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7305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现代心理治疗技术 李子勋自在世界的自组织 在人能理解感知的世界之外存在 一个更广博的自在世界 我们无法影响它的变化发展 它是自组的 尊重未知的部分,还是尊重自己 的“已知”? 留给“未知”足够的空间,还是留 给“已知”所有的空间?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生物或生命世界有一种对存在环 境自适应过程,并不受人为的控 制。 世界不是按照线形与有序的逻辑 存在的,线形与逻辑是人类智慧 的产物,混沌是世界的本来的样 子,混沌存在于有序到无序、无 序到有序变化的过程中。两个世界 知觉的世界:被人类认知到的 的世界,可触及的,可观察的 ,理性的,逻辑的,秩序的, 因果与线形的,时间的与空间 的。被言语化的和

2、可被交流的 世界。负反馈、结构与组织的 。两个世界 自在世界:未被感知的,超越人 的知觉能力的,非线的,非时间 的,不被人类影响的,难以描述 与化约的世界。充满混沌与不确 定。它是自适应与自组织的。自组织理论起源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 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 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气象、天体系 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金融系统、商 品消费系统,市场经济系统)的形成和发 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 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 向高级有序的。 对自组织的理解 人类是自然自组织的一环,我们始终 生活在一种虚拟的现实中。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有个限度

3、,无论是 事物的极小还是极大都是一种全方位 的无限。 一粒橡树籽发育成长为一个高 大的橡树,并不需要指令和教 育,这是自在的生命动力决定 的。 自组代表一种生命系统,宇宙 、星系、地理变迁存在自组过 程,可以说宇宙、星系、地理 同样是生命系统。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后现代 是一种治疗策略, 帮助治疗师 发展有创意的,轻松的 咨询后现代主义特征 认为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性的 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 种形态的哲学; 真理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 真理的不同解释。后现代主义特征 反对主客二分,主体性,普遍性 ,同一性、本质论、等级体系。 强调差异性与个别性、多元多样 性、非中心化、零散化、机遇、 混沌、

4、不确定性、流动与生成。 后现代主义特征 感觉到的自我只是自我的一部 份,没有真实自我,也没有自 我认同。 真实也只存在于话语、解释、 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 后现代主义特征 强调不确定性 “不是我说语言 ,而是语言说我” 主张内在性,或是“感觉回归” ,把自我看成多面的、流动的 、临时的和没有任何实质性统 一的。后现代的文化 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 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扬弃 传统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 道德原则。走向零散化、边缘化 、平面化、无深度,快餐式、边 玩边学。 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色彩和光 的组合去建构使人唤不起原物的 幻象和影象,满足感官刺激。 后现代的知识 知识信息

5、化或数字化、符号化,不能 信息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 看作知识。 知识商品化,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 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 了销售而生产。 学习知识成为一种消费过程。 后现代主义的思维 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 表达、不可设定的流动思维。 把以当下存在为中心的本体论变为言 语中心论的语言学。 把理性的纵向“树状结构”的思维变为 横向“根状茎”思维方式,追求同层面 丰满。后现代主义思维 根状茎方法将信息分散到非中心化的 系统中,将语言分散到多重符号维度 中。 “根状茎”结构的思维方式,它是动态 的、异质的、非二元对立的。 “根状茎”意味着开放而不,朝多个方 面而非朝一个方

6、向流动;既没有开头 也没有结尾,没有主次,永远处在变 化之中。 后现代生活方式 不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生 活,愿意尝试各种新生活的可能性。 充分利用消费社会提供的休闲条件, 宁愿过以消费旅游为基本方式的“游 牧式”生活,将生活艺术化和美学化 ,不但使生活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而 且使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飞特族 后现代生活观 追求生活舒适和享受体验既生 命 追求爽酷的感觉和个人独特感 寻求刺激以保持生动的感官印象 接受非现实与无意义感,体验虚 无主义,人际关系中顺其自然, 能屈能伸。后现代体现东方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中讲究平衡,平衡是最高的 善 。 太极:顺其自然,太极推手,借力打力。 阴阳鱼

7、:正反并存、相对存在,你中有我 ,阴阳互补循环。 道家:事由心生,心静而事无;无为而治 ,天人合一。 禅学:顿悟,空与无。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它包含着许多具体形式的心理 学理论,如社会建构论或社会 建构心理学、叙事心理学、解 构心理学、多元文化论、焦点 治疗,问题解决疗法、后现代 女性心理学等等。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认为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并非客观存 在的“精神实在”,也不是心理现象分类的 根据和理由。 态度、情绪、记忆、思维、人格和个性只 不过是心理学话语的建构物,并文化地、 历史地存在着,随时间、地域、文化的不 同而不同。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 .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精神分裂分

8、析则把永不停歇的流动看作欲 望自身唯一的客观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是正常世界的疯人, 而是疯狂世界的正常人。它是个体逃脱现 实原则,逃脱压抑性的自我和超我的各种 限制,逃脱奥狄普斯情结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强调文化对人的成长过程的影响,但不认 为文化对人的影响会“内化”为人的“本质特 点”。 强调人对社会自适应中呈现的多样性,有 自在的意义,排斥一致性和普遍性经验对 人类生活的描述和引导。 强调人的本质、心灵、理性都是一种文化 的、语言的建构物,接受内驱力对人类行 为的影响。后现代的咨询风格 服务:个案主导,让咨询与心理理论 为咨客服务。 尊重:多元并存主义与文化相对性。 方法:引进了

