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70504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行为主义和 社会学习流派行为主义者对人格的解释虽然进展缓慢但却在 稳步地发生变化。 早期行为主义者把他们对人格的描述局限在可 观察的行为上。 后期社会学习理论家加以扩展,加进了更多的 认知和社会特征。这些理论包括一些不可观察 的东西,如思维、价值观、期望和知觉。 近年来,社会学习理论家对人格的解释发生了 显著的变化,他们加入了更多的认知方面的概 念。 但是,传统行为主义的观点仍深刻影响着我们 对人格和行为改变方式的理解。华生一、行为主义 华生于1908年和1912年首先在美国心理学 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观点主张心理 学应该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意识和精神。19

2、13年,华生又发表 了一篇论文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 学,正式挑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揭开了美 国心理学史上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而这篇论 文也被看作是“行为主义者宣言”!这篇“宣言”一开始就宣布与所有研究精神过 程的心理学派脱离关系,它宣布了行为主义学 派的三个原则: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 比如观察法; 3.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 并控制人的行为”。 华生认为,心理学之所以没有象物理学和化学等学 科那样成为一门不容争辩的自然科学,就是因为以 往它只关心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准确定义的 东西意识。他认为“心理学必须抛弃

3、所有意识方 面的时候似乎已经来到了”。华生不仅在理论上终身 坚持这一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坚定地保持他 的立场。他很少与别人交流感情,甚至对自己的孩 子都不曾表示过爱心。无怪乎后世有人戏言:“心理 学首先在达尔文那里失去了灵魂,现在又在华生这 里失去了思想”。 为了建立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华生接受了巴 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并将之应用于人类。 他利用动物和婴儿做了一些实验,提出了刺激 反应理论,认为几乎所有人类的行为和情 感反应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在这一理论 的基础上,他否定了遗传和本能的作用,主张 和倡导教育万能论及环境决定论,受到平等主 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广泛欢迎。华生乐观地认为,人

4、性几乎完全可以塑造。华 生还认为,除了家庭出身和社会阶级的偶然差 异外,我们大家都是生来平等和相似的,仅仅 是塑造我们的环境使我们相互有别。因此,改 变这种环境,就可能改变人性。“给我一打健 康的婴儿,让他们在我规定的环境中成长。我 将保证,随机从中挑选一个孩子,我能把人培 养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如医生、律师、艺 术家、商人等,甚至是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 的才智、爱好、倾向、能力以及他祖先的职业 和种族如何。” 1957年,美国心理学界为他颁了金奖,称 赞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 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 起点”。小阿尔伯特恐惧症 他以一名11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

5、特(Albert )作为实验对象。起初,小阿尔伯特对兔子、 白鼠和狗并不害怕。后来,当白鼠出现时,实 验者就用铁锤用力敲击铁板,发出刺耳的声响 。反复几次,即使噪音不出现,艾尔伯特也开 始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惊。 研究者后来发现,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惧怕泛 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例如狗、白色皮毛大 衣、棉花、白发等等。斯金纳斯金纳的人格结构理论 在斯金纳看来,传统的“人格”仅仅是行为的集合, 而这些行为模式乃是由一些特殊的反应所组成。 斯金纳特别反对应用人格特质、动机和基本冲突来 解释行为,认为特质、动机、自我等概念是没有什 么用处的假设结构。他提出,我们要分析支配着当 前行为的可观察事件、条件

6、、情境变量和过去的经 历。根据当前的刺激复合体和个人在类似情境中过 去的训练经历就可以解释行为的原因。 总之,斯金纳不相信有人格结构的说法,他的主要 兴趣是单个反应如何获得、如何改变和如何控制。斯金纳的人格适应理论在斯金纳看来,适应不良的行为既不是潜在疾 病的产物,也不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冲突 的结果。适应不良的行为只是不能产生适宜的 反应。不适宜的反应与适宜的反应都是以同样 的方式而习得的。有些人学会了产生不适宜于 特定情境的行为,或者他们没有学会合适的反 应,因而产生了神经质行为。如果他们的学习 是完全歪曲的,就会导致精神病。因此,只要 改变反应,或改变反应与刺激的关系,异常行 为就能除

7、去。 斯金纳认为,人类没有什么自由意志,不能用那些 无法测度的主观感受来研究。说到底,人类是环境 的产物,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都 可以从环境与人类的互动中寻求科学解释。从这一 角度看,斯金纳认为“人是机器”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人类行为具有物理性质。 对此,有个美国学者不无讽刺地说:“美国心理学已 经用给人类赋予鼠性的观点替代了给老鼠赋予人性 的观点。”而斯金纳对此坦然承认,并不辩解。他的 大部分实验都是用白鼠和鸽子做的,但他的著作却 基本上是论述人类的。他强调,人类与其他动物的 区别,仅仅是发达程度的区别。所以,他以动物实 验论证人类行为,更喜欢用“生物体”或“有机体”这 些词汇

8、。 斯金纳认为,既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阳光和水分来 决定植物生长的速度和方向,那么,我们也可以通 过控制强化物来决定人类的行为和发展。在他自己 家里,斯金纳曾经进行过类似实验,而且实验的对 象就是自己的小女儿。他为女儿德博拉设计了一个 名为“空气摇篮”的机械保姆,基本原理就是一个 放大了的斯金纳箱,用来对女儿进行行为强化。这 是一个隔音的有空调的大箱子,通进箱子里的空气 都是加以控制的,因而可以保证箱子里的无菌环境 。在里面的孩子不需要毯子或衣物,她们可以从一 扇可以自由打开的安全的玻璃小窗观看外面的世界 ,还可以打开小窗,将婴儿抱出来。斯金纳将他的 这种思想和实践在妇女之家杂志上发表,引起 了

