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活化石探讨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75190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9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活化石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动物活化石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动物活化石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动物活化石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动物活化石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活化石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活化石探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動物活化石探討 1 篇名 動物活化石探討動物活化石探討 作者 李淳敬。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一年六班李淳敬。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一年六班 鄧鄧 策。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一年六班策。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一年六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2 壹前言 在小學上自然課時,偶然聽見活化石這個名詞,起初覺得不過就是一些動物 罷了,只不過是年代比較久遠,根本沒什麼了不起。聽到的也不過就是那些耳熟 能詳的代表性動物,動物彼此之間似乎也沒什麼關聯。在一次課程中知道原來植 物也有活化石,問題已漸漸萌生。隨著資訊接踵而

2、來,越來越多活化石被認證, 運氣、偶然似乎已不是活化石存活下來的條件,其中必有致使長久不需演化 的因素,無論是地理環境或是生物體優勢;其中也必有活化石之間相同的關係, 像是為什麼不是別的物種生存下來,而是這幾種生物;牠們為什麼得以歷久不 衰?高中時難得和志趣相投的朋友碰頭,於是決定一覽眾活化石的生態,解開深 埋以久的共通關鍵,相信其中定能找出相仿之處。 貳正文 一、動物活化石 某些動物在地質時代的地層中早有化石存在,但是它現在仍然存活在地球上,通 常它具備有和古生物很像的形狀和特徵,此種存活在地球上很古老的生物稱為活 化石。目前仍不清楚這些物種為什麼可以活這麼久。最可能的解釋是:活化石在 漫長

3、的地質時間,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棲息地,或是其棲息地並無太大的變化。 二、現生動物活化石介紹 01 活化石鱟 A 學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B 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劍尾目鱟 科 C 生物概述: a 生物體:鱟背甲外形有些像馬蹄,所以被西方人稱為 “馬蹄蟹” (Horseshoe-crabs)(註三)。在動物的系統分類學上和蜘蛛、蝎子等血緣較接近。 鱟是雜食性動物,主要吃海蟲 (環節動物) 及軟體動物(貝類等),有時也以海底 藻類為食。鱟具一個單眼及一對複眼(另外還有六對小眼,因不明顯不納入計算 註二),長在背甲上,複眼常被用來作光線刺激眼睛及神經傳導的研究材 料

4、。現生鱟的外形和四億年前的祖先幾乎沒有差別,就是說四億多年來牠們的外 型和內部結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 當地球上各種生物必須隨環境變化不斷 演化 時,鱟卻能以不變應萬變,而沒有遭受滅亡的命運。因此,牠們被稱為 活化 石,這就是牠們特殊之處。(註一)辨別雌、雄的方式為雌鱟第六對附肢末端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3 通宵海水浴場的鱟(圖一) 泥中爬行中的幼鱟,似 小型三葉蟲(圖二) 為鉗狀,雄鱟第二、三對附肢為鉤爪,雌鱟體型大於雄鱟註二。其循環系 統很發達,血液由身體背面心臟打入動脈,循環全身後經腹部的血管竇收集,匯 入書鰓

5、,血液就在那進行氣體交換變成充氧血,其中血液含銅,能夠協 助運輸氧註二 b 三葉幼蟲:甫破殼幼體長相類似縮小三頁蟲,故稱為三葉幼蟲,並於第一 次蛻殼後長出劍尾,附肢增加二對,成為六對。必須經過五到六次,經過九 到十年時間成為成鱟,約每年退殼二次註二 c 種類:在寒武紀及奧陶紀時,鱟祖先種類及數量都很多,今全世界剩下五種鱟 存活下來,出現在台灣南部及西南海域、金門、福建及廣東沿海的是 三刺鱟 , 又稱為中國鱟。 (註一) d 繁殖:約每年的夏天進行生殖,雌性和雄性會聚集在潮間帶,雄性在上緊 抱雌性,在雌性用腳挖坑產卵的同時,雄性也把精子排放在卵上,完成受精,因 為沒有體內精卵結合,是種假交配行為

