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1687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6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就(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安年间 三曹和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 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 操纵在曹操手里。所以那时的文学领袖 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 子也大多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的 文学为建安文学。 v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 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建安风骨v公元二O四年,曹操彻底打垮了最大的军阀袁绍,攻克邺城,领了冀州 牧,遂又平定四州,自这以后曹操基本上常住邺城。“百川赴巨海,众星 环北辰”,文人学士亦紧紧追随曹氏父子,多集聚在邺城,这时的邺城是 俊才云蒸、群星灿烂。曹操见此便大兴土木,建造了铜雀台作为文人名 士集聚、笔会之地,以至文学的繁荣达到了顶峰。

2、因当时的江南文风不 盛,作品也很少,后人亦把建安文学称之为“邺下文学”、“魏国文学”或“ 北方文学”。v公元二O四年后文学一改西汉、东汉两朝近四百年死板、格式化的文体 和以歌颂宫廷生活为中心的体式,转向重点描写黑暗的社会现实,吟咏 战乱时期悲凉的人生,高歌统一国家的理想,讴歌战乱消除给人民带来 的安居生活,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v不仅文体创新,形式多样,而且辞藻华美,语言质朴刚健、清新自然, 形成一代新的艺术风格。后人把建安文学时期慷慨激昂地倾吐胸襟,豪 爽磊落地施展才华、抒发胸怀;阐明事理不追求纤细、周密的技巧,遣 辞造句、描摹形貌唯求通顺明达;以及慷慨悲歌,激越高亢的思想情调 与刚健爽朗

3、、清新自然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称之为“建安风骨” 。 以三曹为核心的建安文学v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 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v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 新的生机。在当时建都的邺城(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 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 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 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v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而以三曹为核心。曹操是建安文 学的主将和开创者,今存其乐府诗20余首

4、,代表作蒿里行描写了军 阀混战时期的惨景,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v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诗歌委婉悱恻,多以爱情、伤感为题材。两首 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的重要著作。v曹植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 如描绘人民痛苦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写爱情的美女篇,洛 神赋等,曹植写七步诗的原委,更流传为尽人皆知的佳话。建安七子v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 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 ,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 东平刘桢公干。v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 骋骥騄于

5、千里,仰齐足而并驰。”,这七人大体上代 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 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 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 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 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任性而行,不自雕 励,饮酒不节”,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自重自 持,虽然才华光芒皆稍逊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 ,宫人左右并为

6、之说,故遂定为嗣” ,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 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世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 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 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 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 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建安文学集大成者v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 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 篇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 渴望和憧憬;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

7、愤 ,如赠白马王彪在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将诗人备受迫害的感情 凝聚起来,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任城王的暴卒表示 深切的悼念。七哀则以思妇自喻,切切哀虑兄弟异路之情,命意曲 折,感情凄婉,含蓄蕴藉。v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 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 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 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 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 了曹植才获得完成”。v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

8、南北朝时期 ,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 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 便是由此得来。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 、李白、苏轼三人耳。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骨气奇高,词 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v 七哀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

9、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玉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何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元代刘履评论美女篇说:“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 乃不克遂,虽授爵封,而其心犹为不仕,故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 焉”。 李冶古今注谓人有七情,今哀戚太盛, 喜、怒、乐、哀、恶、欲皆无,唯有一哀, 故谓之七哀。 正始文学v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240248),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 还包括正始以后直

10、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 社会现象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 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重视。当时,有主张“约名教而任自然”的一 派,即崇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而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则;也有主张 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即要求个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但至少“ 自然”这个前题是人所公认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安文学的昂扬的基调是对於建立不朽功业 的渴望和自信。但是,也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个体生命能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的怀疑。阮瑀的诗已有这样

11、的内容,曹植后期的某些作品更为突出。正式文人面对远 为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 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高扬奋发、积极 进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基本消失了。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 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以 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 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是正始文 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嵇康v嵇康(223年263年),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

12、县)人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与阮籍齐 名,并称嵇阮。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故世称嵇中散。后 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v开创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v代表作品:广陵散,养生论v其人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史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 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 ,天质自然。v好友山涛称其“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 哥哥嵇喜在嵇康别传 里,夸耀他是“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然而,嵇康却有“土木形骸,不 自藻饰”的个性倾向,据同时代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13、里记载,当时上层男士,崇 尚阴柔之美,非常重视个人修饰,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 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于此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与那些脂 粉扑面, 轻移莲步的矫柔做作者相比,嵇康的“不自藻饰”是非常独立特行的。 阮籍v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 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 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晋书阮 籍传)。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 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 人香草

14、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 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 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 ,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 浪诗话诗评说:“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 ,有建安风内骨。” 西晋左思v左思(约250年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太康时期 最杰出的作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v出身寒门,虽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只 好在诗中表述自己的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歌颂隐士的清高。左思所作 琴曲有招隐,收入神奇秘谱之中,并在解题中引录了他的两首

15、同名诗,此外,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作 品,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隐逸思想。v左思诗歌代表作品是咏史诗8首,见于文选。借咏古人,阐明自 己的生活态度和志向,“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 千钧。”所以梁代评论家钟嵘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 明清之际王夫之曾说:“三国之降为西晋,文体大坏,古度古心,不绝于 来兹者,非太冲其焉归?”左思咏史诗的这种风格被钟嵘称为“左思风 力”。“左思风力”曾对陶渊明产生过影响。左思所创造的“涧底松”这一艺术 形象也被南朝范云、初唐王勃借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招隐v 其一v v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

16、鸣琴。v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v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v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v 其二v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v 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v 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v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诗其一描写隐士的生活及居住环境,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自古 隐者就是体现士阶层一种价值倾向的不容忽视的群体,它既是道家高尚其志,不 事王侯的冷峻人生观的产物,也是儒家,天下无道则隐的狷介人格的结果。因此 ,隐者常常作为道德力量的承担者,在不平静的价值混战时代,通过与世俗的对 立,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甚至大众灵魂的拯救。 左思年轻时是一个很有 上进心的人,他博览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