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5544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4智力动机情绪人格(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智力*1第一节 智力概述一、能力1、定义: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 成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中表现 出来,并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v能力是完成活动的必要前提,又在人 的活动中表现出来;v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且是完成 活动所必需的,但是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 心理特征并不完全是能力;Date2第一节 智力概述2、广义的能力概念:v能力是“所能为者”v能力是“可能为者” 3、能力的分类:v一般能力:从事各类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基本能力。v特殊能力:在某种活动所必须具 备的能力。Date3第一节 智力概述3、能力的分类:v认知能力v操作能力v社交能力v模仿能力v创造能

2、力Date4第一节 智力概述二、智力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 、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是个体在遗传基 础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在吸收、存 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得到现 。智力是能力的一种。“良好而持久的动机可以弥补IQ上的缺陷。 ”Date5第一节 智力概述三、智商与智力差异 (一)智力测验的报告分数 1、心理年龄:比内智力测验 2、比率智商:IQ=MA/CA*100,其主要问题是只 适用于儿童,而不适合成人智力水平的表示。 3、离差智商:IQ=100+15Z,Z=(X-M)/S,意义是可以表示个体智力水平在同龄团体中的 相对位置。Date6第一节 智力概述(二

3、)智力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1)定义: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智力特征上的差异。(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服从正态分布。(3)智力结构的差异:如有的人记忆力特别好,有 的人言语能力特别好,有的人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强。(4)智力发展过程差异:v稳定发展v早熟v晚熟Date7第一节 智力概述2、智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v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v智力构成上有差异n在空间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差异随年龄 而增大n在数学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n在言语能力上女性优于男性 (2)职业差异: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 (3)种族差异Date8第一节 智力概述3、差异的原因v遗传因素(同一团体内部)v后天环境(不同团体)

4、v智力测验的文化公平性Date9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一、智力的因素论1、二因素论:(1)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2)根据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 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两种因素构成。(3)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相互联系,其中一般因素 是关键。v算术作业所需特殊因素:数概念v几何作业所需特殊因素:空间关系v语文作业所需特殊因素:言语能力Date10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卡特尔提出 (2)一般因素可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3)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动能力,由速度 、能量、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组成,指一般推理能力 、记忆广度、抽象思维、信息加工速度等。 (4)

5、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由词汇、社 会推理、问题解决等测验组成。 (5)流体智力主要解决新知识学习、新问题解决, 受遗传素质影响。Date11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6)晶体智力处理学过的、见过的问题。 (7)发展趋势Date12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3、智力多因素论(1)由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应用了因素分 析法;(2)智力由七种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或因素 构成;(3)但后来的研究表明,七种因素之间并非 完全独立,中间存在共同的成份。Date13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二、多元智力理论v加德纳 v言语智力v逻辑数学智力v空间智力v音乐智力v身体运动智力v人际关系智力v内省智力Date14第二节 智力的理

6、论三、智力结构论 (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2)智力可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每个维 度有几个水平。v内容:视、听、符号、语义、行为v操作:评价、聚合思考、发散思考、 记忆、认知v产物: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 换、应用 (3)每个维度有若干水平,因此,在理论上可分为150 种智力。Date15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四、智力的 认知理论 1、智力的三 元理论:斯 腾伯格Date16第二节 智力的理论2、PASS模型注意唤醒系统(A)同时性加工s 继时性加工系统s计划pDate17第三节 智力测量1、信度:测量的可靠性,多次测量结果的一 致性,用两次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 2、效度

7、: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特性准确测 量的程度。 3、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测量 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其作用是:原始分数 与常模团体相比较,解释他在常模团体中的相 对位置。表示方法有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 统。Date18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遗传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 子女的现象,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一)家庭谱系研究(二)双生子研究(三)父母亲与亲子女、养子女的相关程度Date19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二、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略有相关,可将之归于后天 环境的影响。2、子女从条件差的家庭到条件好的家庭,智商会有 所提高,大

8、约提高10至12分左右。3、早期干预的确能够提高儿童智力,不过提高作用 是有限的,其促进作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4、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Date20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三、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1、是否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儿童之间,接受良好教育 的儿童与接受较差教育的儿童之间存在差异。2、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 发展了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课堂教学和课外兴趣小 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3、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各方面潜能。Date21第四节 智力的影响因素四、社会实践对智力影响1、智力和其它能力一样,都需要在实践活动 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正如“施用

