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1785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研究技术要求(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新药研发的动态和展望叶祖光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药复方新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 鼓励创新 遵循规律 体现特色 扶持发展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1.鼓励创新 改剂型(原剂型生产企业) 仿制药(做临床、上市价值、160天时限) 第十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执行国 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可以 组织对药品的上市价值进行评估。 特殊审批(优于上市药品)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2.加强监督(1)对研制方的监督 第十六条 药品注册过程中,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应当对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进 行现场核查,有因核查,以及;批准上 市前的生产现场检查,以确认申报资料

2、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加强监督 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核查申报资料样品复核报告 药审中心研制方 认证中心 现场检查抽样 药检所2.加强监督(2)对审批放的监督 公布审评过程和审评人员 责任追究 负有保密责任 第六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注册实行 主审集体责任制,相关人员公示制和回避制、责任 追究制,受理、检验、审评、审批、送达等环节接 受社会监督。 第九条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相关单位以及参与药 品注册工作的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技术秘密和实 验数据负有保密的义务。3.标准进一步提高 加强临床研究(单独成一个章节病例数量)提高 真实、完整数据GLP 说明书 药材和饮片的注册标准第一百七十

3、五条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 ,中药饮片以及进口中药材的注册管理规定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另行制定。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4.适应当前情况 生产企业状况(委托加工?)第一百七十六条 药品技术转让和委托生产的办法 另行制定。 “新药”界定,控制真正新药的审批数量 取消试行标准 取消临床批件申请的样品抽检 部分审批权下放到省市 知识产权的问题(不介入但保护原创者)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5.突出中医药特点 中医“证”(免做临床前药效学和加大临床 研究) 中药经典古方(免做临床前的药效学和临 床研究,但标签注明、功能主治、工艺上 的要求)一、 新药注册办法的新特点6.中药和天然药物各成

4、体系天然 药物单独成为一类药物: 1)不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组方用药 2)按着西医西药理论研发 3)对照药是西药还是中药? 4)疗效标准按西医标准? 5)复方中配伍合理性、科学性 6)分类和不同技术要求?二、 新药注册的补充规定1.创新药的界定1)新的有效成分制定的中药、天然药物 2)运用新的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组方、采用新的治法治则的中药复方制剂 3)未在国家中成药标准中收载的主治范围 (适应症)的新的中药复方制剂。1.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1)具备如下要求: 1)来源于古代医药的经典名方。 2)长期广泛的应用史,至今仍为中医师所习用, 工艺与临床长期沿用的传统工艺基本一致,给药 途径与日用生

5、药量与古代医籍所载一致。 3)临床应用确有疗效。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 4)不属于急重症、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 5)不含毒性药材和配伍禁忌,药味用量不能超过 药典推荐量。 6)处方中不含有珍稀濒危动植物。1.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2)功能主治需以中医药专业技术语表述 ,药品使用说明中需注明:功能主治来自 古代经典名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 未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和系统的临床研究 验证其功能主治) (3)组织本学科中医专家针对处方来源、 组方合理性、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审核。 (4)可不提供非临床药效学试验资料,但 需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并直接申 报生产。2.主治为症候的中药复方制

6、剂(1)具备如下条件: 1)符合中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应用经验。 2)以治疗“中医症候”的评价方法进行临床 试验。 3)传统的工艺或现有工艺。2.主治为症候的中药复方制剂(2)说明书,功能主治需以传统中医功能 主治适应症表述,在说明书(临床试验) 部分重点描述对中医症候的疗效。 (3)临床前可不提供药效学试验资料,但 应提高非临床安全性试验资料:直接进行 I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要求:至少 2个以上系统,3种西医疾病,每个疾病试 验组不得少于100例(具体例数待讨论) ,如有必要需进行I期临床试验。2.主治为症候的中药复方制剂(4)工艺与传统工艺不同,应提供药理毒 理试验资料及临床试验资

