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43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选修5《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第 二二 节节 (一)气象灾害主要 自然灾害(二)地质灾害(三)水文灾害(四)生物灾害一、气象灾害 1热带气旋 (1)概念:就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一、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1热带气旋 (1)概念:就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 67级-热带低压、 89级-热带风暴、 1011级-强热带风暴、(2)国际使用名称 1213级-台风或飓风、 1415级-强台风、 16级以上

2、-超强台风12级以上-台风:阅读 (4)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台风形成所具备的主要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这样,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B.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这样,能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3)多发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台风的结构外围大风区降水产生最强烈旋涡风雨区风速自外向内增加台风眼无风、少云和干暖读图 (4)台风的分布及灾害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 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 和美国东部海岸。主要分布(4)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主要分布孟加拉湾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孟加拉湾

3、北部及沿海地区 、 中国东南沿海、 日本、 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 美国东部。 东南亚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狂风、暴雨,来势凶猛,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 天气。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 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 世界上热带气旋主要集中的那些沿海地区由于人 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 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阅读 我国台风主要的发生季节和登陆地区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 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 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 的损失。-主要发生的季节:每年 季节 广东、台湾、

4、海南、福建等省 -主要集中登陆的地区: 夏、秋 2干旱 (1)干旱和旱灾 干旱 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和旱灾的差别 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 况下,导致该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人类生存受 到危害。也可以说,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 可能发生旱灾。(2)旱灾的特点:有持续时间 、影响范围 和 性的特点。长广渐发(3)旱情常发生的地区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 不稳定的 地 区。和 洲的内陆地区是世 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 区,其中 是旱灾最 严重的区。

5、干旱、半干旱 非洲、亚洲 大洋 非洲 3.寒潮(1) 概念寒潮是一种大范围 空气活动。由于这种强冷空气入侵影响,凡是气温在 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在这一天内,最低 气温又在5以下的,称为“寒潮”。地区的 季节 北半球中高纬深秋到初春(2)主要发生的地区和季节阅读 强冷 3.寒潮 (3) 形成原因: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 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所以,寒潮来临前,当地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4)寒潮带来的灾害性天气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 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暴等恶劣天气(5)寒潮的危害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

6、国有22个 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 400多 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 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 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 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 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 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 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3.寒潮 二、地质灾害(一)地震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类型,但绝大部分地 震都是构造地震。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1)地应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同时产生与此

7、外力相对抗的力-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力. 地壳受其之外的力的作用产生的应力-地应力.-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二、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一)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 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成为地震。(1)地应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同时产生与此外力相对抗 的力内力. 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力. 地壳受其之外的力的作用产生的应力地应力.(2)形成地应力长期作用 (在地壳的岩层上)地壳岩层 倾斜和弯曲岩层 断裂或错位地面 震动当地应力超 过岩层的承

8、 受力时地震发生过程 能量剧放 地震波传播2、地震构造(示意)?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震 源 深 度地 震 波(一)地震震源深度?震中距?震中?等震线?地震波? 震源?读图 (1)震源(3)震源深度(4)震中距(2)震中(5)等震线(6)地震波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 的地区成为极震区。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 震波冲击造成的阅读 3、震级与烈度(1)震级: 表示地震的大小,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的 等级

9、。 【注意】 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 能量是一定的)。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 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2)烈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 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 有密切关系。(3)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烈度 越大越大同一震级 震中距烈度越小越大震源烈度越浅越大还 有地质构造建筑质量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 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 是一定的

10、,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 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 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 、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 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振动的各种现象 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各地区受到的影响 和破坏程度不尽相同, 即各地地震烈度不同。思考 (P13) (4)不同烈度造成的影响(读P10-11阅读了解 ) 4、世界主要地震带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下图)4、世界主要地震带 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基本一致 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 运动活跃的

11、地带(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云集,呈带状分布。读图 4、世界主要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2)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 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成因在 上 的 岩体与土体,在 作用 下沿一定 整体向下 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 坡多发区。山地斜坡 不稳定 重力 滑动面 滑 坡 (3)危害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 ,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 等激发的、 含有

12、大量 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 、具有 丰富的 物质以及 短时间内有 的 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暴雨、冰雪融水 泥沙石块 陡峻 松散 大量水流 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泥石流堆积区堵塞大河堵塞大河 形成湖泊形成湖泊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 等激发的、 含有大量 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地形 、具有丰富的 物质以及短时 间内有 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 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 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 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3)危害:暴雨、冰雪融水 泥

13、沙石块 陡峻 松散 大量水流 2、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 如掘取地下矿产资源,改造地形使其适应各类 工程的需要),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 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 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滥伐乱垦等, 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 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 和强度。思考 (P13) 3、想一想,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 石流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 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 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

14、水文气象条件( 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 强度。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 、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 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 、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 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 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灾害。 思考 (P13) 通过对P13“阅读”图文的阅读,了解到什么?地震、火山、崩塌等地质灾害具有 ( )性特点.洪涝、干旱、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具 有 ( )性特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具有不同 的( )尺度。突发渐发时间阅读 阅读 读P13“阅读”后,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突发的自然灾害:一般强度 、过程 、破 坏 、影响范围 ;渐发的自然灾害:强度 ,破坏力 ,持 续时间 ,危害面积 ,对人类社会影响 。三、水文灾害(一)洪涝 1、两种类型 洪水和涝渍洪涝、风暴潮等三、水文灾害(一)洪涝 1、两种类型 洪水和涝渍2、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涝渍 两者 联系 洪涝、风暴潮等填表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涝渍 两者 联系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 、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 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 汛期。 江河的两岸,尤其 是中下游地区是洪 水的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