9、累能”一词所说 ,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2、多元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在实践中实现。Date22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23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一、需要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或缺乏状 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 定的要求,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需要的特点: (1)需要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诱因),是对一定客 事物的需求。 (2)需要具有动态性. (3)需要具有驱动性. (4)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和兴趣的形式被人 体验着。Date24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二、动机的概念1、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2、动机是

10、支配着行为方向和强度的内在因素。3、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动机是需要动力作用 的直接体现。4、动机总是和个体的行为联系着的。 Date25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三)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引起和发动人的活动,调动人的积极 性。 2、指向功能:使人的活动指向一事实上的目标,有 明确的目标,则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 3、调节与维持功能:调节工作目标,维持活动强度 。Date26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二、动机的产生1、需要动机产生的内在原因(1)需要要达到一定的紧张程度,或迫切程度,才 能上升成为动机。(2)当人们采取一定行动,使需要得到满足后,这 种不平衡或缺失状态得到消除或减弱,但以后还会回 到不平

11、衡状态。2、诱因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1)诱因是可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刺激,它可以激 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个体有某种需要。Date27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3、动机、需要、诱因的关系 (1)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内部原因。当需要积累到一定的 强度,推动人体去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标(诱因)时,需要 就成为人的动机。 (2)需要往往是以愿望、意向被人们体验着,不一定会激发行为。 (3)动机就意味着行动,行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因此要有合适的 诱因。外在诱因也可以成为行动的驱动力量。 (4)以上二个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了强烈的需要,诱因 条件差一点也能迸发出强烈的动机,而诱因条件很好,

12、即使需要不 是很强烈,也能促使它转化为动机。但需要是内部原因,是转化为 动机的主导性因素。 (5)当人们需要得到满足后,不平衡得到消除,诱因吸引力降低, 动机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Date28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三、动机种类1、根据动机的起源来分:v生理性动机v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的激发来源v内在动机v外在动机Date29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Date30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Date31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1、合作需要2、情谊需要3、归属需要Date32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二、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结构 1、定义: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对自己认为重要的 有

13、价值的工作,会努力去作,尽力达成目标的内部动机。 2、两种成份 追求成功的倾向:力求成功 回避失败的倾向:力求避免失败Date33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二)成就动机的特征(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创造性2、具有坚定信念3、正确的归因方式v任务难度v能力v努力v运气Date34第二节 社会动机三、工作动机X理论:个体工作是为了钱;Y理论:个体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是内在的 动机;V理论:工作动机依赖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工作动机依赖于个体价值感与组织目标的一 致性。Date35第三节 动机理论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1、马斯洛(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2、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

14、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的心理的平衡 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个体试图 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Date36第三节 动机理论3、马斯洛面要层次理论 (1)个体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 重、自我实现,其意义分别为: 生理: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的需要,是最基本、驱 动力量最大的需要; 安全:安全、稳定、受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归属和爱;与他人建立感情和实际的联系,与他人亲近,受 到接纳 以上三者是匮乏动机的基础。 尊重:高评价,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自我实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达到完善化。 以上二者是

15、成长动机的基础。Date37第三节 动机理论(2)天生的。(3)层次越小激发力量越大。(4)在同一时期内,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必定有 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5)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级需要才被唤起 ,成为主导需要,支配个体行为。Date38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一、情绪情感的定义1、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 应,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是反映客观事 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2、情绪情感有以下三个组成部分:主观体验:对态度的体验,对需要满足态度的体验生理唤醒:血压升高、心率升高、肌肉紧张、内分 泌激素分泌增加外部行为:痛哭、手舞足蹈、紧缩眉梢Date39第四节

16、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二、情绪情感的区别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一般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 系,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发生角度讲,情绪发生较早,动物与人共同具有 ,情感发生较晚。3、反映角度来讲,情绪带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 、暂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的性质则稳定、持 久、深刻、内隐。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表现;而情感则显 得更加深沉,经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以微秒的方式 流露出来。Date40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三、情绪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基本形式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二)情绪的状态因一定事件引起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的激动不 安状态。依据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成三种状态 心境、激情和应激。Date41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1、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并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往往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状态,以同样的情绪体验大多 数事物。引起心境的原因:重大事件,与期望的差异较大。心境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