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88895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稿(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卑劣的达赖大肆鼓吹“”妄图分裂祖 国时,当阴险的西方国家不顾廉耻,公然支持 “”时,我们热血沸腾,无比愤怒!因为, 任何时候,一个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不容许 受到侵犯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就有这 么一个孱弱的王朝,领土任由外族割裂,主权 任由外族践踏,而一批忠勇之士徒有热血,空 握吴钩,请缨无路,壮志难酬,一声声叹息绵 延千古,令无数后人扼腕今天,我们共同来学 习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兼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走近这位悲剧英雄,去体 会他内心的愁苦与愤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的怀古,大多 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学习目

2、标:1、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 点2、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南宋时, 有一个人,他是一员武将, 戎马一生,满心想的都是收复失地; 有一个人,他.是一位词人, 笔耕不辍,魂牵梦萦的还是收复失地! 魂牵梦萦的那片土地呀, 是他一生的牵挂! 这个人就是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 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 。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 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 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3、,弓如霹雳弦惊。了 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3 岁前,在中原金国统治区生活和 起义。他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养大, 受影响颇深 2442岁,南归以后仕宦生涯。 屡遭排挤打击,此期词作以抗金救国 为多,词情悲壮慷慨。4368岁,罢职后的闲居生活。 仍然希望报效国家,临终大呼“杀贼” 数声,含恨去世。纵观辛弃疾的一生,首先是一个中原 起义的豪杰,一个力主抗金的 名臣, 一个有才略有建树的地方官,一个凛 然有节气的爱国志士。总之他首先是 一个有抱负有才智的政治家、军事家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

4、廷的重用。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 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 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 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 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 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 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 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 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寻常巷陌英雄无觅(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普通)(寻找)用 典辛弃疾词好用典故,那么这首词 一共运用了几个典

5、故?请概括出 来 参考:孙权坐断江南;寄奴 成功北伐;元嘉仓皇北顾; 佛狸神鸦社鼓;廉颇忠勇遭弃孙权其人:孙权其人: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 权? 明确:京口是孙权开创基业的地盘;孙 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南宋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 入侵之敌,同样有长江天堑但是,孙权打败 了曹操,并且开疆拓土,最终促成三足鼎立 的历史局面但南宋王朝却不思进取,偏安苟 且,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于是才会发出“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表达了对孙 权的赞叹和对统治者的谴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明确:雄浑壮阔,气吞山河,

6、可以 想象出当时刘裕叱咤风云的英雄形 象.作者借刘裕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梦想抗金,匡复中原,建功 立业的伟大抱负.刘裕其人:刘裕其人:作者态度及目的:作者态度及目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赏析:宋文帝宋文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作者用典用意作者用典用意1这个典故中的“草草”是什么意思 ? 明确:草率;轻易地 2刘义隆有什么特点? 明确:好大喜功,轻敌武断 3刘义隆北伐的结果是什么?作者 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 明确:遭致惨败,仓皇北顾反对当 时当权者韩侂胄草率出兵北伐“ “佛狸祠佛狸祠” ”景象:景象:作者用事目的:作者用事目的:“四十三年,望中

7、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 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这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 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 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 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 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1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的景象? 明确: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欢聚一堂, 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 2“可堪回首”是什么意思?在那里热闹的是

8、金人还是汉 人? 明确: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根据当时 的地理形势(佛狸祠位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面)可知, 热闹的是汉人 3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 明确:要准确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对佛狸祠有深刻的认识 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 ,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 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 ,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 ,当然是不堪回首4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明确:作者充满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时机北伐 ,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变了,到时再北伐, 无疑

9、是难上加难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 迫感 5那么,作者是不是就认为时机净丧,将会无所作 为呢? 明确:当然不是对于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 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免前人的覆辙而准备是否 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人用什么样的 人主持其事他曾向朝廷建议,应当把用兵大计委托 给元老重臣,实际是以此自认,准备以垂暮之年, 挑起这副重担;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像的那样,于 是就想到了廉颇廉颇廉颇 作者用意作者用意 用典意图:借廉颇抒发自己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这最后一句充分地表现出辛词“豪放悲壮”的风格特色。1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 明确:希望像

10、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 起用,为国效力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 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 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 2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 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谁问 ”这一感叹!流露出满腔悲愤 总结用典的目的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 的决心 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借鉴历 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不堪回 首 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抒写了自己 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 的苦 闷 多少次,他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多少次

11、,他的 耳畔回响着清角吹寒;多少次,他的梦乡是铁马冰河; 多少次,他的眼前是大漠孤烟可是他不敢回首,回 首之后那情那景只能在灯火阑珊处,只会令他望尽天涯 路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饱含着他多少无 奈与悲凉,饱含着多少壮志难酬与英雄气短的苦闷!但 是我们的辛弃疾从不言败,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 求.这里有一种大气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厚重;这是 有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惆怅而又慷慨;这里有一 种跨越时空的穿透和打动,一切世俗的软弱和放弃,都 在诗意的光泽里消融;这里有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浸 润着人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任情感汇集成河流,千 年不息,一直流到宇宙的那一端.思考思考:

12、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孙 权权和和刘裕刘裕?为何一略一详为何一略一详, ,在这二人身上寄托了什么情怀在这二人身上寄托了什么情怀? ?上片内容: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 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详写刘裕 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 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 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 采用”的意思。 下片内容:1、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伸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 心情?作者

13、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 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 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 复中原的不满。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 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不同点: 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 朗,旷达乐观. 辛词中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 含蓄,蕴藉,激愤,沉郁.词词的上片描绘绘了初春时乡时乡 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间桑树树萌发发出新芽,东邻东邻 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缓的山坡上长长着细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犊在那儿鸣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树林,晚归归的乌鸦乌鸦 散落在那儿栖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