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40760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阑静,有谁共鸣?纪念张国荣“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 它的一生只能够一直飞翔, 飞累了就睡在风中,这种鸟一辈子才会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刻。”这是电影阿飞正传中张国荣饰演的旭仔说的一句为世人所熟知的经典。然而在3004年 4 月 1 日 6时 41 分,这只无足鸟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落地,身亡,时值 46 岁。他用谎言给世人开了一个真实的死亡玩笑, 也许他已经抑郁到无暇顾及这样一天带给世人的特殊意义, 也许他想在人生的最后一天也留给世人戏谑的美好,但真实就是, 这个人走了, 香港五百年才出现一次的 “绝世名优” 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其实娱乐圈自杀身亡的明星不算少见,其中也不乏

2、那些功成名就的人物。但张国荣的死, 最是让友人惊讶哀痛, 让世人嗟叹难忘。 张国荣的死亡, 似乎迷离蹊跷,又似乎有迹可循。 那么多的分析报道, 那么多的所谓深度挖掘剖析,实际只是为了销量的卖弄,张国荣的离去,便是再也不用看人们脸上的疑问和震惊,再也不用听任何的闲言碎语罢了。也许,他本就是想从我们的视野中隐去,就当是愚人节的意外玩笑, 就当是未来得及互道珍重的离别,就当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一晃而过,只要不是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的无聊谈资。我不是张国荣的痴情“哥迷” ,却委实被张国荣所演绎的那些电影中人打动,为张国荣的歌声倾倒, 还为现实的张国荣悲叹。 他走的那晚, 香港彻夜未眠。 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

3、 都不约而同地将他的离去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无数人缅怀着与他一起走过的青春年华和香港最为璀璨的日子。几天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都做了报道,甚至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都史无前例地报道了一位香港艺人去世的消息。为何获得如此殊荣待遇的张国荣,身前总问:夜阑静,有谁共鸣?若我们从张国荣的性格来看,这一生一路走来,除去寥寥机遇相伴, 张的一生似乎真就是呈现的那般光景,那样令人嗟叹难忘的结局了。一味童年,毫无留恋。俗话说三岁看老,提到人的一生,难免不说其童年。然而张国荣却用 “回首童年, 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 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 ”这么一句决绝的毫无退路的话概括了漫长的童年

4、。有十个兄弟姐妹的庞大家庭,因为年龄相隔太远, 张其实缺少玩伴和知心朋友;严厉疏远的父母, 将孩子们交给祖父母抚养更使张缺少父母之爱;父母的不和让张从小便深感婚姻的不可信任,看见别人结婚反而伤心大哭。 这样一个无趣童年, 使张国荣越发安静而落寞,独立而坚强, 对亲情冷感, 对婚姻惧怕。 这样可以一笔带过的童年,只是徒增伤感罢了。磕磕绊绊,唯有努力作伴。张国荣不是运气那么好的明星,一出道便星光四射。相反地,他在嘘声中成长, 用坚韧的意志力走过那段看不见尽头的黑暗。娱乐圈是最残酷最现实的战场, 不用说胜败转头空, 有些人便是努力了一辈子也不过是别人的陪衬, 寂寂无闻地过此一生。 人们评价成功人士总

5、是说, 他或她用常人不可想象的意志力度过了怎样的一段灰色时光,他(她)是如何咬牙坚持又是如何眼泪和血吞。 这些事后赞誉我想对于张国荣来说是毫无疑义的,但那段坚持和怀疑的反复苦痛唯有张国荣自己品尝。风骚独领,有谁共鸣? 后来,张国荣因为偶然的一首Monica红了,台下奇迹般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可是张国荣却没有笑出来。 这算是运气吗?其实这首歌在张的那么多首哥里面不算最出彩的,不过星途漫漫, 本就是伴随机遇。 此时,张国荣已经 29岁了。在 stand up 、 爱火 、 爱慕三张唱片之后,张的Summer Romance 成为当年香港销量之冠。后来张国荣屡获乐坛大奖,却常自问,有谁共鸣?也许风

6、骚独领只是徒增寂寞,本是亲密好友的谭咏麟因为种种原因和张国荣关系破裂, 两厢歌迷也是疯狂至极, 每次都是怒火想向。 张国荣演着自己的电影, 当着电影的主角, 却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演着自己的人生。可观众如何看待分别呢, 他的孤独他的诘问 “有谁共鸣” 可能来源于他认为观众在台下看到的那个他并不是真正的他自己, “只不过当我是另外一个人” ,可为何这样为难自己,为何要如此委曲求全?美艳如他,比烟花寂寞。 她比烟花寂寞,本是形容女人,然而这么比喻他却也恰如其分。香港曾评选出“四大绝色” ,其他三位里有李嘉欣,关之琳,林青霞,剩下的一位竟然是张国荣。 有一种美艳不是美丽, 它更多意义上是拥有一种显而易见

