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492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整理(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诂学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2005年10月11日为宣武骨干教师研修班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朱小健 训诂学 训诂方法知识教学的三个要点 古时代性特征 汉民族性特征 语语言科学理论古时代性特征 把握文言文的时代性特征,注重对古今 语言微异之处的讲解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瑕(xi)玉上的斑点,疵病。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 汉民族性特征 对文言文中独具的表达手法,应该从民 族性特征上用心说明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 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摄整理。

2、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于是沛公辍 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张守节正义:“摄,犹言敛着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摇木者一 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 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 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 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 鱼已囊矣。”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侯生一节, 史公用二十分精神、二十分笔力。” 李景星四史评议:“写侯生处,笔 笔如绘。”连类而及 连文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互文 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 蛮荆而引瓯越。” 教材注: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三江为 襟,以五湖为带。 服虔云:入言公,出言姜,明 俱出入,互相

3、见。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左传.隐公元年)服虔注:入言公,出言姜,明俱出入,互相见。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 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免两只眼睛时常眯 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 爬搔。迷 离,眯着眼。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 ,怎能辨哪个是雄兔,哪是雌免呢? 傍 地走,贴着地面跑。 仪礼士冠礼:“再醮摄酒。” 郑玄注:“摄,犹整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辍洗起衣 :“此文本作辍洗,起,摄衣,延 食其上坐。郑注士冠礼曰:摄 ,犹整也。谓整衣而延之上坐也。” 语语言科学理论 科学理解,系统表达,

4、培养一定的学术 语言规范意识 讲解准确 言之有据 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 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 教材注:“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 乡之人。比,合。” 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李颐注:“比, 合也。” 成玄英疏:“自有名誉著闻比周乡党。 ”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 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 乏困。 教材注:共,同“供”。 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 教材注:知,通“智”。 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教材注:培,凭。 共,后分化为“供”字。 培,是“凭”的通假字。 教学手段的三个结合 以文选为纲领,名句名篇的记诵与

5、知识 的掌握相结合 以理解为先导,阅读与欣赏相结合 以课堂讲授为动力,传授方法与激发学 生兴趣相结合 以文选为纲领,名句名篇的记 诵与知识的掌握相结合 课标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 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 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 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将各册课文中出现的大纲要求掌握的120 个实词和15个虚词所在的句子全部挑出 ,再选择一些简短而典型的例句来记忆 背诵。 2003年高考试卷默写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记诵-语感-记诵句篇的形式、内容 、意境的整体感受。 2003年高考试卷翻译题: 裴矩遂能廷折,不

6、肯面从。(旧唐书裴矩传) 折奏折 面表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2004年高考试卷分析题 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异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 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 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 照吴王宫里人。 以理解为先导,阅读与欣赏相结合 懂悟 学生读现代文的语言障碍小,欣赏的 愿望和动力明显突出;读文言文常常根 本不懂,一开始还顾不上欣赏。 老师文言文教学重在疏通文意,扫除 学生的语言障碍,文言文教学

7、仅仅是一 门工具性课程。 “懂”与“悟”结合,文言文教学 比现代文教学更有优势 文言文教学的“悟”是与“懂”同步进 行的 文言文教学探源溯本的清理,能揭示汉 语词汇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开阔学生欣 赏的眼界 古代诗文的欣赏,往往可以与现代文的 学习结合进行 “悟”与“懂”同步进行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 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003年高考试卷分析题: 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 青松”中的“诗眼”。 探源溯本,揭示积淀,开阔眼界 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 景于崇阿。” 现代汉语词典:风景一定地域 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 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

8、赏的景象。 陆宗达先生训诂简论:“以正文形 式出现的训诂。” 2005年高考试卷分析题: 赏析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 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 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鹿柴 王维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与现代文的学习结合进行 孙犁黄鹂(黄鹂)尖利的富有召唤 性和启发性的啼叫。 阴阴夏木啭黄鹂:黄鹂雌雄恋爱时 的对歌最能扣人心弦。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课堂讲授为动力,传授方法 与激发学生兴趣

9、相结合 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 小门,墙往往而是。 教材注:异爨,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 是分了家。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教材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 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受,通“ 授”。 受解或 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将焉取 之。 阙缺掘 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 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 语言文学赏析的体悟性 语言文化习得的人文性 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 运用知识向能力转化 现代文侧重表达(写作、口语交际) 能力 文言文限于阅读欣赏能力,运用所 学读懂古书。文言文教学在培养现代汉语表 达能力方面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有成语等众多直接承用古

10、代 语词的成份 现代汉语大量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也来源 于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有许多修辞手段,我们今天还 用得上 读现代的书刊,也需要古代汉语的知识 。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 代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 ,同时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 古代汉语中的典故、成语,甚至一些现 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本的翻译。古代 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些典故、 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 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 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 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 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 而

11、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 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 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 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 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 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 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语言文学赏析的体悟性 通过对古代诗文的表达手法、文气风格、意蕴 形象的剖析为学生指出其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 古今诗文赏析有共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特色 重点指出赏析古代诗文需从

12、关键语词入手,抓 住表达手法,通过揣摩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进而品位意境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设计多种 教学形式语言文化习得的人文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习得从来都 是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实现的,文言文 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 相当直接的关联。 语言词汇的形成、演变都蕴涵着文化, 而这种文化信息更多地是积淀在较古的 语词当中。 文言文的教学,是对负载着中华传统文 化的古代汉语文献的诠释,其本身就在 参与构建和完善着文化。 古人的许多习俗礼节、文化传统,常常 就在对古代诗文的释义索证中得到了保 存。 学生自然也就在这过程中习得了文化。计算机手段的运用 古代诗文是前人业已完成的创作成果, 它的数量不会再增加了,中学文言文课 文更是有限的语料,这就决定了我们可 以更多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统计量化 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与教学。 在计算机技术日臻成熟的今天,中学语 文老师一定要注重对电子手段的运用。 除了运用PPT等视听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 直观的古文字图象、诗文语境外,更重 要的是要用计算机来统计分析教材中知 识点的分布构成,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