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63382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专题)n 主讲:张承凤n 教材:中国古代诗歌论稿 n 著者:张承凤内容简介n诗歌及古代诗歌的阐释n古代诗歌概述n专题一:风雅比兴诗歌传统的建立及对 诗歌的影响先秦诗歌n专题二:古代诗歌发展的顶峰:唐音宋 调n专题三:新课程标准下古代诗歌启蒙教 育诗歌及古代诗歌的阐释n诗歌:辞海:“诗歌是文学的一大 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 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 ,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 ,一般分行排列。”n古代诗歌:是指从远古时期到1919年这 一漫长时期的诗歌作品。从体裁看,古 代诗歌有诗、词、曲三种形式。 古代诗歌概述之一先秦诗歌n诗经: 民歌;四言

2、为主;风雅颂;赋比兴的手法;重章叠句的结构 ;现实主义特色。楚辞:第一位作家的创作 的抒情诗;六言为主;比兴手法;宏篇巨制的结构;散文化;浪漫主义特色古代诗歌概述之二 汉魏晋南北朝诗歌n民歌: 汉乐府古辞:内容丰富、 叙事特色鲜明、杂言而 趋于五言 南朝乐府古辞:善用双关 、体裁短小、风格巧艳 、内容狭窄 北朝乐府古辞:内容丰富 、风格慷慨激越、短制 为主、五言为主n文人诗歌: 汉:无名诗人古诗十九 首 汉末三国:模拟乐府:曹 操、曹植、曹丕、“七子” 两晋南北朝:模拟乐府:鲍照五言诗:陶渊明、谢灵 运概述之三 隋唐代诗歌n民歌: 早期的词n文人诗 歌: 古体诗:四言、五言、杂言歌行体、乐府诗

3、、特点: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特点:字数、句数、平 仄、 押韵、对仗概述之四 宋代诗歌n民歌:n南宋时 金国的 早期散 曲n文人诗歌: 宋诗:特点(与唐诗比):题材新变化、 讲究诗法、诗 派代兴、以文为诗 宋词:特点(与诗比):合乐而歌的格律化的长短句 歌辞。概述之五 元明清诗歌n民歌: 明清时调小曲:与音乐的关系 松散、格律松弛 、口语色彩、内 容贴近市民的欣 赏趣味。n文人诗歌: 元代散曲:特点(与 诗、词比)语言俚俗、音乐 性更强、长短句更 灵活概述之六 古代诗歌的本质特征n时代文学n音乐文学n格律化道路专题一:风雅比兴传统的建立 及对诗歌的影响n诗经的风雅比兴

4、特点:n楚辞的比兴特点:n比兴传统的建立及对诗歌的影响专题一 比兴传统的建立n诗经比兴的特点:n楚辞比兴的特点专题一 诗经比兴特点n古代比兴与现代比较: 1、本体、比喻词、喻体、相似点出现: 例:小孩的脸像苹果一样圆。我是一只小小鸟 效果是: 2、本体、比喻词、喻体出现: 例:小孩的脸像苹果一样。 效果是: 3、本体、喻体出现: 例:母亲延安在这里。 效果是: 4、喻体出现: 效果是:专题一 诗经比兴特点(续)n诗经中的比兴是指: 所谓“比兴”在诗经中即指比兴合用 和通篇用比,其效果是给读者留下了审 美的广阔空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从而使诗歌具有了含蓄凝练的韵味,具 备象征的意义。 专题一

5、 楚辞的比兴特点n“比兴”到楚辞发展为以“香草美 人”寄托诗人的审美理想,使诗意含蓄 曲折,思想隐晦。 n香草是指:n美人是指:专题一 比兴传统对诗歌的影响n“比兴”的传统一经确立,对诗歌的影响表现为 :在创作或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时 ,比兴的实质在于诗歌创作要体现儒家积极入 世的现实内容,特别是要求诗人保持对现实的 清醒的批判精神;在表现手法上,比兴的实质 在于创作时用自然意象和男女爱情关系的描写 曲折寄托隐微情感,或成为在政治上全身远祸 的工具和手段,形成了古代诗歌含蓄隽永的特 征,并且养成人们在欣赏评论古代诗歌时总要 探究诗人在自然意象和男女关系的描写中的微 妙情感或政治关系的审

