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资料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83818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语理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言语理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言语理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言语理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言语理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言语理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语理解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1中公教育全程协议班行测每周一练中公教育全程协议班行测每周一练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 (一) 近义成语辨析(一) 近义成语辨析 1 【不胜枚举 不可胜数】 【解释】 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事物很多。 不可胜数:不能数尽,形容极多。 【异同】 两者都有数量很多的意思,但有区别: “不胜枚举”偏重在“举”形容多到无法一一列举; “不可胜数”偏重在“数”形容多到数不过来。 【正例】 伟大人物的后代一般都很平庸,目不识丁的贫贱夫妻的孩子往往成为巨星。这种例子简 直太多太多了,不可枚举。 球员手中的一个球,牵动睁着二十亿只眼睛,十万万颗心,加上海外侨

2、胞,同情我们的 国际友人,那就不可胜数了。 2 【惨淡经营 苦心经营】 【解释】 惨淡经营:下笔之前劳神构思。现多形容对事业和工作苦心谋划或操持。 苦心经营:费尽心思的筹划安排,也形容费尽心思的构思或创作文艺作品。 【异同】 两者都有费尽心思地筹划安排的意思,但有区别: “惨淡经营”多强调在艰难困苦中竭力 筹划或从事某项工作,语义较重; “苦心经营”则没有这种意思,语义较轻。 【正例】 作者为了是这部小说不落俗套,在结构上,苦思冥想,惨淡经营。 这并非说我们的对话每句都该是诗,而是说在写对话的时候,应该像作诗那么认真,那么 苦心经营。 3 【惨无人道 惨绝人寰】 【解释】 惨无人道:狠毒残酷丧

3、失人性。 惨绝人寰:悲惨的程度在人世间见不到,形容极其惨痛。 【异同】 两者都有残酷、惨痛饿意思,但有区别: “惨无人道”偏重在毫无人性,一般多用于人, 适用范围较小,语义较轻; “惨绝人寰”偏重在极其惨痛,多形容状况,有时也可用于人, 适用范围较大,语义较重。 【正例】 家长毒打自己的儿女;竟致于死;真可谓惨无人道。 解放前;日本帝国主义者拿中国活人做细菌试验;真是惨绝人寰。 4 【侧目而视 怒目而视】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2【解释】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对人鄙视、憎恨或畏惧。 怒目而视:睁圆眼睛,愤怒地瞪着眼。形容极其愤怒。 【异同】 两者都有愤怒或不满地看人的意思

4、,但有区别: (1) “侧目而视侧重在不满,语义较轻; “怒目而视”偏重在愤怒,语义较重。 (2) “侧目而视”可以形容内心畏惧,不敢正视; “怒目而视”没有这种意义。 【正例】 如果吴春茂有一个洋举人的儿子,他自己有一名“乘龙快婿” ,连县老爷恐怕都要对他们 侧目而视了,谁还敢碰他们一根毫毛? 他总遇到总镖头怒目而视的严峻眼色,不敢再说下去。 5 【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解释】 参差不齐:形容有差别,不一致。 良莠不齐:多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异同】 两者都有不整齐,混杂在一起的意思,但有区别:“参差不齐”偏重在高低、长短、大小 不一,强调人的水平高低不同,范围较大; “良莠不齐”

5、偏重在好坏、优劣互相混杂,强 盗人的品质好坏都有,范围较小。 【正例】 由于今年招生新生较多,特别是招了一些工农调干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我知道,咱们的人良莠不齐,还不能做到秋毫无犯,有很多打扰你们的的地方。 6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解释】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察颜观色:观察脸色以揣摩对方的心意。 【异同】 两者都有观察对方脸色以揣摩对方的心意,但有区别: “察言观色”语义内涵较宽,指观 察对方的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察颜观色”语义内涵较窄,只指观察对方的神色来 揣摩其心意。 【正例】 对于旅客,她采用普遍服务,重点照顾的办法,她察言观色地在旅客中发现问

6、题。 她的眼盯住了太太的脸,细细的察颜观色,不敢冒昧的张口。 7 【瞠目结舌 目瞪口呆】 【解释】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目瞪口呆:眼睛睁大,眼睛发直,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惊鄂、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 子。 【异同】 两者都有因某种原因而说不出话来的意思,但有区别: “瞠目结舌”语义较轻,多用在书 面语里; “目瞪口呆”语义较重,在书面语、口语中都常用。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3【正例】 冯超被这一问弄得瞠目结舌,他还没弄清楚这是什么意思。 立时,欢腾声和口号声把一撮握着亮晶晶刺刀、明晃晃的军警吓得目瞪口呆,毫无办法。 8 【承前启后 承上启下】

7、【解释】 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过去的,启发后代的、未来的。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 【异同】 两者都有承接前面,并引出后面的意思,但有区别: (1)意义不同。“承前启后”偏重 在“前” “后”的承接,多用于继承前辈未竟的事业; “承上启下”偏重在“上” “下”的 链接,多用于文章前后的连接。“承上启下”有时可以表示上下级或人们之间的连接作 用; “承前启后”没有这种意义和用法。“承前启后”多着眼于任务; “承上启下”多着 眼于作用。 (2)用法不同。 “承前启后”常跟“继往开来”配合运用; “承上启下”一般不 这么用。 【正例】 这不止是为了悼念,还是我们革命事业承前启后的庄严

