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与词的关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569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字与词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字与词的关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字与词的关系张润香 概述 传统小学的观点 现代语言学观点 字与词的复杂关系 总结概述 现代汉语对“字”的定义为:文字是记录 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重要的辅助性交 际工具。 对“词”的解释: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 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 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 (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 单独起语法作用)。 第一个提出“字词之分”的学者是章士钊先生 ,他在1907年出版的中等国文典里第 一次提出了后来成为汉语语法基础的“词”的 概念,说:“句,集字而成者也,如孟子 云: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共九字为一 句,分视之则为字,合观之则为句,此字 与句之区别

2、也,右所引句,共九字也,而 自文法上观之,则孟子、齐宣王、雪宫 皆名词;见,动词;于,前置介词,共五 词也,是一字可为一词,而一词不必为一 字。泛论之为字,而以文法规定之则为词 ,此字与词之区别也。” 字与词的关系极其复杂,尤其是引入西方现 代语言学观点之后,学术界对于字与词的 关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以下进行系统介 绍。传统小学的观点 我国古人认为, 古汉字是在语义所指客观事 物原型基础上经抽象概括创造出来的, 也就 是说, 在造字的时候就已把语言中的音、义 投射到文字上, 即所谓“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一旦成为“字”, 它 就具有了形、音、义。这是许慎说文解 字

3、以来的基本观念。说文解字就是 兼释形、音、义的。 古代汉语多为单个汉字记录单音节词,容易 造成字与词的混同,汉字形体本身的表意性 又和词义密切相联,这就使汉语字与词之间 的界限不清。汉语的词不仅仅是通过字得 到记录,而且汉语单音节词的词义本身就 是通过字形的分布和组合来显示,字形以整 体之形或局部之差来显示词义的存在状况 和发展轨迹。因此,可以说汉语中的字, 不仅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而且作为中国 人观念中的一个“中心主题”在某种程度上也 是体现词义的物质外壳,具有第二语言的 功能。 早在1975年赵元任先生首先提出:“按西方语 言学家的眼光来分析汉语并确定像结构词 这样的单位可能有用但这不是汉

4、人想 问题的方式,汉语是不计词的,至少直到 最近还是如此。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字是中 心主题, 词则在许多不同的意义上都是辅 助性的副题。” (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与节奏 )索绪尔的观点 索绪尔认为,世界上的文字有两种不同的体系, 一 为表音体系, 一为表意体系。表意体系的文字,“这 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 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 汉字”。“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文字符号“ 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 就是语 言的音、义投射到了符号上, 符号具有了音、义。 所以, 索绪尔又进一步阐述说:“对汉人来说, 表意 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

5、念的符号;在他们看来, 文字 就是第二语言。在谈话中, 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 音相同, 他们有时候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 的思想。但是这种代替因为可能是绝对的, 所以不 致像在我们的文字里那样引起令人烦恼的后果。 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 书写符号。”杨端志的观点 书写符号与语言的关系有两层: 第一层, 一切的文字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在这一层 上, 汉字与拼音文字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二层, 表意体系的文字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但这种符号 是接收了语言音、义投射的符号, 是能“和整个词发生关系” 的符号, 是能“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的符号。 所以, 在第一个

6、层次上, 把汉字与拼音文字并列, 看成同类 的符号, 并不是汉字的本质。而在第二个层次上, 把汉字看 作投射了语言音、义的符号, 才是汉字的真正的本质。也 正因为汉字符号是接收了语言音、义投射的符号, 所以它 具有了语言中的音、义, 它是形、音、义三结合的符号,这 就与汉语的语言符号取得了一致性。所以, 它就可以充当 汉语的语言单位。杨端志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 面的差异与互补王宁的观点 字与词在国外语言学里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在汉语 尤其是古代汉语,情况比较复杂,有时候它绝对需要 分开,混淆会出大纰漏;有些时候,分不分没有关系 ,原则上两个术语可以通用。 例如说到“通假字”,绝不能

7、换说“通假词”,因为它 说的是书写方式问题。“申”字借作“信 ,字是两个, 记录的却是同一个词,“信”字当“信用”讲,与当“ 申展”讲写的是一个字,记录的却明明是两个词。 在这些地方“字”和“词”不能乱用,不能混同。又如 ,在汉语里,“词根”也不好叫“字根”,它跟字形没有 必然联系,而字是没有“根”的,它有“初文”,却不标 志词的最初来源。尽管中国古代文献管实词一律 称“字”,“字根”恐怕实际指的是“词根”,但为了说 得确切些,还是换成“词根“的好。 可是,说“同源词”时,如果说成“同源字”,只要局限在说 单音词,这是可以的,不会引起混淆。王力先生的同源 字典同源字论,都用的是“字”,不是“词

