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8255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社会学个人与社会(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班级: 2011旅管 教师: 赵红梅第二讲 微观社会学 个人与社会l人的社会化 何为社会化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社会角色扮演l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集合行为 l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网络 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 婚姻与家庭 l 人的社会化 何为社会化?1、对社会化的不同理解1、文化的角度:社会文化的内化2、个性发展的角度:自我的形成3、社会结构角度:角色学习过程2、何为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 程 ,同时也是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2、思考:人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l 人的社会化 何为社会化?3、人类生物性与社会化生物与文化自然与教养2、婴幼儿的社会化温暖、食物以及与人类的接触思考:人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l 人的社会化情感发展的连续过程情感产生时的平均年龄情 感出生(1-6周) 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6-8周 快乐3-4个月 生气8 - 98-9个月 悲哀;害怕1 2 - 1 812-18个月 亲切感2岁 骄傲感3-4岁 内疚感5-6岁 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逊;信任他人;嫉妒18个月 害羞青少年 罗曼蒂克激情;

3、哲学沉思 社会化的类型1、基本社会化/初级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4、逆向社会化5、再社会化 l 人的社会化思考:人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化的若干理论1、关于人格人格:构成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记忆人格构成 行为:技能、天赋、能力水平情感:感觉与感情人格的核心:自我自我: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 ,即“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 l 人的社会化l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若干理论2、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理论论代表人主要观观点“镜镜中我”理 论论查查尔斯.库库 利自我意识识形

4、成的三阶阶段:1、我们们察觉觉到 我们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为方式;2、我们领们领 悟了别别人对对我们们行为为的判断;3、基于对对 他人反应应的理解,我们评们评 价我们们的行为为角色扮演 理论论乔乔治.米德自我分为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社会化的实质实质 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 人对对角色的期待; 社会化的三个阶阶段:模仿、嬉戏戏、博弈 精神分析理 论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人格分为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发发展的五个时时期:人格发发展“ 八阶阶段”论论埃里克森社会化过过程的8个阶阶段:1、信任与不信任 ;2、自主与羞怯、怀怀疑;3、主动动与内疚 ;4、勤奋奋与自卑感;5、认认同与

5、角色混淆 ;6、亲亲密与孤独感;7、关注后代与关注 自我;8、完善与绝绝望l 人的社会化3、生命历程理论(1)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发展;(2)研究:侧重于研究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 显著影响,即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3)生命事件的概念(4)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 a.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出生组效应、地理效应 b. “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 c.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 d. “个人能动性”原理 思考:人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l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1、条件(1)语

6、言能力(2)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分析、 归纳、推理、判断)(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2、主体(1)家庭(2)学校(3)同龄群体(4)工作单位(5)大众传媒 思考:人如何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个体的人格和角色技能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l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1、过程(1)早期社会化童年期:初级社会化青年期(2)成人继续社会化(3)代沟2、内容(1)生活知识、文化知识与劳动技能的学习(2)道德规范的学习(3)角色扮演的学习l 人的社会化 社会角色扮演1、社会角色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

7、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2、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ascribed role)与获致角色(achieved role )(2)规范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l 人的社会化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合适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布景与道具仪表、风度、衣着、打扮、仪容 前台与后台 角色的配合解释 添加 创新 个性化角色确定角色表现角色建构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l 人的社会化角 色 失 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半途被迫退出角色消极的角色实践to be continuedto

8、 be continuedl 社会互动 何谓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群体、群体 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 播而发生的 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特定的情 境下 对互动者关系 产生一定的 影响以信息传播为 基础面对面或 非面对面发生相互依赖的 行为时遵循一定的行 为模式,具有 一定的互动 结构发生在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人之间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符号互动论1、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理(1)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2)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3) 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境以意义,并决定怎样 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

9、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 交流”。2、人们如何理解他人对于某些符号所赋予的意义角色置换(role taking):通过注意互动对象使用的语言或其 他符号的方式,领悟到对方通过语言和行为所要传达的意思。3、核心概念(1)符号:能够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2)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 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 等 。1、角色: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 所起的作用 ;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类 似于脚本规定了演员的行为 。2、观点(1)角色采择:人的自我发展程度决定于人能在多大程度 上采纳别人的意见,像他人对待自

10、己那样对待自己;从他人角 色的观点观察自己,是顺利实现人际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2)角色扮演:个人在生活中实际扮演的角色(3)扮演角色:暂时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4)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3、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角色理论1、参照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 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2、参照群体的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3、参照群体的类型(1)内群体(2)外群体4、研究:提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 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参照群体理论1、印象管理: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

11、创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2、印象管理的目标:使行动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别人的行为,诱导对方做出自己所期望的行为。3、互动的行为(1)给予的表达(given):前台 a. 表达式礼仪 b. 回避式礼仪 c. 维系式礼仪 d. 认可式礼仪(2)流露的意义:后台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戏剧理论1、观点: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2、酬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 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3、几个命题(1)成功命题(2)刺激命题(3)剥夺满足命题(4)侵犯赞同命题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交换论1、创始人:哈罗德.加芬克尔2、观点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们正常

12、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 些规则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违背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 顺利进行。 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本土方法论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情境 熟悉情境 工作情境 社交情境社 会 情 境 二人关系 三人关系 多人关系 情感关系 工具关系 混合关系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小群体互动过程分析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结 果人格 性别年龄 健康 态度 价值客观环境 沟通 群体规模和结构 语言行为群体类型 自我封闭 地位与权力 互动角色领导关系 法策制定 群体规范 冲突解决 人际关系改善信息流通 风险承担 人际发展 组织变迁Tubbs的小群体

13、互动理论模型相关背景因素内在影响结 果人格 性别年龄 健康 态度 价值客观环境 沟通 群体规模和结构 语言行为群体类型 自我封闭 地位与权力 互动角色领导关系 法策制定 群体规范 冲突解决 人际关系改善信息流通 风险承担 人际发展 组织变迁评价阶段 控制阶段 定向阶段 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竞争冲突顺应同化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类型适用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文化之间的互动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维 度向 度情感关系 地位关系 利益关系广 度反映互动的范围 表明交往领域的 大小频 度多寡深浅好坏深 度利益关联的大小 情感投入的多少 互

14、动的时间长短 互动规范的复杂程度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社会互动的类型 情感关系利益关系地位关系互动深度互动媒介互动途径互动单位友好 敌意 情感无涉合作 竞争 冲突强制 服从 平等协商单一角色 多重角色表层 深层言语性 非言语性人际 群体互动广度直接 间接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 1、交换(1) 交换的基本原则:互惠(2) 目的:获得酬赏或回报2、合作(1)何谓合作(2)合作的条件 目标一致 达成共识 动作配合 要讲信用3、竞争(1)何为竞争(2)竞争的特点 人们对同一目标的追求 追求的目标具有稀缺性 目的在于获得目标物,而非反对其他竞争者 l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维

15、度与类型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 4、冲突(1)冲突的特征(2)冲突的类型 规模:个人冲突与集团冲突 性质: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 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民族冲突、阶级冲突 方式: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5、强制6、顺从与顺应(1)区别(2)顺应的种类:和解、妥协、容忍l 社会互动 集合行为1、理解集合行为集合行为的特征 (1)人数众多(2)无组织性(3)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制度行为的区别(1)行为产生的原因(2)行为方式(3)互动特点(4)持续时间 l 社会互动 集合行为2、集合行为的类型(1)表意的集合行为(2)社会连带的集合行为(3)行动的集合行为 暴民 骚乱 l 社会互动3、集合行为的理论基本条件说(1)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 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2)集合行为发生的六个“充要条件” 环境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