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496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4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背景:艰难的共和历程(17891870)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3、实质:资产阶级共和力量联合人民,与封建专制、 与帝制反复斗争,确立共和体制的过程。1、共和之路2、原因:资产阶级、广大人民与封建专制统治者的矛盾 、不可调和;但封建势力又相对强大。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政体时间18C末 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1870)波旁王朝 (封建君主专制)复辟的波旁王朝拿破仑法典君主立宪政体人权宣言七月王朝 (二月革命)(资

2、产阶级军事专政 )(路易 波拿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1年宪法 (七月革命)二、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行政权归总统和部长行使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标志着共和制政体的最终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2、内容 3、意义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共和 派的胜利)德意志诗人席勒一声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 那块地方。” 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 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 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 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

3、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 题,拷问着每一颗德意志的心灵。 大国崛起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脆弱的德国民主一、背景:统一1、原因2、过程: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通过三次自上而下 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3、统一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4、德意志帝国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 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19C中期,德意志的分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邦有领导完成统一的实力二、确立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内容:行政权 :b.皇帝和宰相是帝国权力中心,权力极大立法权:两院制议会是立法机构。a.联邦制君主国家,普鲁士邦地位特殊(中央与地方 )a.联邦议会(上院

4、)是最高权力机构b.帝国议会(下院)权力较小 2、宪法性质: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性质宪法阅读课后史料,思考德意志帝国的 皇帝掌握了哪些权力?行政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吏; 立法权: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 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军事权:军队最高统帅,统率帝国军队,任命帝国 高级军官,在军事问题上有否决权; 外交权:国际法上代表帝国,宣战媾和(法国、美 国总统必须经议会同意方可宣战); 财政权:在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可以看出在德国,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 力,保留了专制主义色彩。 b.促使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三、评价一种由皇帝和容克地主阶级掌实权的,延续封建

5、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 阶级代议制。1、积极作用:a.巩固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和 代议制,是德国社会一大进步。2、局限性(实质) :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 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 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 “以议会 形式粉饰门面”? 在近代君主立宪体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机关,政府对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宪法表明 :皇帝和宰相掌握实权;代表民意的议会尤其 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俾

6、斯 麦铁 血 宰 相当代重大问题 不是用说空话和多 数人的决议所能解 决的而是要用 铁和血。俾斯麦俾斯麦趣闻(铁血宰相)世人眼中:身材魁梧、桀骜不驯、刚愎自用、飞扬 跋扈、傲慢无理、性格粗俗、暴力残忍。像彼得大帝、 拿破仑一样,俾斯麦在世时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传奇式 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使得他恶习难改,大学期间与同 学共进行了27次决斗,有一次受了重伤缝了14针。虽然 劣迹斑斑,但他总算勉勉强强毕业了。读大学时在当年 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上,他同自己的美国朋友莫特利用 25瓶香槟啤酒打赌:25年内德意志必然统一。德意志统 一比他的赌注晚了10年,但毕竟在他的手中实现了。而 在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的

7、战争政策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有天下班回家途中遇刺,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肋部, 在制服凶手后仍忍痛步行回官邸。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成为第一任首相,还受封公 爵,权倾朝野,后来威廉二世登基,因与新皇帝不和, 经常发生政见冲突,被命名辞职,回到庄园。俾斯麦体格强壮 、个性粗野,为 了追求目标可以 不择手段,持现 实主义态度。 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 、奥地利和法国的战 争,逐步实现了德国 统一。在这过程中, 每一步都是按他精心 设计的计划进行 俾斯麦担任首相长达20年之久,领导了德国的统 一大业,使德国结束了500多年的封建割据局面, 同时,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凭着敏锐的洞 察力,巧妙地调整列强间的相

8、互关系,避免德国过 早地卷入列强殖民争端的漩涡,为德国争得了20 年的和平发展时间,使德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 跃成为中欧强大的工业国,史称“俾斯麦时期”。1896年6月,李鸿章出访欧洲五国,在德国期间专程拜见了俾斯麦。李鸿章拜见俾斯麦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当中,俾斯 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 像。1890年,因为与威廉二世在外交 政策上发生分歧,俾斯麦虽然一肚子 委屈和满腹牢骚但还是被威廉二世解 除首相职务,回家乖乖写他的回忆录 。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 外孙。维多利亚继位时只有18岁,首 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她如何做 一个立宪君主,她学会了如何心平气 和的与首相共事,尊重

9、政府的决策, 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同样作为立宪君主,祖孙二人的表现为什么会有 如此之大的差别?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2、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权力中心在议会在皇帝君主权限统而不治,无实权。皇帝凌驾于议会之 上,掌握国家实权 内阁产生 的途径首相提名,议会产 生,对议会负责。皇帝任命,对君 主负责。不同点: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比较 项项 目议议会制共和制总统总统 制共和制区别别元首、 议议会和 政府之 间间的关 系政府由议议会 产产生并对议对议 会负责负责 ;议议 会对对政

10、府不 信任时时,政 府或辞职职或 请请元首解散 议议会,重新 选举选举政府由总统组织总统组织 ,政 府对总统负责对总统负责 ;总统总统 行使权权力时时,对议对议 会 不负负政策上的责责任, 议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宪总统违宪 时时才能弹弹劾总统总统 ;议议 会不能因政策问题问题 投不 信任票使总统总统 和政府辞 职职,总统总统 也无权权解散 议议会议会制共和制与总统制共和制比较 项项 目议议会制共和制总统总统 制共和制区别别政府 政党由议议会产产生; 政党上台须须在 选举选举 中获获多 数当选总统组织选总统组织 政府, 政党上台否关键键看总总 统统能否在选举选举 中获胜获胜权权力 中心议议会总统总统

11、元首虚位,没有实实 权权有实权实权 ,是国家元首 和政府首脑脑,总揽总揽 行 政权权力,统统率军队军队相 同都属民主共和制,议议会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选举产 生 ,并有一定任期 都实实行三权权分立原则则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同: 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点:比较项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产生 的办法不同总统由选举产生,任 期7年,连选连任, 要对议会负责。皇帝世袭,凌驾于 议会之上行政权与立法 权关系不同行政权属于总统,总 统对议会负责;总统 可以控制众议院的议 案。皇帝拥有巨大权力, 可以召集解散议会, 而议会无法制约皇帝 的行政权。英

12、英 国国德德 国国美美 国国法法 国国 政政 体体行政权行政权立法权立法权权力中心权力中心特特 点点相同点相同点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首相首相 内阁内阁皇帝皇帝 宰相宰相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总统总统总统总统 内阁内阁 国民议会国民议会国会国会上下两院上下两院议会议会议会议会皇帝皇帝总统总统议会议会君主虚位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议会至上封建封建残余残余 军事专制军事专制总统共总统共 和制和制议会共议会共 和制和制1.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英英、美美、法法、德四国近代代议制比较德四国近代代议制比较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 发展中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 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 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 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大厦的顶梁支柱;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 维护稳定了统治秩序;其维护的是资产 阶级内部的民主,在欧美部分国家尚未成 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