9、许多人的批评,但斯金纳本人却认为:用简单的 机械手段制造处处实用的有利条件,正是“未来世界 ”的精神。二、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1、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反射巴甫洛夫1、经典条件反射次级条件反射:在一个条件的S-R联系上建立 另一个S-R的过程。 由于这些刺激和你所经历的事件常常与环境中 的其他方面偶然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你可能没 有意识到影响你行为的许多S-R联系。桑代克2、操作条件反射 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操作条件反射程序 程序目的应用正强化增加行为行为之后给予奖励负强化增加行为行为之后撤销厌恶 刺激无强化减少行为无刺激惩罚减少行为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 或撤销正面刺激桑代克箱泛化 分

10、化泛化是指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 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 。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 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可以称为 泛化现象的是( )。 A.杯弓蛇影 B.草木皆兵C.四面楚歌 D.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三、社会学习理论 人类所有学习都是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 吗? 人类只能从行为后果中学习吗? 为什么思维和态度这样的“内部”过程不能像 外显行为一样被控制?(一)洛特的社会学习理论理论要点 虽然洛特赞成大多数行为是习得的,但是不赞成斯 金纳把行为视为完全由外部变量塑造的。洛特认为 ,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认知过程和外部强化决定 的。 洛特

11、批评斯金纳的隔离被试的研究取向,认为这种 研究没有充分代表真实世界的学习。 同时,洛特还批评斯金纳用动物进行简单的刺激反 应研究。洛特及其同事在发展社会学习理论时用多 种方法对人类被试(主要是儿童和大学生)进行了 研究。 同时,洛特也不满意精神分析论和现象学派那种用 语模糊的人格理论。他的理论至少有部分是经过严 密控制实验的结果,这种研究反映了行为论的特点 。 洛特重视主观事件,但并不贬低外部事件的作用。 因为我们追求最大限度的正强化而回避惩罚,外部 强化条件未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洛特试图在研 究人格时把强化理论和认知理论结合起来。 他相信人类行为不只由随行为之后而来的强化所决 定,而且还决

12、定于对所选择的行为将导致强化的预 期。 洛特关心的重点不是行为是如何学得的,而是人们 如何选择或表现某种行为方式,而不是另一种行为 方式。 要理解洛特的社会学习理论,首先得了解该理论的 基本概念:行为潜能、预期(期望)、强化值和心 理情境。基本概念:行为潜能 行为潜能是指在达成某种目标的特定情境中出现某 种行为的可能性。 很明显,某种行为出现的潜能可能在某种场合很强 ,而在另一种场合中却很弱。在上体育课时蹦蹦跳 跳的行为潜能可能很高,但在上语文课时则不然。 洛特对行为的定义不同于斯金纳。斯金纳所定义的 行为只是客观可观察的事件。洛特所定义的行为不 仅包括可直接观察的行为,也包括那些不能直接观

13、察的个人内部的认知过程。行为“可以由真正的动作 行动、认知、言语行为、非言语表达行为、情绪反 应等组成”。基本概念:预期(期望) 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某特定情境中以某种方式行 动就会产生预测强化所抱的信念。 预期是一种主观概率,受人们经历过的强化的影响 。但他们的预期并非总是与实际相符和。因此,如 果我们要正确地预测一个人的某种行为是否会出现 ,必须考虑到这个人的主观预期,而不是其他人所 认为的真实可能性。 洛特把预期分为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前者是对某 特定情境的预期,后者是运用于数种情境中的预期 。在个人面对新情境时,类化预期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个人每一次所经历的情境不可能是完全相同 的。

14、因此,对成功的预期通常是特殊预期和类化预 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基本概念:强化值 强化值是指当几种强化出现的概率相同时,个 人偏向某种强化而不是另一种强化的程度。 每个人对不同的强化所赋予的价值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喜欢跳迪斯科,有的喜欢听交响音乐 ,还有的喜欢踢足球,因此强化值是相对而言 的。基本概念:心理情境 洛特承认个人所具有的持久性行为倾向的重要 性。但是,他认为人格心理学家一直都忽视了 情境背景结构的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洛特之所以把情境看作是“心理的”,因为 在他看来,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外部刺激的感 知而对情境作出反应的。 洛特认为,个人的行为会随情境而变化。他批 评激进的行为论

15、者,因为他们完全忽视了预期 和内部的其他认知变量,看不到某种刺激在不 同的情境中对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可能性。人格结构 洛特没有阐述过人格结构的概念。不过,他提出的 两种问题解决的类化预期:人际信任和控制观,实 际上可以视为两种类特质。 问题解决类化预期是个人在过去独特经验的基础上 所形成的较持久的问题解决的预期倾向。 人际信任是指个人对他人言语承诺的信赖程度。 控制观也称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人日常生活中对 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内控者相信凡事操之 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 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外控者相信凡事不操 之于己,把成功归因于幸运,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 素,即将

16、行为结果视为运气、命运或其他力量的产 物。因此,当内控者面对问题时便倾向于主动解决 ,外控者面对问题时则更可能听天由命。(二)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论班杜拉的研究重点与洛特的研究重点是互补的 。洛特的重点是行为选择,班杜拉则是行为习 得。 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就是个体通过观察、 模仿而学到别人的行为。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把信息加工理论和强 化理论综合起来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 他认为行为是个体的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 作用的结果。理论要点 1、相互决定论 2、无须强化的学习 3、能思维的有机体1、相互决定论班杜拉提出了交互决定论,即把相互依存的行 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看作是互相连锁的决 定因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其中个人的决定因素包括禀赋的个性特点,习 得的能力,沉思性思维和高度的创造精神。 班杜拉区分了潜在环境和实际环境。潜在环境 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