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690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态因子分类及其基本作用规律水生生物学养殖水域生态学第一节 生态因子的分类和基本作用规律 n一、环境及环境类型 n二、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n三、阈与率 n四、适应性 n五、限制因子定律 n六、耐受性定律 n七、生态幅 n八、指示生物n九、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定律 一、环境及环境类型 n广义的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 主体(通常指人)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 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周围存在的一 切事物,即影响有机体反应的外界条件的 总和,亦即环境是指生物的栖息地,生物 是环境的主体。n环境至今尚末形成统一的分类系统。一般 可按环境的主体、环境性质、环

2、境的范围 等进行分类。n(1)按环境的主体可分为以人类为主体的人类环境, 在此类环境中其他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都被视为人 类环境要素。这是环境科学中所指的环境;另一种是以 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环境,即生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 称为环境。这是一般生态学书刊上所采用的分类方法。n(2)按环境的性质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 (被人类破干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类。n(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 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n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指大气层以外的宁宙 空间。是人类活动进入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地球

3、邻近天 体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可称之为空间环境。宇宙 环境由广阔的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 成,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 的主要光源和热源,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带来了生机,推 动丁生物圈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因而,它是 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影响着地球 环境。例如,太阳黑子出现的数量同地球上的降雨量有 明显的相关关系。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潮 汐现象,并可引起风暴、海啸等自灾害。n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 水圈、土壤圈、岩行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也 有人称为地理环境(geoenvir

4、onment)。地球环境与人 类及生物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中生物圈中的生物把地球 上各个圈层的关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各种物质 循环和能量转换。n 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指占有某特定 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它 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5个 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不向地区,形成各不相同 的区域环境特点,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n 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指区域环境中,由于 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 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 成的小环境。例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 的结果。n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

5、胞间 的环境。对生物体的 生长和繁育具有直接的影响。例 如,叶片内部,直接和叶肉细胞接触的气腔、气室、通 气系统,都是形成内环境的场所。内环境对植物有直接 的影响,且不能为外环境所代替。二、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 n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素)。环境因 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 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 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 生活条件)。所有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 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具体的生物个体 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

6、的次生环境统 称为生境(habitat)。由此可见,环境因子、生态因 子、生存因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般环境因 子和生态因子看作是同义的。因此生态因子可定义为: 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一种或几种生命有机体的任何部 分或条件称为生态因子。水体中生态因子可分为三大类: n (1)非生物因子(abiotic factors): 又称自然 因子,或称理化因子。在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的 非生物因子为光照、温度、溶解盐、溶解气体、 底质、pH、悬浮物、水流、水位和水体容积大小 等。总之非生物因子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气候 因素。n(2)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s):指环境中的动 物、植物和微

7、生物,即指同种或异种的其它生物 。n(3)人为因子(anthropogenic factors):指人 类活动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三、 阈与率 n阈和率是生态学中一组重要的概念。n阈(threshold )是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生物产生 可见作用的最低量,如最低温度、最低湿度。在阈 之上环境因子增大时,生物功能的速度就会加快, 直到最大速率。超过最大适用范围,通常速率就会 降低下来。如图2-1所示。 n率(rate)就是以变化量除以时间,即表示某种改变 随时间的变化速度。如出生率、死亡率等。 温度对动物活动的作用 四、适应性n1适应性:适应是物种的特性,即生物有适应环 境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当

8、外界条件变化时生物 能保持本身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稳定性。换句 话说,有机体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 可遗传的特征都是适应。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如北美亚口鱼的酯酶两型,其最适温度不同, 北方低温酶,南方高温酶占优。n 2最适度:生物平均产量最高而变异系数最小 时的某环境因子的量称为最适度。 3.适应组合n适应组合:生物对生态因子变化的适应都存在着形态适 应、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但是,对非生物环境条件的 适应通常并不限于一种单一的机制,往往要涉及一组或 一整套彼此相互关联的适应性。n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也必定会表现出彼此之 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就称为适应 组合

9、(adaptive suites)。生活在最极端环境条件下 的生物,适应组合现象表现的最为明显。如西藏拟溞适 应高原盐湖,具有抗低氧,耐低温、抗紫外线等协同适 应。 五、限制因子定律n1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 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 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子。如水体盐度对鱼类是一 种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是相对该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结果而言的。限制因子往往是局部性和暂时性的。 相反,一般情况下有两类生态因子最容易起限制作 用:(1)有机体十分需要而环境中含量很低的物质和 元素;(2)有机体对其耐性限度狭,而在环境中又易 变化的因子。n限制因子的概念在生态学研究