6、美心理,从而形成了中 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批评的一大特色。思考:n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理解古代诗 歌“含蓄隽永”的特征,并思考如何进行古 代诗歌教学?专题一参考文献n(宋)朱熹诗集传n陈子展楚辞直解n周啸天诗经楚辞鉴赏辞典n张承凤评“诗无达诂”说,刊于贵州 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n张承凤古代诗歌比兴传统的建立及对 诗歌的影响,刊于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文科)2005年第2期专题三: 新课标下古代诗歌启蒙教育n什么是启蒙、文学启蒙? n“启蒙”是汉语的表达,德文为Aufkiung,意即 澄清,英文为enlightenment,,本义为以光芒 把事物照亮,引申为使蒙昧者变得有知识、教 养和理性。n

7、文学启蒙: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我们认为文学 启蒙是通过文学作品,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人们原先沉睡的同 情心、正义感、创造力,即自我超越和推动历 史进步的能力 专题三 新课标下古代诗歌启蒙教育n什么是古代诗歌启蒙?n指以中国古代诗歌为手段启蒙学生,通 过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的启蒙教育方 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提 高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为主的综合能力 。古代诗歌启蒙的终极目标是语文学科 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专题三 之一新课标准对古代诗歌启蒙 教育的相关论述第一学段(12年级):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 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n第

8、二学段(34年级):n“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n第三学段(56年级):n“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 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段)”。专题三之一(续)n第四学段(79年级): “了解诗歌文学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含诗歌,笔者注),能有自己 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 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 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中,提高自己的欣

9、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专题三之一(续)n第五学段(即高中): n“努力提高对古代诗歌的感受力。”(课程标 准感受鉴赏);n“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 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课程标准 思考领悟); n“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 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语 文课程标准发现创新)。专题三之一(续)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基本特点。”(课程标准课程性质 与地位) n“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 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 总目标。”

10、 (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专题三之二 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人文性n什么是人文文化?n人文文化(Human Culture)是指以伦理、道 德、语言、哲学、艺术、宗教等人文社会领域 为指向的文化体系。它所关注的对象是“人” ,即具有强烈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 等主观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因此,人文文化活 动不仅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而且侧重于人 的生存意义、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关怀和维 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就是人文学科的知 识体系和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精神 境界及价值追求等等的价值观念体系。后者的 体现即为人文精神,这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专题三之二(续)n古代诗歌的人文性:n古代诗歌

11、的人文性即是指在古代诗歌中 蕴涵了丰富的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 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 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 n例1: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n例2: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n例3: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专题三之二(续)n例4:孟郊游子吟:n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n临行密密缝,意恐时时归。n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专题三之二n人文性在古代诗歌中表现为:n1、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的关系;n2、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情、爱情 、友情、以及人文关怀);n3、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 爱国奉献、忧虑现实、评说历史)。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n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充满

12、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 往:n苏轼惠崇春江晚景n王安石元日n张志和渔歌子 n贺知章咏柳:n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n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春恨秋愁: n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n张继枫桥夜泊 n杜甫绝句 n叶绍翁游园不值n刘禹锡秋词 n柳宗元江雪 n白居易暮江吟 n孟浩然春晓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山水中的哲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专题三之二 思考一n1、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两首 诗的描写方法一

13、样吗?n2、情感特征是否相同?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李商隐乐游原 n陆游游山西村 n杨万里小池 n杜牧山行 n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n朱熹春日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n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元王冕墨梅)n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或焚烧若等闲。n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n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n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山水中的隐逸和闲适 :n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14、欲辨已忘言。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人生的感悟:友情n表现在送别诗中:n自己辞别友人:李白赠汪伦和早发白帝城 n送友人出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和高适别 董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和李白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人生的感悟:亲情孟郊游子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贺知章回乡偶书王安石泊船瓜洲李白静夜思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人生的感悟:爱情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周南关雎 李商隐无题 专题三之二人文性表现(续)n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 怀古咏史诗:表现悲愤情怀: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表现对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刘禹锡西塞山 怀古 表

15、现对政治的含蓄批判: 杜牧华清宫三绝句、 王昌龄出塞 倾慕英雄,抒发壮心豪情: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夏日绝句、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渲染历史的沧桑感:崔灏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n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专题三思考二n李白见崔颢诗,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 题诗在上头。”(见唐才子传)n前人曾评价:“李诗意胜,崔诗超绝。”你 如何评价这两首诗?专题三之二在一首诗中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 ;目的和作用: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 培养较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健全理想的人格。终极目标是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标专题三之二 思考三n结合当前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古代诗 歌人文性特征的学习,对学生的培养有 何现实意义?专题三参考文献n赵心宪文学启蒙教育论稿中国文史 出版社,2004年版n张承凤论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 刊于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n张承凤古代诗歌启蒙教育与语文学科 的性质,刊于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专题三之三: 古代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