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702879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语言(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语言高考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寻常一字,尽显风流学习要点: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 中各 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问:“扶”“失” 妙在何处? 答:“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 “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 ,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 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 柔美之感。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 相互交融的情景。 导 入: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 的是什么

2、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何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 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 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 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 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 有,也要写进去)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 样的感情。(作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 。(雍陶题君山)闺怨

3、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 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 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 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 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 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 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 得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 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4、一次回望,都 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 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 步骤三)咏柳 宋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 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 狂放之态,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 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 用)课堂练习: 雨 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 在邻家” 把“飞来”改

5、为“纷纷”好不好?为什么?分析:好。 “飞来”只写出了蝴蝶飞过来又飞 过去的情况,而不能描述出飞的状态。“纷纷”是叠 用的形容词, “多而杂乱”之意 。(步骤一,构词)描 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步骤二)只有“ 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这 雨过天晴后的美景。(步骤三,作用)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 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 思。(步骤一)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 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 触景生

6、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二)“空”字表达 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 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步骤三)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00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答:“绕”字好(步骤一),因为它切实具体地 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步骤二),生动 形象,具有动态美(步骤三)。 “晓”字好(步骤一),因为它既点明了时 间,又渲染了

7、早晨的清新氛围(步骤二),能够 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步骤三) 。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 ,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 的,言之成理,给2分。第二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 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 ,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 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 )、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多 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浑厚雄壮) 、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沉郁顿挫。

8、 答题步骤: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 中有关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有时需要指出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 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 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 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 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 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 ,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

9、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 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 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 (语言特点)(一)、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 ,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 清新生动。(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 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 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于平淡之中蕴 涵着深意。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 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

10、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 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 然自得的情趣。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 丽的词藻、绚烂 的色彩,奇幻的 情思。如李商隐 的诗。锦 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 ,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 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 的新乐府诗。梦微之 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五)、含蓄(

11、委婉) 其特点 是意在言外,常常 不是直接叙述,而 是曲曲折折的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 欲说还休,让读者 去体味。如杜牧的 绝句,李清照后期 的词。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 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 青 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 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 生动自然。 (六)、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 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

12、 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 然生动,韵味无穷。七、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 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 ,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 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 的画面。 八、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 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九、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 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 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 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 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十、雄奇:气势雄

13、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 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 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十一、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 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 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 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十二、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 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 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

14、胸怀 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十三、简洁(洗炼):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 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 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江夜 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 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 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 ”“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 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 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十四、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 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 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

15、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 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 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 风格。 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诗歌语言的个人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婉约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第三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字 一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 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什么?你是否 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 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