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6972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口升学文言常识总结(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基础上册文言习题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通假字 1.有:通“又”。 2.孰:通“熟”,仔细。如“孰视之”。 3.受:通“授”,给予、付与。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2、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 为美)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6、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7、王之蔽甚矣(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 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对君主、尊长、朋 友等)委婉地规劝,讽谏。今:诽谤,嘲 讽) 窥镜而自视(古:照,看。今:偷看) 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

2、方圆。今:地点, 处所)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指责。今:用尖的物 体进入或穿过) 谤讥于市朝 (谤,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诽谤。讥,古:谏;今:讽刺) 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今:自私)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国君身边的 近臣。今:方位名词或表示范围的副词“大 概”。莫,古:没有谁;没有什么。今:不 ,不要)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长,原文指身高。今: 改正) 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今:明天,今天 的下一天。) 朝服衣冠(古:穿戴。今:衣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者,也” 表示判断) 2,倒装句 忌不自信。(宾语“自”前置,正常语序

3、为“忌不信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与城北徐公”后置,正常 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 欲有求于我。(状语“于我”后置,正常语序为“欲于我有求 ”) 谤讥于市朝。(状语“于市朝”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市朝谤 讥”) 3,省略句 与坐谈 省略主语“邹忌”和介词“与”的宾语“之”(代客人) ,(邹忌)与(之)坐谈。与坐谈,介宾。之,代词宾语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一字多义 a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问之(代词,他)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4、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臣之妻私臣(的) 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数月之后(不译)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b 朝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o) c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d 于 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e 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认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这里的 意思是俊美。)二、谏太宗十思疏 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 今义:指国家的基础 。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义:使心空虚 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义:以(之)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义:帝位 今义:泛指祭祀用品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凡百元首 古义:帝王 今义: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1

6、.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心不服 貌:指表面上。心:指内心 里。 2.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之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君:做君主,统治。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大的位置。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可行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不好的行为等。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居安思危 安:安逸的环境。危:危险的情形。 4.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穷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 长:长远。 克终者盖寡 终:坚持到底。 5. 形容词使动用法 欲流之远者 远:

7、使流得远。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 弘: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使辛苦。 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宏兹九德 弘: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劳累。 :使辛苦 6.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7.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乐:以为乐,喜欢。 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忧:以为忧,担心。 8.重要虚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 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 词,的。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

8、下。 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 的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 的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垂拱而治:连词,表顺承 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哉: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 语气,呢。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 ,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出自史记陈涉 世家。表反问语气,呢。重点实词 盖: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 肯定的判断,大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 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 臣虽下愚,知

9、其不可:虽然。 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 必竭诚以待下: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诚能见可欲:如果。 下: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臣下的意见。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 五篇):地位低下的人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 当: 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安步当(dng)车:当作。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哪里。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所能养生 的。 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信: 信者效其忠:诚

10、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 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 的固定结构。 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克: 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然操虽能克绍:战胜。 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克己复礼为仁:约束。 终: 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 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固: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 牢

11、固,巩固。 据秦孝公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坚固 。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坚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本来,原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实在。 句式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 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三、陈情表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 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表示 整数后面还有零数) 4.常在床

12、蓐。(蓐,通“褥”,垫子。)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 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里。) 6. 躬亲抚养。(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 闻: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 终:使终。) 3.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 夙遭闵凶。( 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 猥以微贱。 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 凡在故老。( 故老:年老而有功德

13、的旧 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远离。) 2.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3.历职郎署。( 职:任职。)重点虚词“以” (1)臣以险衅( 以:因为) (2)臣以供养无主 (以:因为)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微贱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因为)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因此 以:因为 )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9)谨拜表以闻 (以:来)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 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不 可以。 2、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今义:官职名,一种称 谓, 也指书生、读书人。 3、除臣洗马 古义:授予官职 太子随从。今义:给马洗 身子。 4、臣欲奉召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 今义:迅速的跑。 5、臣之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表身心劳苦,比 喻艰难困苦,很疲倦的感觉。现多指工作 和劳作的感受。 6、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 。 今义:向别人陈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