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8331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教育学会王兴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学生-实现有效教学的 基础徐 州 市 教 育 学 会 王 兴 举一、什么是有效教学?1、有效教学是从美欧引进的教学名词,它的 英文表达是:effective teaching或 effective instruction. 2、在英文中有效的有两个词(形容词):effective解释为有效的、生效的,着重于“ 产生某一期待效果”。efficient解释为有效的、有效率的,着重于 “产生预期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例句:The new drug is very effective.( 这种新药很有效。)A skilled surgeon is efficient.(熟练 的外科医生的工

2、作效率是高的。) 可见,“有效教学”不包含“效率”的意思,所以 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能够实现教学目 标的教学。按中国人传统的说法就是“好的 课”。二、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做什么?实现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 一、学习是什么?学习是教育实现的方式。 鲍尔和希尔加德的学习论中认为学习是“一个主 体在某个规定的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 个情境的行为或行潜能的变化。” 我国学者认为:学习是指人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 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 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也不一定表现出 外显行为。二、人在学习过程有两种基本模式:同化:新知识被原来知识所接纳。顺化: 新知识一时无法为原

3、来的知识所接受, 则要对原来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重组乃至改造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化和顺化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模式。建构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情境,学习者 要在情境中进行实践性活动,即与情境相互作用 。二是学习者要有一个自已原来的知识,并且是 有结构的。三、人类的学习是个建构过程。学习的发生必须具 备情境、实践、协作交流、意义建构几个基本要 素。因此学校教学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这几个学 习发生的基本要素。 四、结论:1、学校中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已主动建 构的过程。2、学校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生 发生建构所必须的那些基本条件,并引导学生主 动地建构,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3、教师的主导

4、应是个有目标的活动,这 个目标是课程、教材所规定的目的和目标。三、实现有效教学教师每个教学环 节应当怎样做?一、分析教材和明确教学目标。分清课程目的和教学目标。(资料八p3)1、 教学目标的确定(资料七p910)。1)、教材结构和认知结构分析。2)、确定每个小知识单元学目标要求的层次。课程目的-教学单元的要求,确定要求从低 到高怎样分布- 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要求要适合学生的起点认知和 能力。4)、教学目标的表述三原则:用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示目标;用行为词语表示结 果;找不到适当的行为词语时,用迂示例把内部 心理活动表现为外显行为。5)、教学目标表述的五要素:学生;行为;结果

5、;条件;标准2、熟悉和分析教材1)、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完成自已对教材的 表征,形成自已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体验。2)、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已有的、可能的表 征、理解、体验。3)、把教师自己对教材的表征、理解、体验与 学生的表征、理解、体验结合起来。4)、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呈现方式 。5)、确定教学目标和熟悉、分析教材是在不断 交互进行中深入并完成的,不是截然分为两段进 行的。3、存在下面的问题导致低效。1)、把课程目的当成教学目标。2)、以教师的表征、理解、体验的方式 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3)、完全以学科知识的逻辑呈现教学内 容。二、设计教学方案: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境和教师组 织、

6、引导方式。1、 完成两项设计工作,一是这节课的整体框架 设计-教学模式选择。一是教学框架结构的每一 个阶段教师和学生行为的设计-教学的预设。2、教学设计要尊循的两个原则: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那是教学的起点。告诉了我们设计的起点。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 的建构过程。告诉了我们怎样预设。3、存在下面的问题导致低效 。1)、假定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东西什么都不知道, 是一张白纸,任教师去涂抹。2)、假定学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中所描 写的那样,是理论化的学生。3)、假定学生是教师自已感觉、想象中的学生。 总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从自已所教的学生真实 情况出发和预设的,不符合

7、学生的实际,教学效 果当然不会好。三、教学实施1、在教学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引导、诱 导、帮助、组织。注意(1)、教师的讲解、演示既是引导、诱导, 己也是学习情境的创设,不可否认其作用。(2)、练习是个情境的创设。练习促使学生 学会如何从习得的知识中提取需要的知识和学会 问题解决。在这两个学会的基础上实现复习和巩 固。2、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学 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不可变的,教师要随着教学 的进程不断地调整自已的教学。特别是当教师的 预设与教学实际发生矛盾时,要做到既不让教学 失控,也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按照学生实 际情况设计教学就会提高预设的合理性

8、。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把全体学 生都组织到学习中来。3、存在下面的问题导致低效。1)、当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发生矛盾时不 能及时调整自已的教学。2)、教学中往往用教师自已的想法代替 学生。3 )、教学中没有关注不同的学生的学习 状况,特别是教师认为的差生。四、学生学业评价。1、学生学业评价主要方式是考试、测验。考试 、测验有两种:常模参照性测验:是选拔性、排队性考试,如 升学考试。以平均成绩为命题基准点,强调区分 度,以便用成绩排队。目标参照性测验:是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 测验,是教师常用的测验。以教学目标为命题基 准,考查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教学 目标要求。它是达标性的

9、,不是选拔性的,其总 分不具有排队性。2、目标参照性测验可以告诉教师和学生自 已,(1)、所考的知识那些已掌握,那些 尚未掌握。(2)、所考的能力那些已具备 ,那些尚上学未具备。这两个信息对学生自已了解和调整自已 的学习很有用。对教师了解自已的教学状 况,调整自已的教学,有针对性的辅导学 生的学习也是很有用的。3、但是我们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两种测验的区别, 把测验统统当成常模参照性的测验。只看在通常 教学中基本无用的分数。使平时的教学失去了自 我调整的功能,教师除了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情 况可以说一无所知,教师的复习、指导失去了针 对性,也就是失去了有效性。4、学生混淆了这两类测验,很难实现对自已

10、学习 的反思,就难于提高。只能靠多做题来弥补,势 必增加学习负担。四、结论一、教师上一节成功的课需要那些知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好一节课教师 必须具备下面几个方面的知识。1、学科知识,2、学科教学理论的知识,3、学生知识,4、经验知识。 二、这四个方面的知识中1、2是可以习得 的文本知识。它们必须与3、4结合起来才 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否则它们的作 用是很有限的。特别是2,由于教育心理理 论的统计性质,教师教学的具体性,理论 与实际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所以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有限的。三、学生的知识有以下内容:1)、学生的生活经验,2)、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知识的前概念和前理解,3)

11、、学生的起点知识和能力,4)、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策略,5)、学生的习惯和情感。注意:这几条指的是教师所教的具体的学生情况,不是理 论上说的学生的情况。学生情况的获得主要通过教师对自已所教的学生的调查、 观察,以及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分析,教师把情况综合集成 ,获得对自已所教学生的认识。四、可见在教师的必备知识中,关于学生 的知识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基础。学 科知识也是基础,但与学生知识相比 ,学 生知识则更显重要。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 重要,但经验的获得离不开教学实践,离 不开具体的学生,和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 解 。 五、教师应当怎么办?教学的低效不是理念问题,在教师具备了学科 知识前提下,主要是对学生具体情况不了解、不 掌握,教学闭门造车,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 错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概源于此。1)、教师要以调查为手段了解学生,掌握有 关学生的五方面知识。2)、学习学科教学理论,注意一定要结合教 学实际。3)、要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形成自已对教 学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要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 教师个人教育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