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0801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2】文言文知识梳理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文言文知识梳理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一)童 趣知识梳理及热身反馈l强hm僵僵硬颈,正;脖颈;项目。方向。名词活用作动词,鞭打。名词活用作动词,飞舞。超出事物本身抬鸟鸣原来是我慢慢地看景象用把 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7关键句子翻译。(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8课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物外之趣”,成为一 个有情趣的人?_抬头观看,连脖子都变得僵硬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它吃掉了。在生活中,要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还需要大胆的 想象和思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发现“物外之趣”,成 为一个有情趣的人。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作家

2、作品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浮生六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誉为“圣人”。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中心思想童趣通过对童年生活“物外之趣”的描述,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神奇的联想和稚气烂漫的情趣。论语是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选的十则,以精练的语言、从不

3、同的角度谈了学习方法、求知态度和修身做人的道理。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 文言字词的特殊读音1通假字不读假借字的音,读本字的音。如“不”通“否”,读音为fu。2破音异读。这样的读法现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作不同的意义和词 性时,有不同的读音。如“说”,作动词或名词表示“解说”“理由”等意思时,读 shu;作动词表示“劝说”的意思时,读shu;作形容词表示“高兴,愉快”的意 思时,读yu。3古代专有名词一般按传统字音读。古代专有名词是指姓氏名、人名、 族名、国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和其他特殊称呼,如“尉迟(ych)”等。4文言文字词在某些情况下的固定读法。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4、 汤(shngshng)”。 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二)论语十则ynlnhudiwng时常地复习“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每天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真诚,诚实(6)真诚,诚实。(7)有害。(8)通“汝”,人称代词,你。 (9)通“智”。(10)刚强,勇毅。(11)停止。(12)凋谢。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有害通“汝”,人称代词,你。通“智”智慧,聪明刚强,勇毅。停止凋谢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可以凭借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经常,时常 表顺承,然后。表递进,而且 他们的表转折,但是大概、也许 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4关键句子翻译。(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5、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课文理解。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话的意图是什么?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 去学习,就会有害。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仁”。鼓励其弟子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三)山 市mngyungnsh经常城市通“才”店铺大开终于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3关键句子翻译。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_ 4课文理解。山市变化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文中描写山市变化快的词有哪些?_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孤塔耸起宫殿出现城郭出现危楼出现渐渐消失。 忽

6、、无何、既而、逾时、倏忽。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作家作品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中心思想山市将变幻莫测而又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了突出的文才。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元方

7、的故事,表现出元方聪明过人、明白 事理和落落大方的品性,说明“礼”与“信”的重要性,也告诫人们做人要方正。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 文言文的句读1根据“云、曰、问”等表对话关系的动词用法特点断句标点,确定引号的上下限。2根据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结构断句标点。文言文中存在大量固定结构, 如“不亦乎”“孰与乎”等,掌握了这些固定结构的句式特征,断句标点就很容易。3根据文言虚词的位置特点及其作用断句标点。如“也、矣、焉”等常用在 陈述句的末尾;“乎、耶、欤、邪”等常用在疑问句的末尾;“哉、夫”等常用在感叹句的末尾。4根据文言文的修辞特点断句标点。文言文中常常运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方

8、法,为我们断句标点提供了依据。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四)咏 雪家庭聚会相比不久,一会儿高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3课文理解。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_示例一:“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的颜色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飞得高而远,与雪的飘舞方式 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 示例二:“柳絮因风起”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和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2关键句子翻译。(1)与人期

9、行,相委而去。_(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_(五) 陈太丘与友期 丢下、舍弃离开 才约定拉回头看。跟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3课文理解。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_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懂得为人之道。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六) 智子疑邻说果然意动用法,以为聪明丢失他的表示顺接关系这表示转折关系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3关键句子翻译。暮而果大亡其财。_4课文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 _ _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示例: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

10、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待人不能持偏见。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七) 塞翁失马sibj逃跑b大腿拉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经过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因此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原因代词,指塞翁助词,的边塞附近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1)失马之福是: _。(2)得马之祸是: _。(3)跛腿之福是:_。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父子相保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 文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

11、文中,掌握较多的文言实 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实词的含义有以下几 种方法:1文本迁移法。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2事理检验法。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语境推断法。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4语法推断法。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5互文见义法。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6成语推断法。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一、阅读童趣,回答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 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 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 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 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 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自主训练及能力提升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颈,脖颈慢慢地原来是鞭打2 文言文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