10、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 义,它引导我们从错综复杂的众多生态因子中,找 出在具体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并从而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n2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利比希 (Liebig,1840) 提出的“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态 的营养物质”的观点,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也就是 说,生物基本的必需物质随种类和不同情况而异,在稳定 的情况下,其所能利用的量紧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限度时 ,就起到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n以后不少学者对此定律进行了补充。认为最小因子定律只 能在能量注入和流出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下才适用。例如 ,在湖泊的初级生产过程中,光照、氮、磷的供应都超过 需要,而CO2相

11、对有限并且输入和支出大致相等,这时 CO2处于最小量状态成为限制因子。如果一场暴雨把更多 的CO2带进湖水,稳定状态被破坏,这时初级生产力将取 决于所有营养物质的浓度,CO2就不成为最小量因子。此 后随着各种养分被消耗,生产力又发生剧烈变化,直到某 种成分被耗尽并成为新的稳定状态下的限制因子。此外, 必需考虑到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替代作用。当一个特定因 子处于最小量状态时,其他因子可能有替代作用或改变其 利用效率。例如在钙不足而锶丰富的环境中,软体动物的 贝壳中可用锶替代部分钙;有些植物在弱光下生长时只需 要较少量的锌,因此在阴蔽处锌对植物的限制作用较在强 光下为小。 六、耐受性定律n耐受性定律

12、亦称为谢尔福德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是美国生态学家V.E. Shelford 于1913年提出的。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 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 ,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 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这就是耐 受性定律。n耐受性定律说明,生物只有在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任何一个生 态因子数量上不足或过剩,均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 育和生存。由此可见,任何接近或超过耐受性限度 的因子都可能是限制因子。耐受性定律 n利比希仅提出因子处于最小量状态时可能成为 限制因子,但事实

13、上某个因子过量时也可能成 为限制因子。例如,光、温度、盐度等过高时 ,同样可以限制生物的生活和生存,因此谢尔 福德耐受性定律不仅注意到因子量的过少,也 注意到因子量过多的限制作用,因此较最小因 子定律有所发展。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的耐受性也不断 变化。n(1)物种的耐受性差异:一种生物对不同的生态因子 的耐性限度不同,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 也不相同。那么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都很宽的生 物,其分布一般很广。当某一环境因子不是处于最适度 时,生物对其他因子的耐性限度可能降低,生物本身在 繁殖期以及卵、胚胎和幼体阶段对环境因子的耐性限度

14、 也明显降低。n(2)进化可改变耐受性:自然界中的生物并非都在环 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内生存,同一生物种内的不同品种, 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的耐性 范围也不同。种群和群落在一定限度内能适应环境条件 的变化并且改变着环境条件,减弱某些因子的限制作用 ,因此许多广生性生物常形成地区性的生态型 (ecotype),不同生态型的种群,对环境因子的耐性限 度和最适度都可能有较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因子的补 偿作用(facfor compensation)。n一般说来,有机体对某个环境因子的耐性限度,在野外调 查记录到的实际范围要比实验室中测定的范围狭窄些。综 合李比希和谢尔福德的概念,可

15、以说自然界生物的分布和 丰度取决于:(1)环境中最易短缺的物质量及其变化性和接 近或超过耐性限度的理化因子;(2)生物本身的生态幅宽窄 。n在自然界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实,即生物并不在某一特 定生态因子处于最适度范围内的地方内生活,而在不很适 宜的地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生态 因子起决定作用。n(3)驯化可改变耐受性n生物的耐性范围可通过人为驯化的方法来改变。如果一个 种长期生活在最适生存范围的一侧,将逐渐改变该种的耐 性限度,适宜生存范围的上下限灰发生移动,并形成一个 新的最适点。一般而言,驯化需要很长时间,但在实验条 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机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一些小 动

16、物来讲,最短24h即可完成驯化过程。也可通过生物技 术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来改变生物的耐性范围,如抗病育 种可扩大作物对病虫害的耐性范围,若能导入耐寒基因可 改变热带鱼对低温的耐受性等等。 七、生态幅 n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又 称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耐性限度或适应幅度,是指每种生物 有机体能够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 最高、最低生态因子(或称耐受性下 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根据生态幅大小可将生物分为: n广生种:广生态幅,如 广食性(euryphagic)、广温性 (eurythermal)、广盐性(euryhaline)和广栖性( eurykecious)等,较多,温带常见的淡水生物多属此类。n狭生种:狭生态幅,如狭食性(stenophagic)、狭温性( stenothermal)、狭盐性(stenohaline)和狭栖性( stenokecious)等。n与海洋生物相比,淡水生物具有广温广盐广氧的特点。 水生生物的生态幅有个体、种群和年龄差异,也与其它因子 有关。n图2-2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