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99754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市八年级语文上册5《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2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品析“无非” “实在” “大概” “居然” “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3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德育目标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2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

2、考和感悟人生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引导学生揣摩品读重点句段,悉心体会作品的结构方法和富含浓郁感情的语言。2研讨探究法。散文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引导学生研析重要句段,如反语、副词的表意等,以求准确深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 图。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复习:1. 鲁迅本名?2.他的籍贯?3.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树人,籍贯浙江绍兴,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鲁迅作品?1. 风筝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社戏 ;4. 阿长与山海经 。

3、解题: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教解剖学的老师。“鲁迅的老师”可以吗?2小资料:藤野先生简介: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 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藤野从小学过汉文,1896 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的助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 年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 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915 年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解除职务。1919 年回故乡开诊所,1945 年在福井逝世。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 ;叙

4、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 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 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鲁迅求学经历时间求学经历少年时在绍兴三味书屋读私塾18 岁在地京水师学堂学习半年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开矿毕业后在日本东京预备学堂学日语毕业后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回东京提倡新文艺学习本课: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5、: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人对藤野先生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多种教辅资料的答案都有问题这为你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学习课文 整体理解填空藤野先生选自_,体裁是_。朝花夕拾散文我们学过的课文,还有哪篇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3按时间和地点的转移,将本文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东京前三段;2.在仙台中间部分;3.在北京后三段这三部分各是什么具体内容?1.在东京,表达对_的厌恶(清国留学生) ;2.在仙台,回忆与_的交往(藤野先生) ;3.在北京,表达对藤野先生的_和_。 (感激怀念)小资料:与本文相关的鲁迅经历:1902 年 3 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的弘文书院学习日语

6、,然后于 1904 年月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两年后又返回东京修德文和筹办杂志,直至1909 年 8 月回国,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回国后,先在杭州和绍兴教书,后来应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去教育部工作,1912 年 2 月到南京,3 个月后随教育部迁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1926 年初春,去厦门大学担任教授。 藤野先生即写于此时。阅读“在东京”朗读: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fi 鲜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

7、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东京上野公园:是东京最大的公园,也是东京的文化中心。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 年改为公园。公园面积很大,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都立美术馆等,有“史迹和文化财物的宝库”之称。上野公园的著名还在于每年春天盛开的樱花,上野赏樱是东京人的传统习俗。东京上野公园(图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 “无非”是什么意思?无非:只不过。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表达作者对东京的“不满” ,可以吗?表现作者什么感情?4外貌描写的艺术匠心请找出这一段中的外貌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

8、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 sn 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作者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并非全面描写,而只是抓住一个特点。想一想抓住了什么特点?为什么抓这个特点?抓住了“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特点。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抓住这一特点,可以画出他们的灵魂。 小知识:辫子的故事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 。20 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

9、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清朝末年,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例如鲁迅,率先把辫子剪去。所以当时仅凭辫子就可以辨别对清王朝的态度。也有的辫子剪掉后又后悔了,就续一条假辫子。鲁迅小说阿 Q 正传中的“假洋鬼子”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革命来了,就把辫子盘在头顶;革命失败了,就放下来。附:鲁迅“断发照” 鲁迅到东京之后的“断发照” ,以此表示与大清王朝的决裂。 (出现图片)留辫子,是保皇党;剪辫子,是维新派。那么这些“清国留学生”属于哪一派? 属于两面派:留着辫子,说明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盘在头顶,表明是思想进步的“维新派” ,但又留有后路:一旦维新失败,还可把辫子放下来,就又变成了“保皇派”

10、。 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修辞”有两个意思:1.使用修辞格,如比喻、拟人等;2.选择字词句。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比喻。很形象,有嘲讽意味。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位于本州岛的东南部,距日本首都东京 80 公里,俯瞰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它是个圆锥形的火山,海拔 3776 米,山巅终年白雪皑皑,顶上有一个直径 800 米、深 200 多米的火山湖。自公元 781 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 18 次,最后一次是 1707 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 富士山(出现图片

1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油光可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头发上擦了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有讽刺作用。 鉴,镜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照镜子。 说文解字:“监”与“鉴”监:像一个人在盛水的“皿”中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照镜子” ,引申为“镜子” 。后来有了铜镜,“监”又写成了“鉴” 。鉴: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作者的初稿并没有“成群结队的”这几个字,想一想,鲁迅

12、修改时为什么添上?“成群结队”表示“清国留学生”中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这就增强了讽刺的力量。朗读: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加以)满房烟尘斗乱(飞腾杂乱。斗,同“抖” ) 。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是在学跳舞。 ”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加红色的斜体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几本”表示可买的书不多;“有时”表示值得一转的机会也不多;“倒也还”表示语义勉强。6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 “那

13、是在学跳舞。 ” “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是“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人”?了解许多无聊的事;这也是讽刺说法对“清国留学生”充满厌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学生”?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参考阅读自题小像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译诗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对你的眷恋,虽然你风雨飘摇,象夜晚一样黑暗。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理解本段在结

14、构上的作用这一段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不离题。有两个作用: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暗线,也是主题的一个方面) 。阅读“到仙台”朗读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7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驿站:车站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P3客死:死在异国他乡仙台简介:日本本州岛东北的城市。1904 至 1906 年鲁迅在这里学习医学。当时仙台市有 10 万人口。现在的市西青叶山麓建有鲁迅纪念碑。上:鲁

15、迅在仙台留学时租住的木屋。下:仙台鲁迅塑像鲁迅长孙周令飞,孙女周宁及其女儿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像。当时的仙台医专(配图)朗读 学习生字词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朗读 学习生字词我先是住在监 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鲁迅在仙台为什么受到优待?作者自己认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 。就像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朗读 学习生字词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