁棒性问题)u最后阶段:基于回报的合作 (cooperation based on reciprocity)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防止其他不太合作 的策略的入侵。因此,社会进化的齿轮是不可逆转的

9、 (在何种情况下这样的策略一旦在群体中完全立足就 能抵御不合作策略的侵入,即稳定性问题) Date10n对竞赛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一个成功的策略规则所应 有的四个特征:u善良性,不首先背叛(性善论者)u报复性,面对他人的背叛即以背叛来还击u宽容性,既往不咎u清晰性,行为简单清晰n“一报还一报”的稳定成功的原因是它综合了上述四 个特性。u它的善良性防止它陷入不必要的麻烦,u它的报复性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后就不敢再背叛,u它的宽容性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u它的清晰性使它容易被对方所理解,从而引出长期 的合作 Date11四、战争中的合作:自己活也让别人活n我们先来看战争这种最为激烈的竞争中的合作现象 :自

10、己活也让别人活 (live and let live)。它出现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中,在双方痛苦的冲突中, 只要能得到对方士兵的回报,前线的士兵经常忍住 不开枪打对方。n使这个双方自我约束成为可能的堑壕战的特点,是 双方小股单位相互对峙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些对 立的士兵们为了保持双方合作的默契,实际上违抗 了他们各自上司的命令n“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系统说明,在适当的条件下, 基于回报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对抗双方中产生Date12五、科学中的竞争与合作n科学中的竞争是每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能亲身体 会到的,为了取得发现的优先权,竞争是很激烈的 ,甚至在许多大科学家之间,有时为了某个发现的 优

11、先权而争得面红耳赤。如牛顿与莱布尼兹对微积 分得优先权之争n但科学更有合作,默顿规范之一 “公有主义”,其实 就说明了科学的合作性质。从宏观上讲,科学要实 现其体制目标即增加社会的知识存量,没有公有主 义规范下的合作是不可能的。n从微观上讲,现代科学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团队生 产(team work)或团队精神越来越重要Date13六、技术中的竞争与合作n与科学一样,技术中也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一般 认为,技术中的竞争更为激烈,因为技术与经济利 益直接相关。因此,技术中一般不遵守公有主义观 范。n但是,技术体制中的专利制度,也有其合作含义。 因为要取得专利,就得公开发明,从而有利于竞争 者的进一

12、步发明n此外,即使是在竞争对手之间也会有合作。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技术创新管理学者冯希 普尔,曾研究过技术诀窍的非正式交易 (informal know-how trading),揭示了竞争对手间合作行为的一 些规律性Date14n冯希普尔发现,企业及其工程师们并非对所有的技 术诀窍严加保密、守口如瓶,有时他们愿意将自己 掌握的一些专有诀窍透露给与之竞争的企业。作为 回报,后者也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向前者提供其所需 的帮助n在这种技术诀窍的非正式交易中,交易双方并不斤 斤计较每一次施予和接受帮助的多少,但他们会努 力寻求施予和接受的价值平衡,在多次这样的交易 后,两者基本上能达到一个合

13、理的平衡。n对此,如何在理论上加以解释呢?特别是,对于企 业什么时候保护自己的诀窍即对同行保密、什么时 候不保护即向同行透露自己的技术诀窍的问题,如 何在理论上做出说明呢?Date15n我们同样可以把企业间关于是否保护其技术诀窍的 对策问题,当作一个重复囚犯困境博弈来考虑。假 定两个企业各有一个单位技术诀窍,内容不同但其 潜在利润相同,并由两部分组成:平均利润R(即使 一方将其拥有的一单位技术诀窍透露给对方使用, 一方仍能从中后得的利润),和垄断利润R(一方独 占一单位技术诀窍时能从中后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一 上的部分)。则该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可见,当 RR时从长期看应合作;但RR时则应保护B方

14、 合作或不保护 不合作或 保护 A方 合作或不保 护 不合作或保 护2R, 2RR, 2R+ R2R+ R, RR+ R, R+ RDate16七、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 n经济活动中的竞争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认为,市场 经济就是自由竞争经济。但经济活动中更有合作。 哈耶克甚至认为市场经济(或称资本主义经济)的实 质乃是分工合作的秩序不断扩展的过程,即他所谓 的 “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 the extended order of human cooperation ),这种秩序有时他也称之为 “自 发秩序” (spontaneous order)。n市场经济把分工合作的秩序从家庭范围扩展到家族

15、和村庄,再进一步扩展到地区和国家。这种秩序的 核心是产权关系。在产权基础上人们意识到自身利 益,并建立交换关系以增进这种利益。凭借了交换 关系的优越性,每个人只要掌握片段的知识,就可 以参与分工并通过交换来利用其他人的知识。Date17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Date18n为什么产权关系是这个秩序的核心呢?因为产权决 定人们建立声誉的收益权,如果声誉的收益权归别 人所有,以个人是不会为了别人的未来收益而牺牲 自己的眼前利益,即去与人合作的 ( 参见前述囚犯 困境博弈)。相反,如果声誉的收益权归自己,他就 会有积极性建立声誉,这样分工合作的秩序就会自 然而然地形成,所以叫自发秩序n电脑业中的战略联盟,Wintel同盟,就是这种合作 式竞争的例子。MIT的战略思考和投资模式合作研 究中心的创立者詹姆斯穆尔,建议用“商业生态系 统”代替传统产业“竞争”的说法。以微软为例,它置 身于 4 个大产业: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业、信息 业和通讯业。一个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 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进化 Date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