9、话语分析。 灵活:紧跟随社会变化,研究信息化 、高科技、经济发展、后物欲时代人 们的心理特征与生活方式。及时调整 咨询的方式与技术。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咨询 强调方法有效性,而非方法的正确。 注重心理关怀,淡化治疗色彩。 重视主观理解,不注重客观释义。 反对理性,不用普遍经验索引个体。 注重扰动,而非积极引导。 保持对变化的中立。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咨询对文化的解构多于对文化的建构。 重视行为的解释,不重视行为本身 。 重视治疗师与咨客的平等,非专家 身份,非指导方式。 理论融合,不再执著于派别之见。 鼓励理论与技术创新后现代心理医师特征接受情绪与感觉的流动,借以保持生 活中的客观、现实、宁静、平实与

10、坚 定。 鼓励把创造的想象力、直觉、顿悟、 灵感以及对灵性的探索回归到咨询实 践。 扩展意识觉知,把所有人类的文化、 哲学、艺术与科技进步纳入内心思维 境界。后现代心理医生特征 保持自在世界与建构现实间的觉悟 相信心理学是解释学,不是考古学。 这种解释不存在正确,只是合适。 咨询内容是一种应用语言相互建构的 过程,。 从谈论问题的方式转换为讨论问题解 决的方式。后现代心理理论基础 一,自组织理论 二,扰动与混沌理论 三,神经网络研究 四,时间定理 五,叙事疗法 六,焦点治疗 七,问题解决导向的治疗 八,多元文化的咨询技术 九,家庭治疗整合理论 要求心理治疗师: 承认变化的不可预测 接受扰动技术

11、 成为一个信息库 扰动理论扰动理论 对变化的不可预见使咨询师巧妙的选择咨 询方向,根据当事人的动力情形来决定扰 动的强弱。 顺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 欲擒故纵 反常治疗 设定扰动物质扰动的理论:混沌学 无序、不确定性、无规则。 事物的变化是因为另外的事物在变化。 对初始条件敏感性。 临界状态。 蝴蝶效应。 复杂性思维。 重复 碎片 类同质 干扰 锁相 折叠技术部分感觉分析 反移情:通过躯体感觉去获得 共情:投射的作用 对咨客的感觉:内在熟知系统 关于知觉的训练言语分析 言语与思维,判断,知觉间关系 对知觉的扩展还是受限 言语建构的现实 言语特征与内在逻辑 言语的限制 关于不确定性与确定性 跳

12、房子游戏语言的自组 软与硬的现实 语言系统 描述的逻辑与结构 多重想像 理解的有限关系分析 关怀 成为一个人 心理医生关系敏感与对策 利用反移情来自我成长 利用反移情来工作细微扰动可以引发雪崩般改变 如何观察临界点:见过很多医生;久病后 的无聊;一个重要的关系人离去;抑郁后 突然出现愤怒;新的问题产生。 如何选择扰动点:内心禁忌;儿时狂想; 家庭代际压力;罪恶感;权力欲望;性渴 求,成就动机。混沌与复杂性思维 混沌定律 初始条件 不确定性 扰动理论与蝴蝶效应 内在节律 计算机模拟生命 神经网络提问技术提问的奥秘 为什么是问题,或者问题的解决之道本身 就在人的内心里。 比喻:一个黑暗的屋子,提问

13、象一根微弱 的蜡烛去照亮内心的不同层面。 提问要破除一种问题催眠,让人的意识活 化,挣脱被某种视觉、思维的限制。 提问为了重组内心,寻找自在的解决之道 。家庭治疗提问的功能 1,对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的模式和变化提 问。 2,把问题的关系特征从固化描述为流动 。 3,问题描述-索解的提问。 4,行为者-受害者转换提问。两种提问 普通的提问: 收集故事,随当事人流动,了解当事人内心对 问题的感觉,赋义,推论,以及曾经有过的治 疗与改变。 技术:聆听,求证,回应,共情 目的:1,建立关系 2,情绪释放 3,言语分析 4,关系分析两种提问 特殊的提问 不关注当事人已经结构好的故事,旨在破坏内 心结构,逼

14、迫对方重新组织信息,产生对问题 描述的新方式。 技术:旁敲侧击,虚拟与假设,循环提问 目的:1,破除问题催眠 2,打开被问题限制的视觉 3,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 4,扰动促进自组织好的提问 特点: 1,当事人需要重新组织信息。 2,体现问题的同时性与情景性。 3,软化或改译了问题的意义。 4,通过猜测别人扩大了内心意识。 5,意识到问题曾有过成功的解决。 6,情绪变得轻松,感觉到被关怀。好的提问 7,没有给与当事人额外信息, 8,资源趋取向,关心无症状的部分 9,无害 10,利用当事人信息扰动对方 11,提问扰动的选点,力度恰当 12,促进的改变从细微地方着手提问要点 两种提问没有截然划分,彼此内涵 在咨询初期,为了收集信息,普通提问多 些。咨询后期,为了治疗,特殊提问多一 些。 1,问题与索解, (画图) 2,自我与他人, 3,过去与未来, 4,真实与虚拟。分类 1,直陈式提问 2,差异性提问 3,百分比提问 4,例外提问 5,假设性提问 6,前馈式提问 7,循环提问 8,十个经典提问对问题的提问 你为什么会觉得这是问题。 为什么问题在这时出现,在那时就不出现? 这个行为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现在觉 得是问题? 如果问题有一个原因,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不认为这是问题吗?有人会比你更着急吗 ? 有例外吗?有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