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6281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二首(回延安、再别康桥)(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 人。1940年到延安,进 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 了歌剧白毛女,文学 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主要诗歌集有 朝阳花开乡村的夜 放歌集雷锋之歌 贺敬之诗选等。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 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 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 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 ,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 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 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 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 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

2、,流行于陕北的一 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 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 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 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 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 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 切。诗人贺敬之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河水长 大的,对延安有着着特殊的感情。1956年,诗 人回到延安,旧地得游,思绪万千,创作了这 首感情真挚、质朴的抒情名篇。一开头,兴奋快乐的情感就像强有利的大手把人 牢牢抓住 !接下去,那些具体而带有强烈特征性的句子,把眼前的景色和 人物带到我们的跟前、心上来!真象一个久客他乡的游子一旦回

3、到了故乡。延安啊,这革命的摇篮,这伟大的“母亲”,诗人带着 多少情意倒入了你的怀抱!臧克家二、忆延安: 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三、话延安: 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四、看延安: 描绘了延安新貌,赞美十年来党领 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五、颂延安: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 展望美好的明天一、回延安: 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把诗歌的内容表现得形象、 生动,而且把作者的感情表 现得亲切、热烈比比 喻喻拟拟 人人排排 比比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红旗飘飘把手招。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一口口的米

4、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长江大河起浪花。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座座楼房披彩红;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母亲延安换新衣换新衣。夸夸 张张身长翅膀吧脚生云,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再回延安看母亲!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渲渲 染染米

5、酒油馍木炭火,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的手法 ,再次抒发了对 延安母亲的眷念 之情树梢树枝树根根,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亲山亲水有亲人比比 兴兴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 ,以为寄托。委婉含蓄,寓意深远 ,文已尽而意有余。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 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 激情。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 ,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

6、很强 的感染力。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 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 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 ;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 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 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 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 情上升到了巅峰。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延安的色 彩,诗中所采用的信天游形式, 是陕北民歌;诗中“登 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 的深厚感情,所以诗 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 以及全诗

7、的遣词造句,都带 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 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 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 。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 围得不透风”等等,夸张的写法淋漓 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 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 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图为今日延安街景)1908年在家塾读书,进入硖xia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 1910 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与 郁达夫同班。 1915年夏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 现为上海理工大学) 1916年秋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 1917年,北

8、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由张君劢、张公权的 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1918年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 学,历史学等课程。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 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 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 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 爱国活动,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 硕士学位。 1920年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 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

9、特别生的资格进 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1931年11月19日早8:00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 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 ,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 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遇难。“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 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冰心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出生在富商家庭,笔名 云中鹤,南胡,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考入北大同年 与16岁的张幼仪结婚,1918赴美留学,1920就读于剑桥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爱上林徽音1

10、922年与元配夫人离异, 同年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成立新 月社,他是主要成员,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任翻译后随其 周游欧洲,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 他的微薄收入难以满 足陆小曼的需求,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1931,11,19 飞机失事,死于泰山脚下,诗人的感情生活是波澜 的,但诗人的心却是火热的,他就象 他的诗一样轻轻的离开我们,留给我 们的是无尽的思念.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 歌流派。新月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 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 、朱湘等,后期以1928年3月创刊的新月月刊和 193

11、1年创刊的诗刊为阵地,诗人增加了陈梦家 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诗和郭沫 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 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术、潜心于探索 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派诗人以“三美”作为目标。音乐美(音节)、建 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词藻)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 19211922年,经狄更生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在英国留 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本诗作于1928年11月作者自英伦 乘船返国途中。由于这是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 好记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故以“再别康桥”为题。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12、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 ,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 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 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 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 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 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 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 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这

13、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 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 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诗 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 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 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 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 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课文赏析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写了在一个非常 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 ,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 时的万千

14、离愁,以三个“ 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 静和谐”的基调,表现了 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 惜别的情感。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暗喻 将“河畔的金 柳”大胆地想象为“夕 阳中的新娘”,使无 生命的景语,化作有 生命的活物,温润可 人,艳影正是金柳的 倒影,“在我的心头 荡漾” 浸透着诗人的 刻骨铭心的幸福。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拟人 写了康河里的水草随 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 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 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 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 ,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 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 二

15、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 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 心”二字,也写出了诗人对 康桥的永久恋情。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比喻 把潭中的清水比 作“天上虹”。被浮藻 揉碎后,竟变成了“彩 虹似的梦”,因为康桥 寄托着作者美好的回 忆和理想。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再别康桥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 回到现实。“但”表现出心 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 的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 的跌宕感。“沉默”,突出 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 用无声把离别的苍凉与

16、无 奈推向极致,“此时无声 胜有声”。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与开头呼应,但在原 来轻柔的感情中,又 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 的色彩。“挥一挥衣袖”一个极 富动态感的姿势,显 得极为洒脱,毫不犹 豫,表露出了诗人不 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 的一片情意。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独具慧眼,请找出本文的意 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而选 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绘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境 界,营造出一种清新感,以此来表现康桥秀美风光和 自己对康桥的眷恋。“招摇” 常含贬义,常与“过 市”连用。用在这里 恰当吗?“甘心 ”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招摇”写康河的水草随微 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 头致意,写出了康桥对诗 人的欢迎态度。在这诗情 画意中,他甘心做康河里 的“一条水草”,写出了诗 人对康桥永久的、热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