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97654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27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l一、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l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l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特点l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l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育 理念l六、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一、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l(一)小学数学课程的新理念l数学课程标准指出:l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 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 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 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 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 进步和发展。 l实现“人

2、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l包括两个方面,l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l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 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等数学活动。l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l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 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 、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 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 基础

3、,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 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 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 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 部分。实现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的首要任 务是课程改革。l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删除那 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与数学发展相背 离、与实现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的, 而恰恰是导致大批数学差生的内容,如 枯燥的四则混合运算、繁难的算术应用 题、分数与工程问题应用题、正反比例 应用题。l同时,在突出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生活 的原则下增加估算、统计、数据分析、 空间与图形以及等知识,使学生在全面 认识数学的同时,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心。 3.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4、得到不同的发展。l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 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 性的过程,人人学有用的数学。l因此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学生获得 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有 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 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 数学需要,为对数学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与 呈现方式的改变l1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 学生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 ,具有趣味性和富于挑战的。l数学的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的,适应 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 的内容

5、。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 味的内容。l课程内容应当成为学生从事观察、实验、 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生动的素材。 l2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更多地 采取情境化、问题式的方式。l以问题情境l建立模型l解释应用与拓展l的基本模式开展。(三)数学的学习的方式和评 价方式的改善l1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 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l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 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l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l改变教师角色,教师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 者、引导者、合作者。 l鼓励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 考的学习方式。 2实行多元性多样

6、化的评价方式:l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学生自 评、学生互评。 l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低年级主要采用定 量评价的方式。 l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内评价、学生 成长记录、课内外作业的评价等。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l1总体目标l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 l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 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 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 要的应用技能; l l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 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 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l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

7、 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l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 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 展。 总体目标特点 l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学生发展。 l把过程目标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 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l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l倡导学习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知识、 技能和思想方法。 2. 总体目标的解读l(1)数学与数学知识l首先是数学的本质,也就是 “什么是数学” 的问题,就世界范畴而言,有两种说法, 即 “数学是演绎的科学” (古希腊为代表 )与 “数学是量的科学” (中国古代、印 度古代为代表),前者重视几何,后者重 视算术与代数。而康托在1883年则提出

8、 “ 数学的本质在于自由” 的著名论述。 l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 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是否可以简 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 “数与形 以及演绎” 的知识。l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 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这种问题比比皆是;乃至有些学者曾 经提出过如果一门科学不能用数学进 行表述,则它就尚未形成科学的论述 。 l而数学活动则是由问题语言(包括 符号)论证命题以及数学观点这 样五种成分所组成。l对于中小学数学而言,数学活动可以 简单的描述为:l在现实中提取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 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解决。l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 积累起来的。 (2)基本的数学

9、思想方法l布鲁纳提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 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 道的 “光明之路”。l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 符号化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 思想” 和 “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 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 l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 :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 、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 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 型思想。l对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 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 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 l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 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

10、础, 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l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 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l就中小学数学而言,大致有以下十种:l变换与转化、分解与组合、映射与反映、 模型与构造、概括与抽象、观察与实验、 比较与分类、类比与猜想、演绎与归纳、 假说与证明等。 (3)数学思维方法l数学思维的特性:l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l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l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 成四个方面:l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 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 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监控等);l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 直觉思维三种类型。l数学思

11、维的一般方法:l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 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 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 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l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 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l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 性、独创性。 (4)数学能力与技能l数学能力的构成,分为三个组成部分:l即认知、操作与策略。l认知对概念、符号、图形、数量关系 与空间关系的认识;l操作对解题思路、解题程序和表达及 逆运算的操作;l策略解题直觉、方式方法、速度及准 确性、创造性、自我检查、评定等。数学基本能力分为:l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l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 记忆、运用的能力。 l技能是指完成某项任务的心智或动作 的活动方式,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形成 。l技能的高低是由动作本身和动作方式 的熟练程度来衡量的。l中小学数学技能可分为两类:l(1)心智活动技能如计算技能、恒 等变形的技能、解方程、不等式的技 能、推理论证技能、运用数学方法的 技能等。l(2)动作技能如绘图、学具制作 、测量的技能、使用计算工具(算盘 、数学用表、计算器、计算机等)的 技能等。l动作技能的学习分为认知分解定 位自动化四个阶段;l心智活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则分为:认 知示范(模仿)有意识口述无 意识内部语言四个阶段。(5)数学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

13、培养l“再发现” 也是一种创新,是指对于思维的方 法而言,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式认识意义的 新颖独立的思维活动。l培养学生的发现性思维,这里的发现也指教 育意义上的广义的创造性。对于中小学生而 言,创新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指 “再发现”。l通过 “再发现” 式的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 ,就有可能产生量到质的变化,达到真正意 义的创新。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 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l(1)启发创造诱因,即启发学生敢于和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l(2)信息储备,使学生牢固图掌握基础 知识与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补充与延伸 等;l(3)思维方式、方法上,强调独立探索 、钻研、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灵活

14、性 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总结经验与体会等。 创新精神的培养l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三项策略,要求 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l(1)数学要 解决的活动应由学生独立地进 行,教师的指导应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景 、启迪思维、引导方向上;l(2)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体现在问题 具体解决的过程中;l(3)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要尽量通过问 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唤醒 他们的好胜心和创造力。 数学实践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l一方面是能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在 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从而对数学感兴趣 ,保持好奇心、增强求知欲,锻炼坚强的 意志,建立良好的自信心;l另一方面是在开展数学活动中

15、,通过在现 实生活中提取问题、合作探究、积累经验 ,使数学的学习与活动不再停留于解题的 过程,或者说扩大 “解题” 的外延,在 “解 决问题中学习”,从而感受教学活动之美,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活力。 (6)应用数学的意识l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 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l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 “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 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 “在解决问题中学 习” 的深化。l新旧教材中,都配备有所谓的应用题,有 许多内容已经很陈旧,与现实生活相差甚 远。 l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 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l增强应用数学的

16、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 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 动探究。l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 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 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 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 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7)数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l“目标” 所列举的 “情感与态度” 的四项指 标中,已包括了学习数学的价值。l提高到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就回到了 “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上来了。l教育应当承担对人的发展和完善的终极 关怀,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 的归宿。自然不可能仅由数学教育这一 小块来承担此大任。 l对数学教师来说,通过观念的转变,并 实施于学与教的变革中,则要根据学生 的差异及潜能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实现 最大的开发。l要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年龄段、不同 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有所不同的实施。l相信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能通过对 施教对象的数学教育与教学,使其价值 观更加突现,使我们的学生更加茁壮的 成长。 三、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