8、誓师。 就心里描写自身来说,它对情节的发展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双重作用。 9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解释】 重整旗鼓:比喻受挫以后重新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恢复势力,重新猛扑过来。 【异同】 两者都有失败后重新再来的意思,但有区别: (1)意义不同。 “重整旗鼓”只用于人,适 用范围较小; “卷土重来”除此以外,还可用于物,适用范围较大。 (2)用法不同。 “重整 旗鼓”不能带宾语; “卷土重来”可以带宾语。 (3)感情色彩不同。 “重整旗鼓”多含褒义; “卷土重来”中性成语。 【正例】 令人惊叹的是,太平天国之后山西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竟又重整旗鼓,东

9、山再 起。 冲毁的水利工程,也要立即抢修,防止洪水卷土重来。 10 【出人意料 出人意表】 【解释】 出人意料:处于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人意表:出乎人们的意想和预料之外。 【异同】 两者都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意思,但有区别: (1)用法不同。 “出人意料”后边经常可 以加“之外” ; “出人意表”的最后一个语素表“已有之外的含义”所以后边不能再加之外 的含义。 (2)语体色彩不同。 “出人意料”在口语和书面语里都常遇到; “出人意表”多用 在书面语里。 【正例】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横行无道的发言和讲话是出人意料的,还很精彩。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4他们还能出人意表地说出这种地

10、方的好处,像书中杭州城站 、 清河坊一类文字便是 如此。 (二) 近义虚词辨析(二) 近义虚词辨析 1 【仿佛 好像 似乎】 【解释】 仿佛:似乎、好像;向、类似。表示不十分肯定的语气。 好象:好似、有些像、仿佛。 似乎:表示可能、商量的语气及好像之意。 【异同】 三者都能表示好像之意,但有不同。 “仿佛”可表示委婉的否定; “好像”多用于口语中; “似乎”不能表示比喻,后面不常搭配“一般” 、 “一样”等词,它多用于书面语中。 【正例】 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 这种人好像是没有理想了,其实,那稍纵即逝的过去正是他们的“理想” 。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

11、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 【分外 格外】 【解释】 分外:着重指“特别” ,比平常或一般显得特别不同。 格外:有时着重指“更加”比平常更进了一层。 【异同】 两者都能表示超出常态之外的含义,但又有区别: “格外”表示程度高,超过平常; “格外” 表示绝对程度,不用于比较,通常为书面用词。 “格外”还常作一般动词的状语,而“分 外”很少这么用。 【正例】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 战斗经验告诉他,现在格外需要头脑清醒。 3 【忽然 突然 猛然 骤然】 【解释】 忽然:表示事情出乎意料;事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 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 猛然:重在表达激励迅猛而出乎意料。 骤然:来的很

12、突然,没有任何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 【异同】 这几个词均可用作副词,表示情况发生的迅速而出乎意料。但是又有区别: “忽然”程度 较轻。且在谓语前面居多,用在主语前面较少。 “突然”程度较重。强调“突如其来” ,用 于谓语或主语前面都常见。 “猛然”程度更重,强调“气势猛、强而有力” 。一般用于谓语 前面。 “骤然”程度更重,强调“急剧,迅速” 。常用于谓语前面。 【正例】 这时候,忽然听到好多种鸟叫。 他猛然抬起头来。 傍晚,天气突然变了。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5欢笑声便像胡琴弦子断了一般,立即终止了。 4 【互相 相互】 【解释】 互相: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动作

13、或彼此联系的人或物种的每一个;彼此。 相互:彼此;一起、共同。 【异同】 两者都可用作副词,作状语,均可表示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以同样的态度、行为对待对 方。但又有不同: (1)词性和句法功能有所不同。 “互相”只用作副词,一般只作状语; “相互”除了用作副词作状语之外,还可用作形容词作定语,如“相互关系” “相互作用” 等。 (2)词的搭配不同。 “相互”可以与方位词“间” “之间”组成方位词组(短语) ,一 起充当定语或状语,如“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 , “他们是一个阶级 的骨肉兄弟,相互之间有着本阶级的许多共同语言” ; “互相”则不能这样用。 (3) “相互” 还可

14、以用在“是的”格式中,如“怕是相互的,我怕他,他也怕我” ; “互相”一般不 这样用。 【正例】 两个人四只眼互相一瞅,彼此那么了解。 (柳青铜墙铁壁 ) 接触多了,互相的了解深了,钦敬的友情也就油然而生。 (杨沫碧海青天寄友情 ) 【错例】 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互相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 ( “互相”不能作定语,故应改为“相互” ) 5 【何必 不必】 【解释】 何必:没有必要,不必。 不必:没有一定、未必;无须、没有必要。 【异同】 两者均可表示“卫生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语气表示没有必要。但又有不同: “何必” 本身表反问,带追问的口气; “不必”是直接表示否定,

15、与“难道”配合,可构成反问。 如:难道不必自己动手吗?“何必”不能这么用。 “何必“一般只能修饰动词,修饰形容 词较少见。如修饰形容词,大多是表示情绪、态度等形容词。 “不必”可修饰一般形容词, 但形容词前一定要有表示程度的修饰语,如:不必很长,不必过早。 【正例】 你们是好朋友,何必为这件小事闹得不愉快呢? 自然,我可以不必脸红,并且还可以警诫她几句,但我却惭愧了。 (三) 哲理故事(三) 哲理故事 【愉快】 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老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的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中公教育集团 6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