8、”,不熟悉 中国古代文献的人总要纠正它一下,其实大可不必。同 源字典搜集的都是古汉语单音词,这些词到了现代汉语 里不少已变成不独立成词的语素,如果站在贯通古今的立 场上,就得说“同源词”或语素,那多麻烦。说“同源字”, 这“字”表示一个单音节的语言单位,是很科学的。再说, 早期汉语大量采用字变手段来造词,词的派生如果没有语 音变化,就要以另造新字为分化的标志。所以,同源字就 是同源词,它们是两个等同的概念,在理论上不会犯任何 错误。不理解作者的用心,非要在这里掰“字”和“词”的区 别,就显得有点教条了。 王宁论形训与声训兼谈字与词、义与训在 实践中的区分徐通锵的观点 徐通锵先生在20世纪90年

9、代后明确主张:“汉语的基本结 构单位是字,不是词。”这里,“字”的概念不仅指书面意 义上的汉字,本质上指的是语言中一种音义结合的单位, 而且在徐先生建立的“字本位”理论体系中,这一音义结合 的单位既不是语素,又不是词。徐先生在其字和汉语 的语义句法中说:“词是印欧系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而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字不能光看成为写的文字,而 最重要、最基本的是说的字的忠实记录。字与词有原则 的区别。字的含义广泛、模糊,并没有专一的所指。许慎 的说文解字的字指字的书写形体;平常说的吐字清 楚、字正腔圆中的字指字音,即音节;而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中的字则是指音义结合的语言结 构单位。这说

10、明,字可以指言,言也可以指字,如五 言诗、七言诗等,言和字可以合而为一。字实际上是形 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单位,把它仅仅看成一种文字的书写 单位是没有道理的。”现代语言学的观点 现代语言学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的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的系统, 它包括汉字所有的形体(声符、意符等)、所有 字和标点符号”。这样, 所谓“书写符号的系统” 就是指字形符号系统,它不是语言的构成要 素。 字属于书写符号系统,而词属于语言符号系 统。字与词的关系实质上是文字和语言的关 系。文字无法取代语言本身。“字”,是指字形 ,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词”,是能独立运 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古汉语

11、研究的著名学者洪成玉先生在讨论字义与 词义时说:“汉字本身没有意义”,“假借字和本字都是 文字现象, 不直接涉及到词义问题。” 古文字学大家唐兰先生在阐述古文字研究对象的 时候说:“我的文字学研究的对象, 只限于形体, 我 不但不想把音韵学找回来, 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 ”唐兰先生眼中的“字”, 既不包括字义, 也不包括字 音。 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孙常叙、张世 禄、张永言等前辈已达成的共识是:字是文字单 位,词是语言单位,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字与词的复杂关系 (一)字与词的对应1、一字一词 例如:我(字)我(词) 2、一字多词 例如:别(字)- 词:别(别针) 别(别动) 别(

12、别扭) 3、多字一词 (1)异体字 (2)讹误字与正字 (3)避讳字与正字 例如:孔丘为“圣人”,为表敬意,典籍中常将“ 丘”字右边一竖省去。 4、多字表音记一词 (1)联绵词与组成它的字的关系 (2) 叠音词与组成它的字的关系 (3) 音译专名出现的多字一词(二)字词相互影响 字可以影响词。 例如“阿姨、垃圾”,本是方言词,保持古代读音y、 ls,但北方人看见这几个汉字,就按普通话的字音 读成y、lj。由于普通话的强势,逐渐影响到全 国。汉字的字义也会影响对词义理解,如“七月流火 、差强人意、明日黄花”等成语都容易产生望文生 义的错误。外来语的音译用字也很有讲究,由于汉 字具有字义,选用不同

13、的字就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日本汽车公司最近把CAMRY和LEXUS的中文音 译从“佳美”“凌志”分别改为“凯美瑞”和“雷克萨斯”, 令中国消费者顿时感到“洋味十足”。 词也能影响字。 例如“谢”古代为“道歉”(谢罪),“拜”古代为“授权官职 ”(官拜上将)。由于汉语词汇的发展,大量使用“谢谢 、感谢、拜访、礼拜”,就使汉字的字义发生了改变 。又如“侃”字,由于“侃大山、侃爷”等新词的大量使 用,侃字就被赋予了“闲谈、闲扯”等新的字义。词 义的发展不但改变或增加了字义,有的还改变了读 音。如“癌”字本读yn,当现代汉语规范把cancer的 中文读音定为izhng(以区别于“炎症”)后,“癌”字

14、的读音就改变了。字的多音化,往往也是词义发展 的结果。总结 总的说来,对于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主要有两 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汉字不仅仅书写符号系统, 它还是汉语的基本语言单位;另一种是受西方语 言学的影响,认为汉字仅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不是语言的构成要素。 无论是哪种观点,我们都要从汉语自身特点出发 。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它是表意文字系统,作 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应 用规律,其书写工具汉字,虽然有些能够表音 ,但主要的功能还是表意。因此,我们就要从立 足于印欧系“词本位”观点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 表音文字转到表意文字上来,以汉藏语系的观点 来研究汉语,从非汉语的角度反观汉语,创造出 具有汉语汉字特色的语言学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