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7057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与城市2010-01-14商业的发展1商人的出现材料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 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材料二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依据材料一,思考“肇牵车牛远服贾”指什么意思?说明当时 出现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的出现? 3、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当时统治者对待该现象的态度如何 ?出去经商商业活动的出现,商人出现庶人成为大商人,并被写进史书传记鼓励经商,材料二说明周朝的工商 食官政策被打破,私商出现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

2、间 ,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 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而益彰者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 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 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 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 ,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西汉司

3、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纸币出现: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 ,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 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 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 造者禁之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于城 内外流转会子初行,止于两浙,后通行于淮、浙、湖北、京西 。 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会子 思考:有哪些新的经济现象出现?纸币并逐渐流行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明代中后期的徽商与晋商 材料一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

4、北则推山右。新 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 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 注解 新安:徽州及江西婺源一代。 山右:山西 材料二 典肆,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 商。李燧晋游日记卷三 思考: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现象?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商业的发展:1、商朝:2、周朝:3、春秋战国:4、隋唐:5、宋代:6、元代:7、明清: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产生工商食官,设官统一管理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纸币集镇、夜市兴

5、盛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潮。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特点。明清时期商业的新特点:1、商业市镇的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3、农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曾强);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如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 大商帮。隋唐商业发展原因:统一大运河的开凿,交通便利开放的民族和对外政策商业的交易场所材料一包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神农作市,高阳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蜀 谯周古史考 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经济现象的存在? 在新石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产品增多,于 是人们开始从事物资交换活

6、动。 交换活动有固定的场所。唐代长安的坊、市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 及东市,万年领之。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领之,皇城 之东尽东郭,东西三坊。皇城之西尽西郭,东西三坊。南街一十四坊 ,象一年并闰。每坊皆开四门,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门。皇城之 南,东西四坊,以象四时。南北九坊,取周礼王城九逵之制 。其九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而已,盖以在宫城正南,不欲开北 街泄气以冲城阙。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 阅读材料,你能得到哪些有关商业活动的信息?坊市分开,是有固定的场所,有专门的人员管理 。北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 材料1、自宣德东去,

7、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 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 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 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 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 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至平明,羊头、肚肺、赤白腰子 、妳房、肚、鹑兔、鸠鸽、野味、螃蟹、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 ,买卖零碎作料。饭后饮食上市,如酥密食、枣、磴砂团子、香糖果子、密煎雕 花之类。向晚,卖河娄头面、冠梳、领抹、珍玩、动使之类。东去则徐家瓠羹

8、店。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 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 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 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材料2、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 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商品交易场所城市的发展内陆城市的发展1、很早就有了市,有史料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夏2、周秦唐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管设的市长安:3、宋代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前所未

9、有的繁荣 景象4、明清 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港口城市的发展:唐宋唐代城市的特点:县城以上有官设的市,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官府统一管理市处于城中的特定位置“坊”、“市”分开,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 模不大。宋代城市的特点:“坊”、“市”界限不复存在;设市的范围扩大(原先禁止设市城廓和乡村也允许设市了) ;市的种类增多,如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宋代城市变迁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生活的变化统治者调整城市管理的政策等,变化的直接动因来自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古代城市的类型1、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同

10、时也兼有商业中心的 特点:以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为代表;2、商业大都会:而以扬州、益州等为代表的城市,其兴起原 因多是因为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开凿等交通格局和经济重 心南移等因素,明清时期这类城市更多。3、港口商业城市,如唐宋时期的泉州、明州、杭州、扬州、 登州等,各港口蕃客云集。商业的政策材料一 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 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 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 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 ,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

11、乞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 材料二 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 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 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 之也。此所谓得而益彰者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三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 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 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 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

12、千 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 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古代商业政策的变化:早期:给予一定的重视和鼓励。“一曰食,二曰货。”尚书洪范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影响1、战国:出现原因:商业不稳定性商人的流动性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代表思想及人物:法家 2、汉初:发展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坤辱之”;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原因: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阻碍社会经济 的恢复。 3、中唐:有了某种松动,商人地位有了提高。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的政策 4、宋代:官商分利政策运用得更广泛。 5、明清:强化“重农抑商”,限制商业,闭关锁国影响1、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2、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与世界潮流,被工业文明抛在后 面。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在“重农抑商”政策下艰难发展;2、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全面发展;3、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4、很早出现了纸币;5、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6、明清后期开始萎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