6、。(註一)(註三) e 活化石成因: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鱟為什麼進化得如此緩慢,數億年來幾乎沒 有改變,據推測這可能是鱟的祖先長久生活在海洋環境變化很劇烈之處,例如溫 度、鹽度和食物多寡等的改變。因此,牠們相當能適應劇烈變化的海洋環境。儘 管數億年來地球環境不停改變,但這些改變都在鱟所能容忍的範圍之內,也都能 在海洋裡找到可以繼續生活的環境,所以,牠們不需作太大的改變。(註一) f 棲息狀況: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成鱟性喜棲息於 2026 公尺深的砂質淺攤 , 幼體則生活於沙灘。冬季時會遷徙至較深的海域,至來年春天水溫升高,再遷往 淺水域覓食、產卵。(註一)(註二) 02 活化石恐龍蝦 PDF c

7、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4 A 學名:Triops longicaudatus B 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後面分類不明) C 生物概述: a 生物體:外型類似大螃蟹的縮小版,之所以被稱為鰓足類動物,是因為牠 們是從水中經由足部獲得氧氣。牠們的幼蟲成長階段會很快的經歷多次脫殼 (大約每日一次),在天內進化至成蟲。恐龍蝦通常都一直在游動著,進食的 時候會用牠們多達對的腳,將食物由腹部傳遞到牠的嘴裡,身體透明 及深藍綠的顏色是由於血紅素所造成。成蟲體型可以有吋長(約. .公分) ,在孵化後,會以一天一倍的驚人成長速率成長。 (

8、註三) b 生命週期:恐龍蝦的生命週期相當短,大約天,是因為雨季所形成 的池塘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自然乾涸消失,太長的生命週期並沒有用;生命週期 短,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產卵,等到乾旱來臨前,可以留下牠們的子孫,到 了下一個雨季的來臨時,就可以進行繁衍後代的任務。 (註三) c 活化石成因滯育期:生存於雨天所形成的天然池塘,幾乎全世界都有牠們的 蹤跡。這些天然的池塘在乾旱時期都會乾涸消失,成蟲因為缺乏水份而乾死,但 是牠們的幼蟲卵卻因為乾涸,而進入了一個生物界的特殊現象滯育期 。至 下一個雨季來臨,原本的低窪地再次形成了天然的池塘,牠們的卵受到了雨水的 滋潤,就會立即進行孵化。而牠們的滯育期到底

9、有多長?據目前科學家的實驗室 研究,只要保持在乾旱的狀態下,至少有年之久!也就是說一個恐龍蝦的卵 擺上年,再將牠丟到水裡,還是能孵化。 (註三) d 孵化機制:在應該進入滯育期的時候,雌性的恐龍蝦會發出一個生物訊息,告 訴牠們的卵不要進行孵化 ,在牠們的卵產下的第天,牠們會停止 繼續孵化。而這項生物訊息也同時通知了牠們的卵,在下一個雨季來臨的時候, 就是該進行孵化的時候 。這項生物訊息或許是一個化學反應,經由雌性恐龍 蝦來告訴蟲卵,而停止了牠們的生物時鐘!就是這項重要的生物訊息滯育 期 ,帶著恐龍蝦逃過了白惡紀恐龍滅絕的年代。在冰河期之後,大地甦 醒,恐龍蝦也跟著繼續完成牠們奇妙的生命旅程。

10、註三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5 恐龍蝦成體(圖三) 03 活化石蜚蠊(蟑螂) A 學名:不同種類學名不同 市售恐龍蝦卵(圖五) 市售恐龍蝦卵培育盒(圖六) 成體與幼體 (圖七) 市售恐龍蝦飼料(圖八) 孵化四天後的恐龍蝦(圖九) 水箱中的恐龍蝦(圖十) 恐龍蝦幼體(圖四)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6 一班居家常見蟑 螂(圖十一) B 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新翅下綱蜚蠊目 C 生物概述: a 生物體:蜚蠊的扁平身體,易於藏匿;頭部

11、藏在前胸的腹面,受到周延保護; 其用來咀嚼的發達口器,位在第一對足中間,便於在尋獲食物後立刻送入口。蟑 螂的大複眼位在頂部,可察覺光影的移動;細長的觸腳則是探路用的探測器;它 的兩對翅膀,前翅已變革質形成翅蓋,保護摺藏在下面的後翅,後翅寬而薄,適 於飛行。蜚蠊的腳細長且肌肉發達,善於急走逃逸,甚至跳躍;最特別的是後腳 上有超快速、反應靈敏的尾毛(cercus),可以在千分之 4454 秒內反應而進行 逃跑。(註六) b 活化石成因:蜚蠊不論植物或動物都吃,缺乏食物時, 連紙張、肥皂、膠、衣服都能入口。在缺水的環境下, 可以繼續生存一個月;即使完全沒有食物,仍然可撐個 三個月。它對刺激的反應極敏