7、料、药效学方面 可仅进行与功能主治密切相关的12项试 验,但应尽可能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可 不要求对“证”的动物模型的观察,可不进 行非临床药效学试验,临床应进行II,III 期试验,II期需进行摸索性研究,如有必 要需进行I期临床试验。 (5)组织专家对处方来源、组方合理性、 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审查。3.病症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1)具备如下条件: 1)符合中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应用经验。 2)“病”指西医疾病,“症”指中医证侯,主 治以“病证结合”(西医疾病与中医证侯) 方式表述。 3)传统的工艺或现代工艺。3.病症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2)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可不进行 非临床药效学试验,但应

8、提供非临床安全 性研究,并进行II、III期临床试验,II期 需进行摸索性研究,如有必要需进行I期临 床试验。 (3)如所采用的工艺与传统工艺不一致, 同于过去中药6类新药申报的技术要求。4.仿制药(安全性担忧)(1)仿“品种”与被仿品种的处方组成、药材来源、制备工艺( 药材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包括工艺参数 )、辅料、质量控制标准保持一致,如被仿品种 的药材产地固定,则仿制药的药材产地叶必须与 被仿品种药材产地一致。 (2)仿“标准” 与被仿品种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药材前处理 、提取、分离、纯化,包括主要工艺参数)、质 量控制标准保持一致,并进行不少于100对的临 床对比。5.临床研究

9、(1)有效成分、新发现的药材、新的药用 部位、有效部位、中药注射剂等,根据具 体情况,可分阶段(I期、II期、III期)申 报临床试验。 (2)尽量采用安慰剂对照。 (3)阳性对照药的选择:1)中药:功能主治基本一致的中成药2)天然药物:化学药或生物制品6.改剂型(1)剂型改变对药物吸收、利用的影响不会 引起安全性、有效性的明显改变,则可免做 药理毒理试验及临床试验。 (2)如工艺路线、溶媒不变、工艺参数及辅 料有所改变,但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不会产 生明显影响,则减免药理毒理试验,进行不 少于100对的临床试验。 (3)如工艺路线、溶媒、辅料等有明显改变 应提供相关的药理毒理及II、III期临

10、床研究 试验资料。“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种重大疾病 1.创新药 2.技术平台 3.关键技术 4.企业创新能力和大品种保持中医药的领导地位五、“11.5”中医药立项的几个特点1.医药并重 1)中医治疗常见病研究 2)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 3)中医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 4)针灸诊疗方案和评价研究 5)“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 6)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 7)“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 8)“中医药诊疗与评价技术研究 9)“中医药国际化示范研究”五、“11.5”中医药立项的几个特点3.关注药品注册 1)中药材资源与生产标准规范的研究 2)符合

11、中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研究 3)中药生产管理规范的研究 4)中药研发与上市前技术评价标准的研究 5)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标准规范 6)中药注册管理规范研究五、“11.5”中医药立项的几个特点4.保健品研发登台亮相项目七: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子课题5:区域性特色资源保健品研究与开发科技部农村司:保健品专门立项五、“11.5”中医药立项的几个特点5.民族药初露端倪项目七: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研究开发子课题3:区域性民族特色药物研究与二次开发研究与开发出包括藏药、苗药、蒙药、维药和壮 药等在内的一批特色民族创新药。五、“11.5”中医药立项的几个特点8.中医药国际化日趋凸显 项目九:“中医药国际化示范研究“ 科技部国合司资助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今年6月,北美、欧洲、东南亚区域合作会议 ) 其他六、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 中心简介 科学、技术、工程 科学知识工程 实用产品先进技术 工程中心研究院所 工程中心生产企业5、工程中心的组织机构 质量分析研究室 制剂研究室(包括经皮给药制剂室) 药理研究室 临床医学部:CRO新药合续保品种的临床研究 保健品研发:40余个保健品种 培训中心合其他技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