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97526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5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育人要有新观念,教学要有新格局,考试要有新思路。万州三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万三中 余明洪一、时间安排合理、周密地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 110天,按三个半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四个 阶段: 第一阶段:2月25日至“二诊”考试前(4月19、20)。 第二阶段:“二诊”至“三模”考试前(5月19、20)。 第三阶段:5月20日至6月1日 。第四阶段:6月1日至6月6日 。二、教学要求 (1)备课要求(2)练习要求 (3)日清周结l(1)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三集体备课。要求每个板块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说明 负责板块的重难点,并提出自己对材料的处理意见,并把相应的资料和 相关知识点的补充资料,

2、打印发给每个老师,其他成员再在备课中补充 和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l(2)练习要求l 我们学校语文组有个规定,那就是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练习。 高三年级也不例外,比如我们就实行的是“专题专练负责制”,小练习、 下载套题、自编试题,分配落实到人头。每周所用资料在备课时间由专 题负责人把发现的问题、纠正的错误、补充的资料,和提出疑难讨论订 正等进行说明。另外,并按阶段落实课件制作人和练习答案完成者,负 责将课件拷贝给每位老师把所作题的原始底稿复印给大家。比如周练( 每周四下午第四节35分钟时间)由谁负责出题,每周具体考查什么内容 ,难易度把握的层次,成绩第二天上墙等,都

3、有明确具体的要求。l(3)日清周结l 将一周的早晚自习具体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需要完成的内容 、课后的反思、考试成绩上墙量化等任务,逐条罗列分发给每位老师, 接受年级的检查,并把优劣情况在集体备课时通报。三、作文训练l 作文训练。 (1)有计划实施“达标作文”作文的专项训练 ,在上学期“标题”“开头”“结尾”“结构”“文采”“材 料”等专项达标训练的基础上,对主题、书写 等进一步完善到位。 (2)积累素材,特别是新素材上下功夫,使 学生用“属于自己”的素材储备。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 堂定时作文,在50分钟内根据要求写出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4)狠抓作文书写。

4、(5)鼓励有写作实力的同学,创新发挥。 (6)本学期计划作文周周有,大作文(课堂定 时作文、考试作文)共6次。片段作文练习10次 。四、资料运用:总原则:“用好用 透”与“活用择用”及 “适时配用”相结合 。 总原则: “用好用透”与“活用择用”及其“适时配用”相结合。 (1) 继续选用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三维设计,练 习与纠错并行,每天的练习后必须进行纠错,然后写 在集错本上。 (2) 每周两节晚自习,一节语文高考考试报40 分钟专时专用,确保学生高质量地按计划练习专项练 习,一节选用领航教辅 ; (3) 用好套题名师领域大手笔(每三周周 末晚考一次,每周连堂完成套题并辅之作文局部 训练。 五、

5、重点强化1、背诵2、第二大题第7小题答 题区间的快速筛选训练3、连贯专题l一、背诵。1、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完成了第一遍 的背诵默写,2、1月3日到万州“一诊”抽篇抽段默写,重点 是9篇文言文。3、本期开学到5月1日前,每节语文课前集体 背诵一篇,顺序按照考生必读。4、5月2日到6月1日,每位老师分范围出套默 写专项训练。2、第二大题第7小题答题区间的快速筛选训练l 南宋咏梅名家上承前代诗翁对梅花的精神体验和比德方式,把梅花审美意识推向多元化和纵深 化,其中作出决定性贡献的是“南宋四大家”中的两位陆游和范成大。l 梅花之所以在宋代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艰难时事

6、中愈品愈深的结 果,历史已走到这一步,是陆游出来论定梅花为“花中第一品”的时候了。陆游确信,梅花在姿色 形影和道德品格的结合上均完美无瑕,是形神兼备的名花之冠。l 如果说苏轼标示“梅格”,那么陆游就以其民族忧患感和人世沧桑感提升了“梅格”,赋予梅 花独特的意蕴。陆游与“梅妻鹤子”的林逋取道不同,将梅花作为纵使屡遭挫折却不改其志的人生 写照。其失意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隐喻,成为他植入梅花品格中最深刻最核心的部 分。陆游也因这一意象的开发和塑造奏响了南宋梅花比德的最强音。l 与陆游配为南宋咏梅“双子星”的范成大,是宋代梅花审美知行合一的集大成者。在实践方面 ,范成大热衷于艺梅赏梅,在范

