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1710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题型分析和应答方法一、选择题部分(一)题型特点:1.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广。2.注种对历史知识准确掌握程度的考查。3.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4.加强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5.命题思路的创新和命题技术的提高。(1)跳出教材束缚,不断创设新情景。(2)题目形式多样,史料、图表等已延伸 到选择题中。(二)题型分类: 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 组合选择题 因果型选择题 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 比较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 概念选择题 分析评价型选择题 推理型选择题 知识型选择题 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 专题型选择题 图表型选择题 等等。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多有“最主要”、“最重要”

2、、“主要”、“根本”等表 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 。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 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 “最佳”标准,进行判断。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两税法的实施被称为我国赋税制 度的一大变革,主要是因为 A.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固定了纳税时间 C.取代了过去的租庸调制 D.打击了地主阶级自身利益如.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 条约的签订导致了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C.清

3、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因果型选择题 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 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 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一,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 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二,由原因推出结 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 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 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 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 。其次要根据情况,采

4、用不同的方法。 如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 政治基础,因为它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一致 D.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中 形成的 如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逆向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 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 是”

5、、“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 注意逆向思维。解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 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 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 除法。如.下列有关唐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A.成为国家重要产粮基地 B.农耕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C.出现了制瓷、造船中心 D.扬州始终是最繁华的城市 图片、图表、材料型选择题特点: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图片或材料, 要求在读懂图片、材料的基础上,发现其背后的历 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法:解答文字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 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

6、信息, 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 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 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 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 题型的关键。图片型材料题看图注、图面,分析图表信息,将 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 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如. 图5-图7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 。读图,指出该书作者是( )A. 贾思勰 B. 沈括 C. 徐光启 D. 宋应星如图7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A秦B隋C唐D元如.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西方 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 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 适

7、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是通过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概念选择题特点: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 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备选项的设计立 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解法: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 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 )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 。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 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 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

8、性分 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 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 华北事变”内涵:日本一系列新的侵略活动国民政府一系列妥协活动表现:何梅协定;华北五省自治 冀察政务委员会外延:原因:日本侵略者要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 目的: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联系:与德国扩军备战、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相呼应;利用蒋介石围追堵截长征红军的有利时机 性质:日本新的侵略活动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向合作抗日方向转变;损害了英美在华政治经济

9、利益,扶植国民党亲英美派抵制日本如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的 根本依据是 A.北洋军阀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只靠无产阶级无法完成革命任务 C.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再如.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 依据是 A.五口开始通商 B.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D.中国的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再如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 采取的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是 建立“三三”制政权 开展大生产运动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进行整风运动A. B. C. D. 推理型选择题特点:对

10、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 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 ,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 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法: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 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 、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 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 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李时珍 毕升 蔡伦 郭守敬 A. B. C. D. 2.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 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

11、南针 D.印刷 5.张传玺先生认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是中国古代 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其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宋朝 27“国民大革命”中的“大”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B.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C.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规模大 D.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28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政局发展的迫切要求是 A.统一军令、政令 B.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C.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实行“军党分立”、“以政治军” 如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 策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不同点在于 A.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根据地经济的斗

12、争 D.推动民主革命的进展比较型选择题特点: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 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 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二、材料题部分一、答案来源于材料类型 答此类材料题一定要注意审题。一般而 言,此类题目设问为“根据材料回 答问题”。在弄清题目要求(主体 、中心问题、限制条件)的前提下(这 一步叫“审”),按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找 出相应的文字信息并标记下来(这一步 叫“找”),然后将找出来的文字信息按 题目的要求筛选,分层次地、有条理地 分点作答出来(这

13、一步叫“答”)。 如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 万历二十九年(160l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 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抒轴而 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 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 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 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丈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 ,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 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

14、无所矣。 (乾隆)苏州府志 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 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5分)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 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 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 以论证。(5分)丝织业发达;从业人数多;有一定分工;出现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5 分) 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2分) 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2分) 这里的机户(主)是早期的资本家,机 工(匠)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和机工之间形成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1 分)如北京卷2007年37题(1)史料研习v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 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 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 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 法,几于天下为公。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 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 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 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 有之局,一何奇也!”v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 治制度,请写出序号:(4分)(2)答案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