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00247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 本问题(计划课时:2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长期的主要 的形式斯大林(1926年):在中国,是武装的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既是中国 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 点之一。毛泽东: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 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都是为着战争。经验教训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主要精力放在群众 运动上: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吴佩孚调 动2万军警镇压 19271928年,北伐战争,但并不完全懂 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教训了中国共产 党 特别是“4.12”“715”反革命政变 1927年“87”

2、会议,确立了武装暴动,开展 土地革命的方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一)武装斗争是由中国社会,中国 革命的性质和条件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决定了中 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 形式。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武装斗争 是长期的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封建势力和帝 国主义势力异常的强大和凶狠,革命的力 量还暂时显得弱小。敌我力量的悬殊规定 了中国革命的艰巨性。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革命 的发展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夺取全 国胜利,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曲折发展的 过程。第

3、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三)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政 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战争,实质上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主 要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 道路所决定的。 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1.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 农民是封建势力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 主义掠夺的主要对象,农民问题是中 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战略2.中国的反动派相当牢固的控制着若 干近代工商业城市,而停滞着的农村 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必要性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

4、展的极端不平衡,造成微弱的资本主 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 ,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 在的状况,形成了近代中国的特殊的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2.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外无独立、内无民主,因此不能进 行合法斗争,必须进行武装斗争。3.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占 据中心城市,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 国革命必须到农村去,进行武装斗争 。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3.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 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无产阶 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和中国革命的主力 军。中国革命战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 下

5、的农民战争。4.中国已经有了新的政党及其领导下 的革命军队和革命人民,这是武装战 胜敌人的基本力量。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二)可能性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这一基 本国情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根本 原因。2.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能 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这是红 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 条件。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 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 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 在和发展的最紧要的主观条件。第

6、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 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 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三、人民军队建设(一)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人民军队 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 心。(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 唯一宗旨(三)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是人民军 队的三大职能。(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人民军队建 军的有力武器。 1931年最终形成.现在传唱版为1957年出版的 解放军战士杂志第14期公布的标准版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五)

7、人民军队的建设需要有强有力 的政治工作为保障。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 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 济民主、军队民主。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四、人民战争(一)人民战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 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 命战争。(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1.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积极防御的 战略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 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第一节 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 市2.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 ,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 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的阶段 有不同的侧重点。3.集中优势兵力

8、,以歼灭敌人有生力 量为主要目标,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一、政策和策略(一)什么是政策和策略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 个历史时期的任务、路线而制定的行 动准则或规范。策略:为实现战略任务而制定的行 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斗争手段。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1.政策和策略是实现党的路线和完成 党的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2.政策和策略是有交往地动员和组织 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 保证;也是实现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 。3.政策和策略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 的锐利武器。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三)制定政策和策略

9、的依据1.必须以政治形势,阶级斗争的实际 情况及其变化为主要依据,坚持实事 求是的原则。2.党的政策和策略必须反映人民群众 的意愿和要求,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 来制定。3.必须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二、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一)统一战线的涵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 主要敌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 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 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 治联盟。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二)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从国情出发,

10、和农 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 战线。2.中国革命的敌人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不 可克服的矛盾。无产阶级斗争取得暂时的 同盟者打击的敌人。3.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 ,决定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建立统一战线的 必然性。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三)建立统一战线可能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近代 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各种矛 盾。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 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 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为中 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 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三、实现统一

11、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 经验(一)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 的关系1.两个联盟: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同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带动人民的联盟 ,这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也包含特点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部分 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2.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 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力 量。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第三,正确发挥两个联盟间的相互作 用,使它们相互促进。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

12、战线(三)坚持独立自主、实现无产阶级 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1.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中心问 题,根本问题。2.统一战线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这是由无产阶级的优点和中国共产党 的特点决定的。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3.如何实现领导权?第一,要制定统一战线中正确的政治 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 目标;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 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 命纲领的水平: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1)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做 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2)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 损害其利益。(3)要不断加强党的自

13、身建设,保 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4.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 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统一战线四、对敌斗争的政策和策略(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 敌人。(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 少数,各个击破。(三)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 四面出击。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 地位(一)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 决定的(二)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条件和特点(一)中共是在十月革

14、命之后,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为指导建立 起来的;(二)党的建设和发展同共产国际 的指导有密切联系。(三)党是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 大多数的中国进行建设,小资产阶级 的影响比较严重。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四)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五)中共是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 战线的过程中锻炼成长的。(六)中共是在创建红军,进行长期 的武装斗争和长期领导农村根据地的 建设中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三、把思想建设入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 首位,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和突出特点,是 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一)为什么要把思想建

15、设放在首位?1.是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多数的国情决定的;2.是中国共产党同资产阶级团结合作的需要;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4.是在中国艰苦环境中进行革命斗争的需要。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二)如何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1.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更 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 级先锋队性质。2.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 的基本知识教育,普遍深入地学习马 列主义理论。3.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4.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5.开展整风运动。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四、党的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

16、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最 根本的制度。(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为了 保证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一致。(三)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党的民主集中制反映了党内的群众 路线。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五)民主集中制对无产阶级政党建 设的重要作用:1.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发展和壮大的 根本组织制度。2.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正确处理党内各 种关系的基本准则。3.民主集中制是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保证。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五、党的作风建设(一)加强学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只有具有好的党风,中国共产党才 能保持其先锋队性质;2.只有具有好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才 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3.好的党风是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政 治路线的重要条件,对实现党的政治 领导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二)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自我批 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