12、感,逃逸速度快;由於它 的身體有厚壁,能忍受數倍於人類限量的輻射量,對溫 度的耐受性也很好,有一類蜚蠊甚至能夠在冰凍下生存 48 小時之久。有時候,為了生存,它們會自相殘殺來保 命。其生命力之強,適應力之好,是存活至今的優勢條 件。(註六) 03 活化石喙頭蜥(刺背鱷蜥) 世界上最重的蟑螂:犀牛蟑螂, 體型巨大,色澤光華(圖十二) 產於馬達加斯加的超大型蟑螂, 無臭味,遇到危險發出經嚇阻嚇聲 (圖十三)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7 兩圖為喙頭蜥(圖十四) (圖十五) A 學名:Sphenodon punctatus 紐

13、西蘭兄弟島喙頭蜥 Sphenodon guntheri.S. punctatus B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爬蟲綱喙頭蜥目喙頭蜥科喙頭蜥屬 C 生物概述: a 生物體:刑似蜥蜴的喙頭蜥(又稱鱷蜥)是古代爬行類喙頭目(Rhynchocephalia)中 唯一的倖存者。雖然喙頭蜥形似蜥蜴,但因兩者的骨骼構造不同而在分類系統中 卻不相近。喙頭蜥也有模狀的第三個眼臉覆蓋在張開的眼睛上。(註八) b 松果眼:一如許多蜥蜴,喙頭蜥的前額同樣有第三隻眼(或稱松果眼);幼喙頭 蜥的第三隻眼相當明顯,但成年喙頭蜥的第三隻眼已覆蓋在皮膚之下了。松果眼 只能感受光的強度和顏色,對於調節體溫可能也有些許助益。(註八)

14、 c 生物背景:喙頭目中的其他成員,早再六千五敗百萬年前的中生代就已經滅絕 了。某些動物學家認為喙頭蜥是蜥蜴、蛇和兩生類的相似群中唯一的生存者;而 其他的動物學家卻認為上述族群的關係並沒有這麼近,可能在區分龜鱉目之前, 喙頭蜥就與古代大多數的爬行類漸行漸遠了。化石證據指出,現存的喙頭蜥在三 疊記後期(一億七千萬年前)就已經出現,而且據推測應該是現生陸棲脊椎動物中 演化速度最慢的。現生的兩種喙頭蜥(生存島嶼不同)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 原始爬蟲類。註八 03 活化石鴨嘴獸 A 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B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單孔目鴨嘴獸科鴨嘴獸屬 鴨嘴

15、獸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動物活化石探討 8 正在游泳的鴨嘴獸(圖十六) C 生物概述: a 生物體:體態呈流線型,在頭與喙之間有著奇怪的額盾(front shield) 。嘴喙如 鴨嘴,上面分布有許多神經,對於接觸、電、震動等的感覺敏銳。其觸感柔軟。 對於確認棲所、尋找食物時,扮演重要角色。尾扁平具厚重且具有鱗,可以儲存 脂肪、營養,在水中游動時兼具舵的功能。行進步伐似爬行類動物,紫紅色的毛 皮為緻密的雙重構造,可高度防水保溫,外側長毛下有能封住空氣的細毛。 鴨 嘴獸沒入水中時,耳朵與眼睛同樣埋於深溝,這時耳朵因閉起來而喪失功能。前 肢生著大蹼,是在水中活動的原動力,挖掘巢穴或在陸地上型走時,蹼可以摺疊; 後肢具瑞利的爪子,為固定身體於地面的工具,具部份蹼。鴨嘴獸還有類似爬蟲 類的”肩帶”(shoulder girdle)構造,肩帶可以支撐挖掘巢穴時所需的巨大肌肉。 幼年鴨嘴獸有牙齒,長大後牙齒消失,由喙內深處的褶狀角質板取代。鴨嘴獸除 具乳腺、由一快骨頭構成的下顎、發達的體毛等哺乳類的主要徵,身體各部位還 可見與爬蟲類、鳥類相似的特徵。 (註十一)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