7、村建起梅园,成为著名的艺梅赏梅之所,并撰写了著名的梅谱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南宋文人于梅园雅集酬唱,促使咏梅文学蔚然大兴。l 而他在梅花审美中的贡献是对“古梅”意象的提炼和“三贵”说的理论总结。范成大独具慧眼捕 捉到了古梅卓尔不群的文化内涵,并将它提炼出来,开启了又一个梅花审美的新时代那就是古 梅花独有的“老枝怪奇”之美。范成大抓住古梅这一特点,因形入神,向深处挖掘老梅盘屈苍虬、 奇崛强劲形态中的沧桑意蕴。这一新的审美意蕴的求索,与南宋危难频仍的社会形势下文人饱尝变 幻悲凉的心态水乳交融,形成了南宋梅花审美意蕴和风格趣尚。“老境”是一种苍劲峭拔的审美境 界, “古梅”意象的发现和提炼,为宋代梅

8、花审美的整体性观念增补了最后一笔。值得注意的是, 范成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精辟概括出影响极大的“三贵”之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以横斜疏 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l “三贵”说之可贵,在于它简明地把梅花从开始进入士人的审美视野,到形成举世公认的国花 的历时性精神成果,转换为共时性的精神结构组合。1、从六朝何逊到唐朝李杜,诗人们心仪梅韵, 自此这条精神脉络千年未绝。以苏轼、王安石为代表的2、宋代士大夫注重“梅格”,从不同角度发 掘其高洁清逸超迈、傲对风雪、超迈群芳的人格隐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林逋 对梅的意态的发现和创造,以致南宋词坛以疏影、暗香为词牌,使孤山梅影的高士隐逸襟 怀极

9、富感染性。3、范成大品梅讲究苍老古朴情趣,沧桑味深,怪奇为美,开辟了梅花审美的别样途 径。 “三贵”说实际上融合了互异互补的“四端”,韵与格、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之间刚柔互 补,使国花梅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富,常咏常新。l。7.梅花成为“共时性的精神结构组合”,经历了怎样的l发展过程?(5分)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l 1、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 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l 2、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 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

10、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 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 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 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l3、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 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 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l4、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

11、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 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 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 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 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 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 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必取乎艺术呢?l5、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

12、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 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 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 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1、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 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 感时,都不能同时在2、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 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3、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 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l7从文章看,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怎样

13、才能产生艺术?(5分)l l 4、方寸之间中国印 l 卢浪沙l“印”,别称玺、节、宝、章、记、信、押、戳、图章、关防和篆刻等。中国的“印文化”,发育成为一 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且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印”,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l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实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等,如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拍,这是一种在 陶坯上抑印纹饰和标识的器具,这一文化征象或早于文字。因天赋的权信功能,“印”很快成为政治、经济 、军事、商务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主角。从安阳殷墟出土的“亚罗示”、“翼子”和“奇字”玺等实物看, 当时的玺印形制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古籍对“印”的诠释为:“印,信也”、“执

14、政所持信也”和“王者信 也”等。较早的文字记载有春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 秋合诚图:“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 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逸周书殷祝篇:“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 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左,退而再拜,从诸侯之位。”以上文字虽无实物可据,有可能是春秋战国甚或秦汉 之后人所编,却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之后,“印”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作为法统凭信的特殊功用,是其他凭信 工具所无法替代的法器。l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为儒、释、道和帝王文化四大体系,那么帝王文化影响最大,乃中国传统

15、文化之核心。秦王朝统一后,“玺印”也“正式”被选定为帝王文化的物化精髓和表征,成为极权制度的管 理工具。l秦王朝虽二世而亡,然其所奠定的玺印体制,已成为中国官僚政体与社稷存废的象征。御玺的转递也成为 皇权禅让的标志。l随着纸的发明,魏晋之后中国的文字载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木简牍逐渐被纸所取代,用印方式及规制 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至隋唐完成了印史上的一次大转变,官员任命逐渐和职官印相分离,官署公章替代了 职官印,印章使用方式亦以钤朱取代封泥。l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其构成的点睛元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即多有记述。而唐 太宗李世民自书“贞观”印,唐玄宗李隆基自书“开元”印等,更开鉴赏用印之时尚。官僚和文人雅士纷纷 仿效,文人斋室、书简往来、年号、别号、世籍门族以及抒情寄意和祈福辟邪等闲章形态和功用逐渐兴盛。 北宋时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字的风气十分盛行,出现了诸多的印谱专著如杨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 顺伯的汉晋印章图谱等。明清以降,众多的文人书画家,以叶蜡石等软质材料取代金、银、铜、玉等硬 质材料,且直接参与刻制,扩大了印章的文化内涵和个性风貌,涌现出诸多的篆刻大师和流派。中国“印文 化”的发展进入新领域,文人篆刻逐渐成为印章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一项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亦称篆刻 学)。l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不可或缺的物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