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03150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2018 届中考化学专题冲刺届中考化学专题冲刺-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氧气及其制取押题模拟训练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梢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答案】A【解析】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大试管、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收集装置为集气瓶,水槽等装置和仪器而在实验中用不到烧杯和玻璃棒,选 A 2、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答案】D【解析】A该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装置于一体,所以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万一瓶炸裂,熟料瓶的材质轻,破坏力小,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二氧化碳的制取也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也能用浓硫酸干燥、当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时,能进行二氧化碳的验证;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选 D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不易变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浸没在植物油中的铁钉容易生锈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答案】B2【解析】A氢氧化钠暴露在空

3、气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浸没在植物油中的铁钉不容易生锈;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降低。选 B4、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选项目的方案A 除去木炭扮中的少量 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 除去 KCl 中混有的少量 KClO3 取样,加二氧化锰,充分加热C 鉴别化肥 NH4Cl 和(NH4)2SO4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D陈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答案】D【解析】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

4、能引入新的杂质。A 在空气中灼烧,木炭会燃烧,不符合除杂要求;B、加二氧化锰,充分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由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引入新的杂质。C NH4Cl 和(NH4)2SO4都有铵根离子,都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D、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固体氧化铜,氮气不反应;选 D 5、空气中能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B【解析】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氧气能和食物中的物质发生缓慢氧化,使食物变质。选 B 6、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

5、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3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答案】C再改变;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 pH 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 不会等于或小于 7.选 C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 N2的体积分数约为 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答案】B【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 0.03%,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

6、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选 B8、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aCO3固体CaO加足量稀盐酸,过滤BO2气体H2O通过浓硫酸洗气、收集C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 Fe 粉,过滤DNaCl 固体KNO3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答案】B4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

7、子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答案】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木炭有可燃性;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是主要成分为铁,一定含有杂质碳的混合物;C原子核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的原子核中只有含有质子,没有中子;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选 B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答案】D1

8、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5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答案】A【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错误;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错误。故选 A。二、非选择题12、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9、,并用制得的氧气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答案】(1)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 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解析】(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不利于导出气体,因略露出单孔塞即可;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乙中温度低的白磷不燃烧,丙中温度高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14、加热分解 15.8g 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6g【解析

10、】设加热分解 15.8g 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15.8g x316/15.8g=32/x x=1.6g答:略 615、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 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1) 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g。( 2)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0.8g (2)2.5%16、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 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0,加热到完全

11、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答案】7.68g717、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1.5g 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 21.9g 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 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答案】 9.6g;氯化钾 14.9g、二氧化锰 7g。【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氧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氧气的质量为 31.5g-21.9g=9.6g;因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x2KClO3 2KCl+3O2 149

12、 96x 9.6g149/x=96/9.6 x=14.9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21.9g-14.9g=7g 18、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8A 中无明显现象, B 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产生的气体是_ 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向 B 试管中重新加入 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滤渣质量等于 ag红砖粉末的_在反应前后

13、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拓展应用】己知 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 101.2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 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g。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查阅资料】KOH 与 NaOH 性质类似,也能与 CO2反应而变质。写出 K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设计实验】(l)

1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不成立。(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 CO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9(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 2 成立【答案】探究一(4 分):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氧气化学性质和质量C 中产生气泡较慢【拓展应用】3.2g 探究二(5 分): 【查阅资料】2KOH+CO2=K2CO3+H2O 【设计实验】(l)l(2)不可行,因为 CO2能溶余水(或与水反应),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3

15、)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滴加足量 CuCl2溶液,静置后滴加酚酞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色猜想 2 成立(说明:设计思路为先除尽 CO32-,然后证明 OH-存在。合理即可)19、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10(1)以下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 a 的名称是_;(2)1773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说出一种) 。【答案】 (1)锥形瓶(2)C(3)拔出橡皮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0、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11【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Na2CO4) ,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 1】小明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