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6318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政治选修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课件3(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嘉图的主要经 济学代表作是 1817年完成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的理论达到资 产阶级界限内的 高峰,对后来的 经济思想有重大 影响。 大卫李嘉图于1772年出生于英国 伦敦一个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他 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多,14岁就开始跟 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后来,因婚姻和 宗教问题与父亲脱离关系,自己经营交 易所,干得非常成功,十年之后就拥有 了200万英镑的财产。一、时代的产物 1、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功成名就后,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 自然科学;1799年李嘉图偶然得到一 本国富论(可见他“师承”斯密) ,成为这本书的一个真正“赞赏者”。 同时当时英国脱离金本位制的特定环 境使李嘉图

2、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很大 的兴趣。最终,他在分析、批判前人 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 问题,将经济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阶 段。 (一)、“世界工厂”(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1)原因:产业革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2)表现: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原材料。 (二)、“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发展自由贸易。原因:(1)国外廉价原材料进不来;(2)工资、地租提高,商品成本上升。3 3、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社会状况对经济理

3、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19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 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 活动的干预,废除活动的干预,废除“ “谷物法谷物法” ”,发展自由贸易,发展自由贸易 。1、财富增长的条件阅读P12回答 其中的问题(2)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地租 三部分,资本来自利润。(1)必要条件:增加资本积累。(3)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重点阅读P13上回答 其中的问题斯密劳动价值论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决定不是使用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4、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 决定决定的。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交换价值不是使用价值决定不是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是没有使用 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耗费的劳动决 定。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2、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批判斯密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 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1)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交换价值;重点3、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 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4、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

5、耗费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48小时0.5小时4小时(3)、评价理论贡献: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 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 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 的最高峰。局限性:比较李嘉图与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异同斯密劳动劳动 价值值 理论论李嘉图劳动图劳动 价 值值理论论相 同 点使用价值与 交换价值的 关系商品价值的 决定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 西可能有交换价值有时由生产该商品 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有时由交换 价值决定没有使用价值 的东西肯定没 有交换

6、价值由生产该商 品所耗费的 劳动量决定都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 值的尺度,都认为商品的价值由 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不 同 点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阅读P14回答 其中的问题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 动的产物;观点一: 工资和利润来自 雇佣工人之劳动;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工人创 造的价 值总量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租都增 加,但工资、地租增量少于利润,则 地租和工资相对下降。相对工资指什么?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1)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2)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 活必需品

7、。(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人生活有下降趋势。阅读P15回答 其中的问题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4)原因:真 实反映工人生 活水平的是实 际工资,而非 名义工资。(1)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 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2)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 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 人生活有下降趋势。(5)局限:工 人实际工资下 降不能归因于 人口增长。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一、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一)李嘉图的经济主张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8、,反对国 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二)李嘉图对政府职能的认识是怎样的?取消国家干预。他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 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 。李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的主张有何共同点?李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的主张有何共同点? (1)都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 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 配置。 (2)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3)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 和维护公共事务上。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废除谷物法的必要性 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 ,因此,工资高低决定利润大小。工资上升,利润下降;工资下 降

9、,利润上升。所以,要提高利润,就必须降低工人工资。他又认为,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的价值是由 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其他必需品的价格决定 的。因此,要降低工资,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 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个人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如何才能降低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呢?李嘉图认为有两种方式:一 是通过贸易的扩张,从国外进口廉价的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从而使国内市场上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二是通过机器改良, 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本国生产的食物和必需品的价 值,进而降低价格。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一)废除谷物法1、废除谷物法5、利润 上升4、工资

10、下降3、必需 品下降2、外贸 进口重点二、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一)废除谷物法(二)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阅读P17材料,思考:(1)李嘉图与斯密关于“绝对成本学说”的 异同何在?(2)对任何国家来说,只要按照李的观点 参与国际分工,就一定会获得好处吗?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内容:(1)原则:有利取重,不利取轻。(2)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劣中选优;(3)所有或相当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优 中选优。(三)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异: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各国生 产相同的几种产品,都有各自的优势和 劣势。如果各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 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

11、对外贸易,用自 己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换取本 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 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 取好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更强调比较 优势或比较成本原理。他认为本着 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即使 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 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所有或相当 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 国家仍可优中选优,选择更大的产 业来集中发展,这样就都能从对外 贸易中获得利益。同:都强调了不同国家积 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自由 贸易、增进各自利益的 必要性。(四)对比较成本学说之评价积极: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 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 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

12、际分工、 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 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 一系列简单、苛刻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把 复杂、多变的经济抽象为静态、凝固的状态 ;(2)该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 ,未能全面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 要原因;(3)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 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局限性在于 补充: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 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2)除了社会生产力以外,影响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还有以下因素: 第一,自

13、然条件; 第二,各种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国家的政策。国际价值规律是国际范围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 值由生产该商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 品交换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局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 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 自己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它同斯密“绝对成本学说”一 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 世界霸权的愿望。参与国际分工是一把双刃剑,对现在发 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 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 国的经济安全。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斯密李嘉

14、图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阅读P14回答 其中的问题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 动的产物;观点一: 工资和利润来自 雇佣工人之劳动;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 租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 少于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 下降。质量揭示了三 大阶级对 立的经济 根源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一、时代的产物(理论产生之客观必然性)1、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2、英国生产力快速发展。3、“谷物法”的存在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利减少,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此法,发展 自由贸易。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1、财富增长的条件:逻辑框架重点2、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批判、提出、发展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工资利润地租工资利润地租三者都是由工人 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价值的一部分工人劳动的 全部成果自然力的产物观点一观点二 资本家支 出的补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