7、的错位, 并因这种错位而无可奈何, 而迷离,而动人。 但美丽有时是一种无辜,是一种孤独, 比如张国荣。 他的美不仅因为那俊朗的容颜,还因为他性格里那凝结于眉的终日忧愁, 霸王别姬里陈蝶衣的性别错位,爱情里反叛不羁的断袖之癖 .他的“哥迷”里不是只有女人,他是男女老少的皆爱。其实张国荣的成功也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的容貌,所以他自然在意岁月的痕迹。 无外乎在他33岁那年突然宣布退出歌坛,他总是在灿烂时寂寞,在繁华时悲凉,留下的足迹深刻醒目。 那时候的他, 是还未成熟的, 最在意别人想法说法的放不开的凡夫俗子。真正一个, 人生如戏! 霸王别姬、 阿飞正传、 倩女幽魂、 异度空间、英雄本色、 胭脂扣、

8、纵横四海,这些都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绚丽瑰宝,也是至今无人可以超越的经典,张国荣也被大家昵称“荣少”。张国荣性格里坚强的,绝不服输的,绝对的自信在拍戏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说霸王别姬里的陈蝶衣人戏不分, 其实是因为张国荣本身的人戏不分才把这样一个“痴人”演绎到极致。 他将自己融入到戏中, 据说在整个拍戏的月份里, 张国荣连日常吃饭唱歌与人聊天, 也全用那时候的国语, 用兰花指。 谁说那时候的他, 不是程蝶衣呢?程凯歌导演在得知张的死讯后,悲痛难抑地说:他怎么成了另一个程蝶衣了?他是连死都要选择一个离经叛道的日子,就像有一天突然穿上红色高跟鞋涂上蓝色指甲油裹上半透视装出现在世人惊愕的目光中,生而为戏

9、, 死而为戏, 究竟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入戏?究竟庄公为蝶还是蝶为庄公?空气中流传这那样的一声叹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两次生命,却万般皆空。 很多人都说,张国荣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在歌声中的一个名叫张国荣的偶像巨星。从一个追求生命辉煌的青春男孩成长为功成名就的男人,尝尽了奋斗的艰辛和名人的无奈。 最辉煌时他却突然宣布退出歌坛,从万众瞩目的光圈中消失, 那个叫张国荣的歌者死了, 杀死他的是失落、 流言和压力。第二次是活在银幕上的、昵称“ 荣少” 的国际大影星。演绎着或大胆或性感的风情、述说着或阴郁或凄凉的故事。荣少已看惯人世间起起落落,看透人间的真真假假, 活得冷漠而洒脱。 他

10、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议论,只演能演的戏, 唱爱唱的歌,做想做的人。 撕裂了张国荣的, 是一个人的两辈子。 他的一半要当在寂寞的奋斗和名声的苦涩中, 无辜却一再受伤害; 一半是看透了世事的无偿, 自己的需要,不在乎一切的外来评判。 所以,张国荣真的是有两次生命,但却万般皆空。他的好友说: 张国荣生前有诸多好友,其中不乏超级巨星。他的朋友是这么描述他的:生活中的他,性格传统,作风低调,谦恭有礼,纯真坦荡,对事业认真,对工作严谨,对家人负责,对爱情忠贞,对前辈尊重,对后辈提携,对朋友热诚,对歌迷亲切,一生大事小节无愧于心,无负于人,具有几近完美的品德。历经的风风雨雨只是增强了他的坚韧,没有改变他的一颗

11、赤子之心, 就算在被严重抑郁症折磨的痛苦之下, 也仍然热爱生活, 关心社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尽力帮助身边的朋友, 从来不曾怨天尤人。 这份非凡的人格魅力使他不仅仅是一个明星,更是一个高贵的艺术家, 一个值得怀念的朋友, 一个令人敬仰的人。 虽然他演绎的大都是风流倜傥, 放荡不羁的男人, 但生活中却非常阳光开朗, 真诚向上充满热情的人。 很多人事后都问, 为何会这样的一个结局。 就连他自己也在遗书里也说: 我是一个好人, 我一生从没有做过不好的事情,为何会这样?他的很多行为在那个年代都是太过前卫的,长发红唇妖娆在舞台上自我沉醉,性别易装让观众瞠目结舌, 甚至他至深至纯的爱情只因为爱上的是男人也遭受非议。似乎长的太美是他的错,没有爱上女人是他的错,好友那么多,理解他的也是有的,只是这大千世界里的人们啊,谁能真正理解他呢?他不过还是在在意罢了。“夜阑静,有谁共鸣?”这是张国荣二十年相依相伴的爱人唐先生写在挽联上的句子,不知揉碎了多少人的心。张国荣无疑是华人世界最杰出的演员之一,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能懂得他的又有几人?即使是王家卫,也只能以“传奇”二字来相容张国荣, 这个世界充满了误解, 谁也不例外。春光无限好, 却从不为任何人驻留。 那生命的最后一跃, 撞在地上的疼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他洒在街上的鲜血最终会被淡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